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171)

作者: 纪芜菁 阅读记录

她转至屏风背后,不一会儿,穿戴整齐出来,上穿蜜合色牡丹暗花圆领褙子,下系粉蓝牡丹刺绣长裙,再罩一件大红牡丹团花斗篷。

即便当年在大观园,她也未穿过如此鲜艳的颜色,但这着实又是属于宝钗的打扮。

她想要以宝钗的模样,去见那个等待她的人。

庞若与梅鹿一起围上来,细细观赏,皆赞叹道:“这套衣服真好看,就是样式太新奇了些。”

宝钗微微一笑,信手拿下墙上弓箭,伸手道:“姐姐请!”

她又吩咐梅鹿:“把枣红马牵出来,拴在马车后面。”

庞若拍手赞道:“这样的打扮,再骑马挽弓,别有一番英姿飒爽呢!”

两人带上风帽,携手走出门去,院外不知何时已停了两辆马车,又有数人骑马护从。

见她们出来,车帘一起掀开,却是诸葛兰与夫君剻祺,诸葛蕙与夫君庞山民,黄晷与他的未婚妻蒯小姐,也是剻祺的妹妹。

没想到竟有这么大阵仗,甚至她哥哥也参与其中。

宝钗心中惊讶,上前施礼道:“有劳久候,小妹来迟了!”

众人皆笑,小姐夫人们热热闹闹簇拥上前,争着请她坐自己的那车。

最终还是诸葛姐妹胜得一筹。

诸葛兰看着宝钗,目光中慈爱不尽,一副装都不装了的长姐模样。

诸葛蕙一直拉着宝钗的手,言谈不离二弟。

路过一片竹林,诸葛蕙道:“二弟幼时,就常折下竹子搭成两个州郡,在里面摆上石子当做主公、谋士、将军、兵士,互相建交攻伐。”

“他年幼手小,同时摆弄不了两队兵马,便常央我与长姐做玩伴,却不一会儿就将我二人杀得落花流水。”

“如此两、三回,我们都不陪他玩了。他只能自己扎进书堆里去,独自偶尔摆一摆古战场解闷。”

诸葛兰也道:“我们家藏书极多,祖父专门建了一座书苑,里面摆的书可达房顶。有一段时间,二弟天天呆在书苑里,吃饭也唤不出来。”

诸葛蕙接口道:“二弟看书极快,他平日就站在书架下,读一本抽一本,直到将下方的书掏空了,他也没发觉。”

“终于有一天,书架撑不住了,哗啦啦塌下来,一卷厚竹简将他的额角都磕破了。”

“你若拨开他的头发细看,还能看到一点儿月牙般的白印儿呢!”

她一团高兴地说下去,诸葛兰咳了两声,轻扯妹妹衣袖,示意她顾忌着点儿坐在窗边的少女。

如此仔细地描述,女孩儿家都是要害羞的。

宝钗掀开窗帘一角,挡住面颊,她有些怔然,甚至没反应过来要害羞。

她对诸葛亮好,多半出于他是命中注定的未来夫婿,且是她年幼时最敬仰的历史人物。

几次相处下来,她更觉得他是人中龙凤,上上之选。

在后世,宝钗能接触到的最像人的适婚男子,是诸事不萦于心的富贵闲人贾宝玉。

其余那些,滥淫好赌,吃喝玩乐,多数不过是地上的烂泥。

诸葛亮,对经历过后世的她来说,几乎是带着神性的天人。

上次相见,他智慧激昂下难掩紧张,包容大度中带着些许羞涩,独属于少年郎的清澈……

原来,他小时候会与姐姐们摆石子玩儿,会一头扎进书堆不吃饭……

原来,他会受伤、会紧张、会害羞……

原来,他还是个血肉鲜活的年轻男子!

宝钗掀开车帘,前方马车摇摇晃晃,哥哥黄晷采了一束黄色的小花,送给蒯家小姐。

庞山民骑马追上来,诸葛蕙递了一块手绢给他擦汗。

去年此时,他们还不相识,如今已经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夫妇。

将来,她与诸葛亮也会如此吗?

也许有一天,她可以拔开他的头发,去看他额角月牙型的白印儿……

宝钗的脸终于红了,她将头探出车窗,希望风带走面上热度。

但风是春风,暖暖的轻柔,反而让她面颊更热了。

诸葛兰见她耳根都羞红了,忙转开话题道:“瞧,那一片的花开得多好,不如我们下去走走?”

马车停下,黄晷等人骑马散开,留意周围形势,隔绝闲散路人,请小姐们出来自在游玩。

丫鬟们端出棋盘、案几、古琴、糕点,仆妇们搬出红泥小炉,烧水煮茶。

庞若主动邀约下棋,她受庞德公亲自指教,棋艺颇为不俗。

宝钗立时被吸引了,凝神一个时辰有余,才三局两胜,赢了棋局。

诸葛蕙看她们杀得热闹,上来道:“咱们也来一盘!”

她棋艺就略逊一筹了,棋局中,宝钗注意到站在对面的庞若不时抬头仰望后方山岗。

她正要也回头去看,却被诸葛兰按住了肩头:“你们下棋,姐姐弹琴给你们听。”

丫鬟将琴摆在宝钗左手边,诸葛兰挨着她坐下。

庞若走过来,站在宝钗右侧,低笑道:“我观蕙妹要输了,月儿可要手下留情啊。”

需要不着痕迹地让棋,宝钗注意力又集中了些。

诸葛蕙输棋时,日已西斜。

她拱手笑道:“佩服佩服,月妹妹的棋艺,天底下只怕唯有我们二弟才抵得住了。”

丫鬟送上茶点,众人吃喝谈笑。

男人们猎了两只山鸡,用黄泥裹了,烤得焦黄,送来加餐。

夕阳完全沉下去时,诸葛兰让人将琴摆正,向宝钗笑道:“月妹妹,你弹一曲吧!”

宝钗席地而坐,弹了一曲高山流水。

琴声乍起,如高瀑落下悬崖,碎石溅玉,气势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