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148)
诸葛公子俯身捡起画,轻轻吹去浮尘,双手奉与小黄月,深深看了她一眼,正色道:
“牡丹根茎长于严寒,坚韧不拔;花朵雍容高贵,美得恣意,绝非俗艳之花。此画形神具备,花意高远,小公子亦非俗世之人矣!”
黄晷拍手道:“说得好!”
他本也分辨不出牡丹、芍药,想要维护妹妹却苦于找不到说辞,又有些畏惧蔡瑁是长辈,此时正自懊悔,见有人出来赞花,心中大为感动。
又见来人是那日搬家赠橘的公子,黄晷愈发高兴,拱手道:“在下黄晷,字羲和,今日一定要交你这个朋友!”
小黄月慢慢收起画,听诸葛公子道:“在下复姓诸葛,名亮,琅琊阳都人士。”
诸葛亮?!
她不由得脱口道:“这个名字,我听过!”
一旁的崔钧摇头:“他初到荆州,你如何听过他的名字?”
小黄月迟疑道:“我不仅听过,还总觉得是历史上的某个大人物呢!”
众人皆笑:“历史上姓诸葛的一只手都数的过来,哪里有个诸葛亮了?”
“过往史书上确实没有亮的名字。”诸葛亮笑意淡然,如叙家常:
“未来,犹未可知也!”
众人皆笑,只觉眼前人是在说大话。
小黄月却有一种理当如此的感觉,正色道:“诸葛兄志存高远,非汝等眼光可达矣!”
诸葛亮本已负手望天,习惯性地无视众人大笑,听得此言,不由得侧身,深深看了那脸蛋黑黑的小公子一眼。
晚上,小黄月照例做起一个梦。
梦中,她坐在一处植满杜若、蘅芜的院落中,手捧一卷书,一页页细细读过。
一个小丫鬟端上茶来,掩唇笑道:“姑娘,你又开始读那三国了。诸葛丞相再好,也已作古千年,无法与你说话聊天。倒不如放下书,去找宝二爷他们作诗解闷。”
她轻叹一声,掩卷起身。
书封上两字,清晰可见:三国!
小黄月梦中惊醒。
这样的梦,她已连续做了七年。
梦中,她就是那个女子,或独坐读书,或与人说笑,或侍奉慈母,或行于路途......
究竟是她梦到了那个女子,还是那个女子本就是她?
第83章
夏日到了尾声,天气依然炎热难熬。
室内闷不透风,学业堂的先生们体恤年轻人,让众学子到竹林里读书,
修竹繁叶,遮挡了炽烈的炎阳,竹叶轻摇,书声朗朗。
小黄月倚着一竿竹子,有些无聊地翻着论语,这书她幼时第一遍看时,就能倒背如流,仿佛过去曾背诵过无数遍一般。
她年龄小,被父亲分派跟着十一、二岁的年幼学子们读书,不好显得水平超出同龄人太多,偶尔也得装装样子。
她手捧论语,跟着学子们摇头晃脑,思绪却又回到了昨日的梦中。
究竟什么是三国?诸葛丞相又是谁?作古千年,岂不到了商周时代,那时显然没有一位姓诸葛的丞相......
正神思不属间,读书声低了,学子们大多借着书册遮掩,向路旁张望。
坐在前方的两个人,是剻家子弟,其中一个啧啧叹道:“这不知是哪一家的公子,竟由庞德公亲自出堂外迎接。”
他同伴轻嗤一声,道:“能在荆襄之地有这般派头的,左不过咱们庞、黄、剻、蔡四家,想来是庞德公的要紧子侄。”
先说话的那人道:“那庞山民还是庞德公亲子呢,不也是大庭广众教训起来毫不客气!庞德公什么时候会因亲疏远近就分外给脸面?再说这人如此仪表堂堂,看起来也不太像庞家子弟!”
庞家人大多面丑,学识虽渊博,私底下也难免遭一些小人讥笑。
小黄月被打断了思绪,不耐烦地仰头向路旁望了一望。
只见素来目下无尘的庞德公,满面春风地拉着一年轻人,不时回头说笑几句,显然极为欣赏。
因恰巧有竹林遮挡,小黄月探头两次,皆未看清那年轻人眉眼,但见其身在修竹中,比竹更挺拔,风姿翩然,从容坦荡,毫无在长辈面前的拘谨羞涩。
一个十岁左右的童子,背着书箱跟在后面,目不斜视,礼仪规整。
这年轻人,显然也是来学业堂读书的,竟能惊动学业堂第一大儒亲自出来迎接,若非身份超凡,就是见识才华极其出众。
竹林内,领读先生不悦地哼了一声,使劲儿敲了敲手中竹册。
学生们立即低下头,再不敢四处张望。
那先生是学业堂中最为苛刻板正的宋衷,平日里与黄承彦不甚和睦,小黄月并不愿意惹麻烦,便也要跟着转头看书。
错过眼睫的一瞬间,她倏然又转了过去。
原来,那年轻人正好走出一簇茂竹,现于人前。
满林翠竹霎时失了颜色,龙章凤姿,神仪明秀,难以尽述其姿容。
这与庞德公谈笑风生的年轻人,正是前几日在长亭中,与小黄月一起论过牡丹的诸葛亮。
原来,他也来学业堂中读书了。
小黄月心头一阵高兴,忍不住跪直了身子。
刚巧,庞德公向竹林内指了一指,诸葛亮随之移来视线。
茫茫人群中,两人对视。
诸葛亮的眼眸更亮了,他带着笑,向小黄月微一颔首。
小黄月欢喜地挥了挥手。
她动作幅度大了,立时惊动了前方的先生宋衷。
宋衷当下就重咳了一声。
待庞德公一行人走过,他立即现出怒目,喝令小黄月站起来。
为刁难这黄承彦家的臭小子,他一连抽了论语中的数段内容,小黄月皆对答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