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151)
此时竟有人初始就认定他该一世光明,诸葛亮心下更是感慨万千。
他如今不过还是个十五岁的少年人,一时情绪难抑,抬手拿去了小黄月发髻间柳叶,轻声道:“黄贤弟厚意,亮铭记于心。”
两人至今不过第三次见面,在诸葛亮,是感激眼前小童相助之恩,举手为他拿去柳叶,表达亲昵感激之意。
小黄月却吓了一跳,她可没忘自己是个女孩子,忙一步退开,摆手道:“诸葛兄,咱们如今是同窗,理当互相扶助。”
她匆匆一拱手,快步走开了。
诸葛亮站立原地,见他瘦小的身形愈走愈远,心下有些茫然。
这位黄小公子,年纪虽小,却绝非这几日所见囿于门第观念的庸人,对自己也多有推崇之意,为何不愿亲近呢?
他回身看了眼庞家小院,苦笑一声,快步走回学堂。
初来就与人结怨,实非他之本意,奈何世间奸馋之人无所不在,避之不及。
他走过一处高坡,向下遥望见黄家兄弟站在一起,黄晷手舞足蹈地比划半晌,兴奋之意溢于言表,却不知是在诉说何事。
傍晚散了课,住家的学子早早回家,住在学堂的学子则各自回到住处。
诸葛亮一家新到襄阳,为了让他专心读书,他叔父诸葛玄专门托人为他在学业堂定了住处。
诸葛亮回到自己宿处,拿出书卷,映着夕阳余晖,快速地翻读。
他读书速度极快,大部分时候只观大略,才来了两、三日,已在藏书阁借阅了数十本书。
忽听窗外有人大笑道:“你们瞧见没?蔡和、蔡中、蔡勋他们三个,平日仗着蔡瑁那般耀武扬威,今日却一个个鼻青脸肿,惶惶如丧家之犬。”
又有人幸灾乐祸地补充:“他们挨了打,还想着偷溜翻墙出去呢,却正好被严肃古板的宋衷撞个正着。宋先生命他们在膳堂外罚站,众目睽睽之下,展示三张被打过的尊容。哈哈哈,要多好笑有多好笑。”
众人谈笑热烈,显然这蔡家三人平日没少欺负人。
有人激昂道:“不知哪位义士仗义出手,我若见到出手之人,非敬他三杯不可!”
敬酒?
诸葛亮翻书的手一顿,昨日蔡瑁奉了刘表的指令,在宴宾楼摆宴请他与弟弟诸葛均,当时在场使劲儿奉承蔡瑁的好像就有蔡和、蔡中、蔡勋。
三人还屡次过来挑衅,皆被诸葛亮不软不硬地顶了回去。
想来,今日设计要害他的多半是此三人。
方才,黄晷的样子确是像在想黄月请功,难道出手打他们的,正是......
丝丝缕缕的线索重新排布,诸葛亮灵光一闪,已猜着大部分真相。
窗外仍在喧闹,却无一人猜到真凶。
房外有人敲门。
书童上前开了门,诸葛亮新结识的崔州平走了进来,拊掌大笑道:“外面这般热闹,诸葛兄竟仍能静心读书,如此心境,让人羡煞。”
诸葛亮起身,请他坐下,闲聊几句后,将话题引到黄家兄弟身上。
崔州平笑道:“贤弟可听过蔡、黄、庞、剻四家?”
诸葛亮道:“曾听叔父提及,只未细解。”
崔州平举杯,浅啜一口,道:“襄阳蔡氏,便是昨日奉命宴请贤弟的蔡瑁之家。”
“蔡瑁有一位姑妈,嫁与太尉张温为妻。蔡瑁有两个姐姐,长姐嫁给咱们学堂黄承彦老先生为妻,二姐嫁的便是荆州刺史刘表。”
“蔡夫人近些年极为受宠,又生了聪慧的幼子,地位稳固。蔡家财大势大,宗族子弟更是遍及荆襄九郡,尤擅水战。”
说至此,他抬眼看了下诸葛亮,笑道:“那蔡瑁目光短浅,睚眦必报,你若惹上了他可没那般善了。”
诸葛亮轻摇折扇,笑而不语,他自幼在同龄人中就鹤立鸡群,这般被妒贤嫉能者设计,已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套路了。
崔州平接着道:“襄阳庞氏,庞德公你今日见过了,清高有德之士。刘荆州数次登门邀请做官,庞德公皆是坚辞不受,后来干脆在岘山南建一茅屋,与妻子儿女耕作为生。”
“他有个侄子庞统,”他伸手指了下诸葛亮,笑道,“其聪明才智绝不再你之下,来日一定要为你二人引荐。”
“庞德公之子庞山民,颇有武力,心性刚直。庞德公还有一女,许于颖川徐庶为妻,这徐庶也是位妙人,改日引荐你二人相识。”
诸葛亮轻轻撇去茶上浮沫,伸出两指,笑道:“要引荐的第二个人了,崔兄可千万记得!”
崔州平哈哈大笑,道:“荆州地灵人杰,要结识的人不可胜数,贤弟以后绝不会寂寞了!”
他又道:“南郡剻氏,当年刘表平定荆州,剻氏与蔡氏皆功不可没。剻越曾为大将军何进谋士,当年力劝何进诛杀宦官未果,及时自请离京,免了杀身之祸。”
“这一家皆是工于谋国、善于谋身之士,以后只怕在荆州势力会愈来愈大。”
说至此,他端起茶杯,开始细细品鉴,再不开口了。
诸葛亮心知他是在有意拿黄氏吊胃口,先时还不做理会,后来见他愈停愈久,甚至起身去看墙上字画。
他微微一笑,先让了步道:“四家已说其三,还有个黄氏呢?”
崔州平这才回身,抚须笑道:“沔南黄氏,可算得荆襄第一书香世家,出仕者不多,但名气极盛。黄承彦老先生,你是见过了。”
诸葛亮含笑道:“是,黄老与家叔颇有交情,此次亮得以进学业堂读书,也是得黄老先生举荐。”
崔州平点头,道:“黄老先生当世大儒,一生闲云野鹤,除了在学业堂教书,甚少与官场之人有所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