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147)

作者: 纪芜菁 阅读记录

小黄月忙问:“父亲,你说的故友,是不是今日新搬来的诸葛一家?”

“然也!”黄承彦抚须叹道,“胤谊兄是我至交好友,为照看他堂兄遗孤奔赴徐州,流离多年,今日方重回荆州。为家人奔波多年,带回一身支离病骨,唉!”

小黄月咬唇,将手中橘子皮揉成一团,低声道:“所以,那位诸葛公子是失了父亲的......”

那样光风霁月的少年郎,却是经历过丧父与战乱的。

黄承彦依然在为故友伤感,黄夫人却诧异地看了女儿一眼,斟酌着道:“阿丑如今也大了,不如以后就在家中温书写字吧!”

“不要!”小黄月放下手中的橘子,抗议。

母亲望向父亲,寻求支持:“学业堂都是男学子,她一个女孩子,混在里面有些不成体统。”

小黄月剥下一瓣橘子,塞入母亲口中,撒娇道:“祝英台都成年了,女扮男装读书三年,也没被人发现是女孩子,况且我还是个小孩子呢!”

黄家三口一起看过来,同声疑道:“祝英台是谁?”

谁是祝英台?

小黄月也怔住了,这名字熟悉得就在口边,脑海中却毫无实际的信息。

黄承彦先笑了:“男扮女装?倒是新奇有趣。”

“还有趣,你女儿将来不要嫁人了吗?”黄夫人将一瓣橘子恨恨地拍在他手心,“终日和男孩子们坐在一起,成什么样子?”

黄承彦不说话了,专心看着手中橘子,似乎上面突然开出了一朵花。

小黄月更急了,推她哥哥。

黄晷嘴里塞着橘子,嘟嘟囔囔道:“再让阿丑读一年好了,有我天天看着她哩,不妨事!”

小黄月瞪他:“什么?才一年?!”

黄夫人瞪他:“什么?还要一年?!”

黄承彦咽下橘子,在夫人与女儿的凝视中拍板:“那就一年吧,你母亲说得对,一年大似一年,姑娘家就该有姑娘家的样子了。”

在橘子的酸甜中,黄家人部分愉快地做了决定,唯有小黄月,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伤感之中。

接下来几日,小黄月仍跟着父亲黄承彦入学业堂读书。

她年龄小,貌不惊人,却是出口成章、过目成诵,与大儒辩论起来也是口若悬河,毫不退让,是学业堂中有名的神童。

加之,她父亲黄承彦是学业堂聘请的大儒,她姨母是荆州刺史刘表的夫人,故而在学堂中也过得颇为平稳。

这一日,课业结束,众学子出了学业堂,且不忙着回家,在官道旁长亭内,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畅谈天下大事。

当今天下大乱,众学子皆以谈论能最新战事、品评天下英雄为傲,什么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三英战卢布、吕布诛义父、曹操屠徐州,一个个说得口沫横飞,激情洋溢。

小黄月不爱听这些,但因年龄小,又不得不等哥哥黄晷一起回家。

她哥哥黄晷正战在亭子中央,红头胀脸地与人争论吕布是不是天下第一武将。

小黄月孤身坐在一处石台边,提笔作画。

这花本地人极少见过,却根植在小黄月的记忆中,花瓣雍容,栩栩如生。

周围有了片刻的宁静,似有人加入了他们。

小黄月仍专心作画,她随手从旁边连翘丛中采了花瓣,揉出花汁,在画上晕出嫩黄花蕊。

一只黄蝶飞过亭廊,吸引了亭中众人的目光后,翩翩落于画上。

“好!”黄晷一直分出半只眼睛盯着妹妹,此时便率先拍手叫好,“我家二郎画的花几可乱真!”

众人皆拍手称妙。

“这花画得不伦不类,能吸引来蝴蝶全仗连翘花的余味罢了。”一人操着高亢嗓音,阴阳怪气中带着炫耀:

“昔年我姑父在京城的太尉府,花园收纳天下奇花,如今我姐夫府中也有一片芍药园,从没有这般大的花瓣!”

小黄月听出是自己小舅舅蔡瑁的声音,这蔡瑁一贯跟红顶白,爱奉承二姐夫刘表,对隐居不仕的大姐夫黄承彦一家向来爱搭不理。

她也只作没认出长辈,低头继续勾勒花叶。

蔡瑁摆出一副教育晚辈的模样,又有意炫耀了家门背景,却被无视了彻底,气得拍柱大叫道:“错了,错了!芍药叶片应是尖而细,果然是小孩子瞎画,不值一看。”

他与姐夫刘表来往密切,此言一出,众人纷纷附和,有些爱奉承的人甚至开言讥笑:“黄家小郎君虽有些急智,到底见识有限,哪比得过蔡公子曾在京师张太尉家居住多年,见多识广?”

因蔡瑁的突然出现,亭中人大多放弃了争论谁是天下第一武将,转而对一朵画出来的花评头论足起来。

忽有一清朗嗓音赞道:“叶阔花美,杆茎硬朗,风骨雄奇,花王应如是!”

蔡瑁翻了个白眼,冷声道:“什么花王?芍药,人皆称花相。乡野小子,果然无知。”

小黄月转身,向那称赞花王的人躬身一揖,大声道:“牡丹,花中之王,倾城国色,还好有知花人替她正名,小可替牡丹谢过!”

抬眸间,她见眼前人眉目俊逸,身姿挺拔,十四、五岁年纪,却已有鹤立鸡群之势,正是诸葛家的那位公子,不由得一时怔住。

有见过牡丹的人,在旁窃窃私语点评:“这画的果真是牡丹,茎、叶、花无一不像。”

蔡瑁恼羞成怒,甩袖道:“芍药千古名花,牡丹不过俗艳无名之流,也就你们这些无知浅薄之辈才会中意!”

他挥袖间将画拂落地面,看也不看一眼,大步扬长而去。

簇拥他而来的人,瞬间跟着散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