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170)

作者: 纪芜菁 阅读记录

“徐元直!”

诸葛亮也是大喜,他在学业堂关系最好者两人,一为博陵崔州平,一为颍川徐元直。

崔州平隐逸之士,平日并不爱讨论天下大势,喜爱山川自然,与诸葛亮心性和,但志并不相投。

这徐元直虽时常神出鬼没,一年见不得两面,每次回来时候皆能带来最新时事,与诸葛亮大论三天三夜不休不止,每每论到兴处,两人双双共起志同道合之感,恨不得再谈三天三夜。

徐庶拉住诸葛亮,大力拍他肩膀道:“孔明啊孔明,庶本以为你是志在天下的男儿汉!却没想到也有为女子伤神的柔情时刻啊!”

“孔明”二字是诸葛玄去世前为侄子所取表字,待加冠之年才可正式使用,但自诸葛亮写信向徐庶提及后,他便一直以此表字称呼。

这也是诸葛亮很喜爱的一点,他从来将自己当做成年人,平等以待,绝不仗着年岁略长就说教。

见到挚友,诸葛亮心思一定,苦笑道:“我非铁石,孰能无情?”

徐庶大咧咧地往席上一坐,大笑道:“大男人写什么书信?遮遮掩掩,不干不脆的。”

他扬手,指向窗外月色道:“明日恰是十五月圆,何不约佳人共享明月,当面表白心意?”

诸葛均咋舌:“还未定亲,就这般私下约见,也太大胆了吧?”

“又非让他们二人独处,有何不妥?”徐庶笑道:“明日,我请庞小姐约上这位佳人,带上侍女、仆妇,郊外春游半日。黄昏时分,设法将她们转请至卧龙岗。”

“到时,孔明就着这花前月下,大胆说明心意,哪还有不成之理?”

诸葛亮走至窗前,遥望对面山岗。

初夏季节,满山遍野恰好开满了红杜鹃,红彤彤火烈烈的一片,明月当空,溪水潺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他既劝她诚于己,就该给她诚于己的底气,不躲不避,直抒心意。

“好吧,就依元直兄的主意。”诸葛亮听到自己的声音飘在耳边,咚咚咚的心跳声,猛烈撞击着胸腔:

“叔父仙逝前,还念念不忘亮的终身大事,明日便在这卧龙岗上表明心意,也好请他老人家放心罢!

徐庶笑着摇头:“正人君子一害羞,便请出长辈做挡箭牌,孔明如此大才,竟也不能免俗啊!”

诸葛均瞥了一眼,果见他哥哥面红过耳,不由得转过身去低笑。

笑中却也带了些遗憾,倘若叔父生前便能见证这一幕该多好。

二哥打小自视甚高,叔父忧了多年这个侄子会孤独终老,不曾想竟有今日……

他兄弟且悲且喜,那边徐庶忽省起要问一句:“这位小姐是何高姓?待庶先问一问与庞小姐可相熟否?”

当年小黄月因伤高烧昏迷,黄氏父子就请的庞家小姐帮忙涂药,也是那次,让诸葛亮真正确定了黄贤弟实非“贤弟”。

想起往事,诸葛亮微微一笑道:“这位小姐,与庞小姐可谓至交密友,元直只说姓黄就是了。”

“姓黄!”徐庶大惊:“可是黄承彦老先生的女儿,这两年被誉为荆襄第一才女的那位黄小姐?”

他绕着诸葛亮走了一圈,大笑道:“好!非如此佳人,不可与贤弟相配!”

第94章

庞若来约宝钗时,面上落落大方,唇角却似总抑制不住要笑。

偶尔趁宝钗不注意,她还会转向一边,偷偷地笑一笑,回头时又带着点儿明晃晃的神秘。

当年在大观园,每逢湘云带了礼物来时,她面上就是这样,藏着个好东西,急于想让宝姐姐知道,又要刻意保持最后揭晓的惊喜。

宝钗心知必有缘故,她知道徐元直与诸葛亮交好,近日新近回来,必是去探望了这位替叔父守丧的至交好友。

她声色不动,有意打开柜门,挑了套深色短打劲装出来,又紧紧挽了发髻。

庞若果然急了:“怎么能打扮得这般素净呢?好歹挽个堕云髻,换一套裙装。”

“既是出去游玩,自然方便行动为先。”宝钗一脸纯真,甚至转身去拿弓箭,“若是路上遇到猎物,小妹还能给姐姐露一手呢!”

庞若急得跺脚,却一时找不着借口,四处看看,勉强道:“今日春光明媚,好歹换身鲜亮的衣服。”

梅鹿在一旁插嘴:“我们小姐顶不爱鲜亮衣服,穿衣都以实用为先。”

“今天是不同的!”庞若脱口道,又掩唇止住,拉着宝钗的手道:“好妹妹,你就听姐姐的,否则定要后悔终生的。”

话已至此,宝钗多少确定了,少女的心砰砰颤动起来。

她重新打开衣柜,手指却抖得厉害,把叠好的一摞衣服全拉扯在地上。

她一直知道会有这一天,但这一天真正来到时,却又是如此的不真实。

庞若听到声响,进来笑道:“还是姐姐来替你选吧!”

她今日穿了一袭浅蓝色衣裙,清雅而不喧宾夺主,为的便是将瞩目与焦点全让与眼前的妹子。

衣柜里素色衣裙居多,庞若挑了半晌,选出一套鹅黄色的上襦,淡粉色下裙。

正是当年在刘表寿宴上惊艳众人那套,宝钗改长了些,仍放在柜里。

这是应付俗人穿的,上次诸葛亮见后,可没有什么好印象,甚至说她周旋于庸人之中做虚假之态。

宝钗将衣裙推回去,笑道:“姐姐既然说了,我便穿套亮一些的吧!”

她打开衣柜下层,拉出一只抽屉,捧出一套袄裙。

庞若大喜:“就是要这样鲜艳!”

宝钗笑道:“姐姐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