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与胃[种田](41)

作者: 汾南 阅读记录

结果倒是把人吹醒了,刘知南迷迷瞪瞪的睁开眼,就看见陈正托着自己的下巴往自己脸上吹气儿呢。

“你这是打算对我吹口仙气儿?科学没办法救我,你现在都打算用魔法了?”

陈正被他逗笑了,曲起指骨往他脑袋上轻轻一敲:“我给你吹口气还差不多,叫你起来开饭了。”

刘知南:“可算是开饭了,今天爬山太累了,我体力消耗过大,急需补充能量。”

陈正起身去掀锅盖,板栗焖饭的香味扑的就蹿了出来,随即将案板上切匀的葱花撒到饭上。

“板栗焖饭油重,容易腻,我就做的拌菜,椒麻酸辣能下饭又解腻。”

陈正边说边将那一盘椒麻三脆端上桌,毛肚脆嫩、黄喉爽脆、贡菜响脆,三脆结合,他再用特调椒麻料汁合着辣椒油一拌,酸辣甜咸香麻!

此外又端上了一盘老虎菜,这算是一道东北凉菜,家家户户都爱做的简易凉菜,将螺丝椒切成丝儿,和香菜,洋葱一起用香油,醋,生抽凉拌后就能直接食用,最后撒上两把油酥花生,可下饭可下酒。

刘知南用筷子夹了一块儿毛肚,香脆爽辣,“好吃,我吃火锅就爱烫毛肚吃。”

陈正拿了碗去盛饭,刘知南见状去帮忙端碗,刚好溪螺汤也煲好了,陈正便让刘知南端饭,他盛汤。

一锅板栗焖饭,两盘凉菜,一盆溪螺汤。

刘知南盯着那碗绿油油的汤难以言喻,“这汤怎么跟加了色素一样,好绿。”

陈正端起汤碗喝了两口,“溪螺汤就是这个色,我没下毒。”

刘知南还是有点不敢喝,他就没见过这种颜色的汤。

陈正作势要来捏他的鼻子往下灌他,“说要捡溪螺的是你,现在我煲好汤了,由不得你说不喝。”

刘知南举手服软:“行行行,喝,我喝。”

说完,他眼一闭,端起碗喝了一口,原本想着得多难喝,结果出乎意外的竟然很鲜,不是加了鸡精味精的鲜,就是螺本身的鲜味。

“好鲜,还怪好喝。”

陈正只给他盛了一小碗,“溪螺是好东西,别的地方不好找了,解毒降肝火明目,但是性凉,你一次喝一小碗就够。”

刘知南将那一小碗喝干净,“喝多了也占肚子,一碗足够,下回再拉着你煲汤喝。”

板栗焖饭火候刚好,板栗鲜香软糯,裹着油汪汪的米粒,一口下去,味蕾盛宴。

刘知南扒了小半碗饭,才勉强解了饿,再配着酸辣的拌菜,特别下饭,一大锅焖饭他吃了三碗,陈正做扫尾的,两个人吃了个干净。

两个人都有些肚胀,便又出门去散步消食儿了,夏天已过,天也开始黑的早。

借着黑蓝色的天光,两个人沿着乡道一路走,路过别人家门户时,门口堆着干草垛,有一户人家门口种着菊花,一大丛,没人打理,但架不住它开的旺盛,紫色与黄色的花朵混杂着,风一吹,能闻到清幽的苦香味。

刘知南特地停下脚步来赏看,“菊花都开了,一晃眼还真到秋天了,陈正你院子里好像没种有菊花。”

陈正:“没地方种了。”原本是有几株瑶台玉凤的菊花,可自从和刘知南去了一次墓园后,他似乎对自己买的那束菊花耿耿于怀,于是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默许了老板的刨坑撕咬行为。

刘知南:“我还挺喜欢这种金黄色菊花的,金灿灿,以后我的墓碑前可以种几株,到时候你上火了就来薅一些回去,泡水喝下火。”

陈正:“........”

两个人蹲在别人家的大门边上,守着菊花闲聊,没注意到主人已经到家。

村里的阿婶一时没认出人来,只借着麻黑的夜色依稀看见两个大男人蹲在自己家门口,她警惕的喊了声:“谁在我屋门口?”

刘知南被突然响起的声音吓了一跳,陈正站起身喊了一声:“表二婶。”

听见了陈正的声音,表二婶才认出人来,笑骂道:“原来是正小子,大晚上的蹲阿婶门口做什么?我还以为是来偷鸡的贼娃子呢。”

陈正笑了笑:“瞧你家门口的菊花开的好,蹲着看一看。”

刘知南举了举双手,笑道:“婶婶,我们可没偷摘。”

表二婶伸头往后看了看,瞧见了刘知南,对他笑道:“新来的刘小子,你们两个吃饭了没,来我家吃饭,傍晚新摘的小辣椒,炒肉可香。”

刘知南:“谢谢婶婶,我两吃过了,还吃的有点多,这不才跑出来溜达么。”

表二婶被逗笑:“多大的两小伙了,怎么吃饭还没个饱饿,行,那就不喊你们吃饭了,喜欢菊花就摘一些回去,打火锅,凉拌都行,吃了降火明目,管用。”

刘知南啊了一声,完全不知道菊花还能打火锅吃,“能吃?”

表二婶一脸莫名其妙:“不能吃我种它干什么,种来看?谁有功夫看它啊,路边的野草我都看不过来。”

刘知南:“.......”

陈正在一旁听的发笑,接话道:“那我们就摘点回去,谢谢表二婶。”

往回走的路上,两人手里都攥着一捧菊花,刘知南轻轻扯下一瓣菊花,放到舌尖轻嚼,有些苦,但余味又是一丝微甜。

陈正看他:“好吃吗?”

刘知南手指又扯了两瓣,递到他面前:“尝尝?”

陈正头一低,就着他的手就将那两瓣菊花卷进了舌尖,温热的唇轻碰到了刘知南的指尖,灼的他指尖发烫。

“能吃。”陈正给出评价。

刘知南尽量维持着平静,“还凑合,烫火锅应该能吃。”私底下,刚刚碰触过陈正的那两根手指还在发烫,他轻轻的摩挲着指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