关灯
护眼
字体:

年级第一是我的(22)

作者: 异生菌 阅读记录

他这是……上甲课做乙课!

还能被老师夸认真?

祝池自愧不如,心下感叹这才是高手,手法和心态都是高手。

他最后看了眼宋时冷静执拗的侧脸,接着默默收回视线。

下课铃打响,班上人一窝蜂往外走,不少人最后几分钟就开始收拾书包,只等铃声一响,拎包就走。

贺景阳显然属于这类,刚打铃不过一分钟,就见他出现在一班门口。

“走吧,宋时呢?”贺景阳问。

“大顺找,估计在办公室,叫我们先走。”祝池边收东西边说。

贺景阳探着脑袋朝里张望,又问:“那许向暖呢?昨天她就脱离组织。”

祝池说:“她比你还积极,一打铃就走了,走之前过来说最近不跟咱一块儿了,她要先走。”

贺景阳愣了愣,往祝池耳边凑近了些,“你有没有觉得,自从许向暖收了江遇安的礼物,就变得奇奇怪怪的,都不跟咱们玩儿了。”

两人挎着包往外走,祝池不以为意道:“你想多了吧,她就是想好好学习,估计是觉得咱们路上聊天耽误时间。”

贺景阳摇摇头,勾上祝池肩头,“兄弟,这就是你想少了,认识十几年许向暖我还不了解,学习都是借口,她就是——”

停顿片刻,贺景阳斩钉截铁道:

“见色忘友!”

“……”

第12章

宋时回到教室时,教室人已经走光了。

他坐回自己位子上,打算把刚才解到一半的题目算完。

还是数学试卷最后一题。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宋时最后找到了突破口,估计要不了五分钟,他就能完完整整给解出来。

宋时拿起笔,抽出卷子的瞬间,一个轻飘飘的小东西被带了出来。

不大不小的四方纸片在空中扬起,翻转几圈后,又稳稳落到地上。

宋时纳闷,自己什么时候把草稿纸夹卷子里了,他通常都是直接放笔袋上的。

还没琢磨清楚,宋时已经将纸片拾起,他掸了掸纸片上的灰尘,又将它在桌上展平。

纸片上的演算过程写得整整齐齐,小学生字体,很好认。

宋时没细看,他以为是祝池的草稿不小心卷到了自己位子上,伸手就要往祝池桌上放。

不过反面的几个大字让他动作一顿。

“不用谢,菜就别勉强。”

没有署名,不过胜似署了名。

宋时“切”了声,有种想撕了它的冲动,但出于对知识的尊重,最后还是忍住了。

他把纸片扔到一边,没去管它,按照自己原先的思路算出了最终结果——

一个带根号的分式,还不是10以内的根式,怎么看怎么奇怪。

宋时盯着草稿纸愣了几秒,最后没忍住,还是没骨气地把纸条拿了过来,和上面的答案对了对。

答案是一样的,看来他没算错,只不过祝池的过程要简单得多。

黑笔写的部分只有寥寥数行。

过程中用蓝笔在旁边拉出条线,批注:这是二级结论,答题卡上记得推导一遍。

祝老师很用心的。

不止这个,连用到的公式和知识点都专门给总结出来,在虚线框里码得整齐,生怕他哪点看不懂似的。

宋时把两种不同的方法都誊到改错本上,又参考祝池的总结,自己稍加整理了番。

纸条上的信息全部吸纳完毕后,也没了利用价值,祝池又不是什么名流大家,即使留着他的亲签,也没有升值的空间。

桌上纸条横行显得杂乱,宋时通常会把不要的扔掉,还有用的放笔袋面上,随时能拿到。

没用完的便签稿纸连同祝池的字条被堆在笔袋上,宋时瞟见字条上幼稚的字体,皱了下眉。

或许是嫌字丑碍眼,字条被宋时单拎出来,折成小方块,往笔袋里塞了塞。

-

祝池回到家时,屋里沁满了银耳和红枣的味道,满屋飘香,甜蜜的气息让人一整天疲惫都消了不少。

贺景阳卸了包往厨房里喊:“今天又是什么好吃的?”

来到这里祝池才体会到,原来人一天不止要吃三餐,对于高中生这个既费体又费脑的群体来说,得四顿才够。

柳琴从厨房盛好汤,端出两碗放桌上,又贴心地取来勺子,招呼他俩过来喝汤:“红枣枸杞银耳汤,养生的,喝了正好睡个好觉。”

贺景阳盯着餐桌上简陋的两个碗愣神,“就这?”

柳琴回答:“嗯,就这。”

“……”

贺景阳哭丧着脸:“我快饿死了,怎么一天比一天少啊,昨天水果沙拉,今天喝汤,明天是不是喝水就行了啊……”

“也行,正好减减肥。”柳琴说,“上学期就是把你伺候太好了,光长肉不长脑子,以后晚上还是少吃点,饥饿让人清醒。”

“我哪儿胖了……”贺景阳瞟了眼对面的祝池,话说一半懒得继续争辩,于是安安静静地在位子上喝汤。

两人迅速喝完汤,碗不用管,祝池跟着贺景阳提着书包上楼。

回到房间后,祝池迅速冲了个澡,接着才想起,手机在包里放了一天都没看,也不知道有没有人给他发消息。

尽管宋时昨天刚叫他不要带手机到学校,但祝池今天还是带了。

从小学养成的习惯哪能说改就改。

况且,他不是也带了。

祝池从包里翻出手机,点开一看,微信消息99+

昨晚还置顶的SSS被挤出前三,祝光明和宁想分别给他发了条消息,而凭实力登顶的消息主力军,是一个叫“野生动物园”的群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