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空万里,起落平安(71)
这是第一次,江宁跟他讲了这么多话,王珩宇听他讲了很久,听完以后也沉默了很久。他恍惚间觉得自己曾经对江宁的评价好像都是对的——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漠,只不过是性格使然,加上幼年的成长环境导致他敏感多思,不善与人交际。
他其实,是个内心很柔软的人,只不过,没有人教过他该怎么表达。
江宁坐在地毯上背靠着沙发看他,神情有些局促,王珩宇突然沉默不说话,还搞得江宁有些不习惯。
先前头一回从他爸那里知道江宁的过往时,王珩宇就很心疼江宁。他难以想象一个13岁未成年的孩子,在失去父亲之后既要努力学习,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
母亲去世后,独自一个人成长到如今,他不习惯接受别人的“照顾”,也不喜欢这些,但又不得不接受。
袁长林对他的关怀是弥补、是亏欠,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提醒,时刻提醒着他,别人对他的好,都是因为他没了父母双亲。
王珩宇想起江宁刚刚说的,他羡慕他心态好——他羡慕的,真的只有心态嘛?
他羡慕他,可他却心疼他。
王珩宇突然想起上一次那个充电宝爆炸导致客舱起烟备降的小女孩,当时他听闻那个姑娘的事,第一时间想到的也是江宁。
他心疼他一个人孤孤单单过了这么多年,那时候他想的只是陪在他身边。而现在,人就坐在他身边,王珩宇突然很想抱他,抱着他,安慰他,告诉他——他不是一个人!
最终,冲动战胜了理智。
江宁一时没反应过来,就已经被王珩宇搂进了怀里,他的胸膛宽阔温暖,那双手在他背上一下一下轻柔地拍着,耳边是他温柔却格外坚定的声音:“没事了,都过去了,你现在不是一个人了!你有朋友、有徒弟,还有……还有我!”
他说:“你是江宁,是虞城机场最厉害的管制员!你安全的带回了很多飞机,很多人!很多很多的168!”
那一瞬间,江宁觉得心里压着的一块石头似乎松动了,鼻尖一阵酸涩,心头思绪翻涌。他偏过头,生生忍住了眼里的难过,但那喷涌而来的情绪难以控制,最后只能闷闷地“嗯”了一声。
不知为何,王珩宇的话让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种温暖地满足,像一个用布围起来的空壳里,塞进了保暖又柔软的棉花,满满当当又鼓鼓囊囊。
他不再是当年那个无助孤独失去双亲的孩子了,他长大了,有一份他心仪的工作,认识了交心的朋友,带了出色的徒弟,还认识了……王珩宇。
不知不觉间,似乎有一份温暖,在他无知无觉时挤进了他心里,当他察觉时,那份温暖已经丝丝缕缕缠绕在他心间。
第31章
那次谈心之后, 江宁觉得他跟王珩宇的关系,似乎有哪里不太一样了,但具体又说不上来——是朋友, 又好像比朋友更亲近些。
早上王珩宇早起跑完步会买了早饭拎到江宁家喊他起床,然后喂完奶牛再回去洗澡换衣服, 之后再下楼等江宁送他去上班, 然后他再去公司签到。
如果王珩宇当天的执飞航班比较早,他会在推出前给江宁发信息报备,顺便提醒他记得吃早饭。如果当天没有航班,他也还是会早起送江宁去上班, 然后再回家补觉。
起初江宁很不理解他这么做的意义, 但他根本拗不过王珩宇——因为他赖床, 不到点根本起不来,王珩宇每天除非有早班, 否则雷打不动那个点准时到他家报道, 几乎就成了他的人形闹钟。
晚上各自下班回家,他们又似乎默契地成了彼此的饭搭子,江宁会问他想吃什么, 在情况允许的时候准许他点菜。王珩宇也会在休息的时候主动去买菜,然后拎着菜去江宁家蹭饭。
他们会一起逗猫、吃饭、闲聊……
晨曦与日暮交替, 晃眼间, 这样的日子已悄然过了半个月。
今天一早,江宁是早班, 王珩宇是下午两点多的执飞航班。
开车把江宁送到他们单位楼下, 江宁下车前王珩宇喊住了他,“你一会晚上几点下班?”
“原定是六点。”
杜牧有云:清明时节雨纷纷。
虽然上周清明已经过完了,但虞城地处江南, 早春的雨水格外的多,这两天时不时就下一场雨,导致江宁最近几天时不时就得加班。
他习惯每天一早起来先看一眼天气预报,而今早的天气预报显示,傍晚开始有阵雨——如果这个天气预报准的话,保不齐他又得加班。
江宁以为他有什么事,就问了一嘴,“怎么了?”
“昨天不是说好了今天要给我做鱼头汤的嘛?”王珩宇见他那一脸疑问的表情,眯起眼一脸控诉,“你不会忘了吧?”
江宁眨了眨眼,想起来了,“额……你几点回?”
“下午两点的航班飞大连,晚上回来不出意外应该七点左右落地。”
江宁如实但却很扎心地接了一句,“天气预报傍晚有阵雨。”
很可能就会出“意外”。
王珩宇目光幽怨地望着他。
“……”江宁最后还是妥协了,“那你一会去买菜吧。”
闻言,王珩宇立马喜笑颜开地应下,“好!”
送完江宁,王珩宇就去了菜市场,原本这地方他是不来的,但是自从蹭上江宁的饭之后,连王丞瑞给他雇的做饭阿姨都已经处于半失业状态了。
王珩宇每天不是买了菜去蹭饭,就是在去蹭饭的路上。反正他拎着菜去的,江宁也不好赶他,倒是回回都能让他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