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万里,起落平安(70)
她恍然地抬起头,在看见江宁的那一刻,目光像是找到了聚焦点,扑上前一把抱住他就开始嚎啕大哭,哭得撕心裂肺,哭得身子无力跪到地上……而江宁只能保持着一个姿势,一直任由她抱着,默默流泪。
母子俩就这么抱在一起,谁劝都没用,直到母亲在他怀里哭晕过去。
江宁知道他妈妈有心脏病,旁边江宁不认识的人们见她哭晕过去,也怕她出事,赶紧招呼人来送医院,场面一片混乱。
母亲心梗差点没救过来,在ICU里躺了一个月,医生说她几乎没有求生意识。
那一个月,很煎熬,是江宁这辈子体会过的最无助又绝望的时候。
也是那一个月,袁长林天天守在医院,守着他们母子俩。
他说,他们去的那天飞机就失事坠机了,整架飞机上89人,死了23个,江世文就是那23分之一!
他说,刚出事那会到处兵荒马乱,他好不容易等到人来接他们回国。
他还说:“你爸……在坠机的时候护住了我,我才捡回了这条命。江宁,对不起!是我带他出门的,我却没有把他好好的带回来!”
对不起吗?
对不起……有什么用啊?
平心而论,江宁说不出原谅的话,但他也知道这事怪不了袁长林,跟他没什么关系。
江宁问过他,他爸临死前有没有什么遗言,他最怕的就是闵慧娟接受不了。
袁长林摇了摇头,“他只说了,让我照顾好你们母子俩。说他出门的时候跟你妈吵架了,让我帮他道歉。”
托孤。
道歉。
果然不出江宁所料,知道后的闵慧娟,差点疯了。
后来范立扬也来过几次,他是江世文在部队时候认识的,那会江世文负责他的战斗机维护,两人关系很好。
母亲后来出院后身体一直不好,再也没去过学校教书。她在家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抱着几本重新被粘起来的动力学的书,坐在父亲的书房里发呆——那天他们吵架,就是因为那几本书。
那会江世文不知道在研究什么,什么事都不管不顾,成天一有空就钻在书房里。生活的重担压在一个小女人身上,不堪重负之时,她便烦躁地发了几句牢骚。
也因此,争吵一触即发,闵慧娟火气上来,就把他的书撕了。
一直到江宁15岁,上初三,中考前,她又住院了。
这次一住,她就没挺过来。
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身体也一直不好,三天两头就要住院,江宁经常是一个人在家,袁长林不放心他一个人,后来就把江宁带回了袁家。
母亲去世后,袁长林成了江宁的监护人。但他在袁家住不惯,或许是因为袁长林心怀愧疚,袁家人对他都很好,很热情,也十分体贴。可就是这种过分体贴的热情,他们似乎无论做什么都在考虑他的感受,会在意他的心情,让他很不适应。
江宁没住多久就还是回了自己家,袁长林知道他性子敏感,也没多强求,只不过时常会去看看他。
中考的时候,江宁以全市第一的成绩考进了省重点高中,上了高中有住宿,江宁就直接住校了,放假才会去一趟袁家,有时不去袁家就回他自己家,反正放假也没几天。
高考的时候江宁是以省第三的成绩考进的南航,是当时南航民航学院交通运输专业的第一名。
他上大学那会袁长林调到了虞城空管局,毕竟虞城到金陵来回得近三个小时,万一有点事儿,他不放心江宁一个人在金陵。
正好那会虞城机场刚新建,他就让江宁毕业以后到虞城来。
……
他俩一问一答,不知不觉,江宁才反应过来,他似乎说了很多。
也是第一次,他亲口跟人叙述,自己曾经的那些过往——就连当初程瑜、瞿昭他们知道他的事,也不过是因为一些意外知道了个大概,他从来没有跟人这么事无巨细地说过以前的事。
很奇怪,说出来好像也不是很难。
王珩宇胳膊支在茶几上,撑着下巴看着他,“那你是怎么想到要当管制的?”
江宁低头笑了一下,转而问王珩宇,“当年那场空难,你听说过吗?”
王珩宇点头,那天问过他爸之后他去查了一下,当年好像还挺轰动的。
江宁说:“当初事故调查,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管制员疏忽导致的跑道入侵,还有一些其他乱七八糟的理由。”
“我以前其实没什么理想,也没想过以后到底要干什么,性子又闷,我爸那会说我这个性子,就适合搞研究,埋头苦干。”
“一直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有一次放假在袁叔家,听他说起有架民航客机单发失效加襟翼卡阻,好像是转向也有问题。”
“那会是梅雨季,金陵的雨连下了一周,那天的天气也不好。袁叔说那天民航的那个进近管制,一分钟连下十几条指令,都是指挥飞机绕天气的——因为转向故障,幅度不能很大,单发失效导致飞机动力也不够,天气不好还得合理规避。”
“我那时候其实听不太懂,但是他后来说那架飞机最后因为那个管制的指挥,最终安全降落,当时飞机上算上机组人员,一共搭乘了168人,无一伤亡。”
“168个人……当时听完以后,就觉得挺震撼的。免不得就要想,如果那会指挥我爸那架飞机的也是那个管制,他是不是……就能活着回来了?”
“想着想着,我好像突然就知道我想干什么了——如果我也能像那个管制一样,把飞机安全的带回来,那他们是不是就不会像我一样,失去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