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与胃[种田](40)

作者: 汾南 阅读记录

刘知南听了,默默的又往后退了好几米。

下山的路上,就能遇见一片刺梨树,果扁球形的刺梨已经成熟,黄熟饱满,密生针刺。

陈正戴了手套用剪刀去摘,顺手摘下一个搓干净了刺递给身后的刘知南。

刘知南接过去认真看:“表皮全是刺,吃里面的芯吗?”

陈正边剪边说:“果肉少,酸甜,拿来榨汁喝或是泡酒最好。”

“我帮你提桶。”刘知南站在边上替他拿着桶。

摘了半桶后,陈正卸下手套:“回去也可以给你做成刺梨果酱,拿来刷面包吃。”

刘知南笑:“青桐湾可没有面包店,我找过,只有两家馒头店,或者还有一家烧饼锅盔店。”

陈正挑眉看他:“想吃面包了?”

刘知南提上桶,两人手上都提的满满当当,“有点,之前上班早上吃一个面包就对付了,配上一杯咖啡,都市打工人的标配,这样吃我真的是腻了,可架不住它方便,那会儿是真想早上吃碗面条或是米线,没想到离开了大城市许久没吃,现在还有点想那口面包了。”

陈正:“喜欢什么面包?法式?还是偏奶酪的。”

刘知南:“我吃的比较健康,我爱吃麦麸,贝果类。”

陈正偏头用一种难以理解的眼神看他:“你都吃面包了,为什么不吃点好的。”

刘知南用看土包子的眼神看他,强调道:“你知不知道越健康的东西越贵,这两种比普通面包贵多了!”

陈正更难以接受,用看白痴的眼神看他:“麦麸是什么知道吗?贝果的做法是什么你又知道吗?”

刘知南:“我是食客,我为什么要知道它们的做法。”

陈正拿起插在桶里的芦苇轻轻敲了下刘知南的脑袋:“麦麸就是谷糠,谷糠知道吗?用水煮来喂猪的,贝果的制作方法跟馒头的做法大差不差,不过就是用了高筋面粉加了点糖的硬馒头而已,你还不如去啃香香软软的馒头,里面夹个青椒鸡蛋刷上辣子酱,中式汉堡不香?”

刘知南:“.........”

陈正又看了他一眼,“馒头配水,瘦成饿鬼,怪不得这么瘦。”

从山上下来,老板已经比他们先到家了,远远就能瞧见它那根黑尾巴摇的跟个螺旋桨似的。

陈正拎着桶冷冷一笑:“这么殷勤,应该是泡哪家小母狗了,没了蛋还是不收心。”

刘知南劝他:“你说它不过就是去泡泡小母狗,你老是阻碍别人做什么,狗生能有几年。”

陈正推开院门,慢声道:“老板刚来的前两年,方圆十里出生的小狗,基本上每窝至少都有两三只黑色,那两年它凭一己之力让黑狗在青桐湾的占比直线上升,荼毒了不知道多少家的母狗,孕妇奶粉我都是成箱买去给赡养费。”

刘知南不觉得老板无辜了,对老板道:“活该。”

老板嗷呜了一声,趴回了狗窝。

陈正将打野拿回来的东西放进屋里,那一口袋刺泡儿被他顺势倒进洗盆里,一个个被清洗干净后,捞起来放进玻璃果盘。

洗干净的刺泡端到刘知南的面前,他用手指捻起两颗放进嘴里,身旁的陈正问他:“今天吃板栗焖饭,ok?”

刘知南用左手比了个OK的手势,“完全可以。”

陈正一手捞起衣架上的围裙,双手在后腰处系着带子。

“接着。”刘知南玩心起,抛了一颗刺泡儿过来。

陈正身子前倾,还真用嘴接着了。

刘知南吹了声口哨,笑道:“厉害啊。”

陈正做势要将嘴里的刺泡儿吐出来打他,刘知南连忙举手求放过,“别,你以为你是裘千尺呢。”

陈正看他:“哪有你这么喂人吃东西的。”

刘知南双手举着玻璃果盘就过来了,举高到陈正眼皮子底下,“请陈先生享用。”

陈正捡了几颗扔进嘴里,从裤兜里摸了个东西扔到碗里,转身去做饭了。

刘知南听见一声钢镚响,抬头一看,这丫的还扔了个一块钱的硬币给他。

第23章

陈正折的那几支芦苇修剪后插进了桌上的陶罐里, 配着两支栾树叶,像是把山上的秋天搬进了屋子里。

刘知南拄着下巴坐在灯光下打瞌睡,橘调的灯光将花瓶的影子投射在他的侧脸上, 轮廓清晰的脸线条柔和,像是一副油画。

陈正站在料理台前剥着板栗, 不经意的看了他两眼, 觉得芦苇边的刘知南和这场景很搭。

手边的瓷碗里,溪螺被洗净后剪掉了尾巴,陈正腾出手来用杵子将溪螺碾碎,螺肉与螺壳混杂着。

砂锅里放入姜片, 倒入料酒, 开始小火慢煮着溪螺, 不需要过多的配料做法,炖出来的汤便是鲜甜的。

生板栗剥了半碗备用, 陈正取出了两节腊肠, 切成薄片,家里没有香菇了,但是却有松茸菌。

锅里倒油, 腊肠薄片下锅炒香后,松茸菌被切成小颗粒一起进锅翻炒, 最后是胡萝卜粒, 板栗最后下锅。

翻炒匀后,洗净的米下锅, 加酱油, 耗油,盐,盖锅静等。

锅气从气孔里悄悄跑了出来, 板栗的香甜味混合着腊肠的味道盘旋在吊灯的光晕处。

陈正坐到刘知南对面的椅子上,垂眸看着他打瞌睡。

灯光下,刘知南的头往下垂着,下巴一点一点的,就差快杵到桌子上了。

陈正静静看了半晌,勾唇笑了,伸手去帮他抬着下巴。

刘知南的下巴长的很精致,一个大男人居然神奇的拥有美人尖。

被陈正托着下巴的刘知南莫名有点可爱,安安静静的有些奶气。

看见他的眼下掉了根睫毛,陈正没忍住,吹了口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