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150)
庞德公与黄承彦是好友,两家的女儿也常一处来往,庞若与小黄月更是处得亲姐妹一般。
小黄月笑道:“若姐姐,你洗了这么久也累了,剩下的活儿就让小林来罢,他一路都念叨着要帮你干活呢!”
说罢,她不由分说,推了庞若回房,又拿出两张绣花样子来求教。
庞若怕洗衣弄湿外衫,此前已脱了宽袍搭在绳上。
被小黄月急急推了进去,她只顾着找布巾擦手,就忘了拿外袍。
庞林捞起床单,随意漂了两下,胡乱搭了,跳起来扯了那外袍就走。
他依照小黄月说的方位,远远找到那株大柳树。
待蔡和三人来到,他立时罩了庞若外袍,然后有意在他们面前现了一面,才匆匆走向后山。
他是个未满十二岁的少年,身量虽高,身形却瘦,远看与庞若一般无二。
蔡和三人计划的关键,就是庞若呆在房内不出去,此时见她出门,忙追上来想要劝她回去。
蔡、剻、黄、庞四大家族关系错综复杂,蔡家与庞家也是亲戚,蔡和三人与庞若也熟识。
他们仨另派人去骗诸葛亮,没准儿这会儿他已在前往庞家的路上,此时眼见得诬陷做局的关键人物走了,顾不得男女之别,一边大声呼唤,一边赶上去。
谁知那庞若愈走愈快,三人追赶得气喘吁吁,也只堪堪看到姑娘家的背影。
遥遥瞧见庞若进了松林。
三人顾不得体面,撩起衣摆,撒开腿追过去。
兜头一块大布罩下,三人皆被捆了个扎实,随即便是带着松针的松条劈头盖脸抽了下来。
痛急之中,隐约听得一人笑道:“做什么局,设什么计?还是结结实实打一顿最实在!”
第84章
正午的阳光火辣辣的,隔着树荫也灼得人难受。
小黄月告别庞若,走出庞德公家的小院,过了一段小路,在一株大榕树下停住。
榕树下摆着一块天然方石,石面上刻着棋盘。
庞德公闲暇时会在此与人对弈,故而专让人搬了两块小石在侧。
棋子已被庞若收去清洗,小黄月在附近捡了一把碎石,坐在小石上,自弈自乐。
这榕树极大,树叶间不知藏了多少只知了,一起声竭力嘶地鸣叫,吵得人头晕。
小黄月为了心静,干脆当真摆了一副残谱出来。
这棋谱是她梦中所得。
梦中,她与一位体态袅娜、隽眉轻蹙的女子对弈,那女子棋风凌厉,逼得她在脑海中搜了这套古谱出来对阵。
醒来时梦已记不清全貌,只摆的出关键,其余部分她便推测着缓缓补齐。
她以方石为黑,圆石为白,回忆着梦中手法,一步一步摆得入迷,头顶上的知了声逐渐变得远而渺茫。
甚至,她还有些忘了正在此等人。
幸而,此地为必经之路,她等的人也看见了她,轻步走了过来。
手中石子逐渐不够用,小黄月正欲起身再去捡。
有人递给她一把圆石,随即,一枚方石落在对面棋盘上。
棋路霎时大开,盘活了左近一大片黑子。
“好!”小黄月大赞,拈起圆石,也下了一子。
那人很快跟了一子。
棋风纵横捭阖,手法与梦中那对弈的女子既相似又相异。
小黄月极力回忆梦中所见,又落下一子。
两人你来我往,连落二十余子仍不分胜败。
对坐的人先开口了:“亮自出生至今十五年,所对弈者不知凡几,没想到今日竟在此遇到了对手。”
小黄月抬头,见面前人正是她守株所待的诸葛亮,一时有些赧然,嘻嘻笑道:“此局是我梦中偶得,算不得我平日水平。”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诸葛亮轻摇折扇,笑道,“梦中所得乃小公子厚积薄发之故,让人感佩。”
他看着小黄月,诚恳道:“不知小公子如今年岁几何?”
小黄月做了个“十”的手势。
诸葛亮又喜又叹:“亮十岁时,绝无这般造诣,佩服,佩服!”
小黄月暗想:我十岁时也没有,梦中的自己少说也有十六、七岁,况且借鉴了古谱。
她微红了脸,不好意思道:“不敢,不敢!”
诸葛亮站起身,抱拳为礼道:“亮见小公子在此自弈,一时技痒,不请自来。既入局,原本理当请教到底,奈何今日还要拜见庞德公,恕亮改日再来讨教。”
说罢,他转上小路,就要前往庞家。
小黄月省起正事,忙上前拦住道:“庞德公这会儿不在家!”
她一口气道:“庞德公午时多与学声们同在膳堂用饭,饭后会在思辩亭听学生们论辩,此时他家中只有内眷。”
“那为何剻家小公子还让我......”话至一半,诸葛亮就明白了。
他是世间少有的聪慧人,一时受人蒙蔽,不过因初到新地方,对人事皆无所知的缘故。
他细看眼前小黄月,一张小圆脸上挂满汗珠,卷发半湿,风尘仆仆,发髻上甚至还有半片柳叶,显然不是无所事事在此自弈消遣。
心念急转间,诸葛亮虽不明细节,已猜着大半因果。
他大为感动,一揖到地,谢道:“小公子高义,亮感激不尽!”
小黄月见他片刻之间就想得明白,心下也暗暗感佩,不愧是在后世以智著称之人。
她忙回礼:“不用不用,我不过偶尔听到有人要对诸葛兄不利,过来传个信而已。”
她由衷道:“你这样的人,理当光风霁月,永远活在阳光下,不该被阴险小人针对!”
父母亡故后,诸葛亮随叔父逃徐州、过豫章、投荆州,颠沛流离,受尽人间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