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当红楼女儿进入其他名著世界(224)

作者: 纪芜菁 阅读记录

湘云、宝钗早已用帕子蒙了脸,站在各自夫君身后,见来人,湘云欢喜道:“大哥,你可以出门了?”

来人正是孙策,他曾随父参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故而认得曹操。

那最先出现的着寝衣之人自然是曹操了,他正在营中午睡,不想竟忽然到了这处陌生所在。

面前六人,分作两派各自站立。

一方为首者是刘备,一方为首者是孙策,而他只有孤身一人,敌众我寡,形势大大不妙。

幸而,他们似乎伤不到自己。

天上的雷越来越紧了,一道闪电劈在湖面上,却又被一股柔和而坚固的力量挡在远处。

宝钗低声道:“是颦儿!”

她与湘云对视一眼,不知是什么样的麻烦,让颦儿气息促乱至此。

曹操已顾不上再看美貌夫人,一步步后退至亭角,戒备地看着众人,刚那雄姿英发的儒将伤不了自己,这同样闪着蓝光的孙策、刘备未尝不可。

论武力值,他曹孟德,恐怕连大耳贼也打不过,何况再加上江东小霸王。

刘备环顾四周:“这里是?”

诸葛亮扯他袖子,指指仍然不明真相的曹操,微微摇了摇头:不要向曹贼透漏更多信息。

天雷急密,闪电几乎将湖面层层圈住。

亭中蓝光再闪,一股幽香若有似无。

曹操忙凝神祝祷:来个我方人员吧!

人影凝聚,众人大多不识,唯有刘备叫破来人姓名:“荀令君!”

曹操的心提起来,又悬在半空,是来了自己人没错,却完全是位文臣,他只怕还要分神保护他。

但见到自己人,总是开心的,曹操忙招手:“文若!快到我身边来!”

荀彧身形瘦削修长,气质美如白玉,现身之时便带来满亭幽香,让人不觉沉醉。

他不过惊诧一瞬,就已恢复镇定,先向曹操打招呼:“主公!”

又转向刘备:“玄德公!”

转向孙策:“孙将军!”

转向诸葛亮:“卧龙先生!”

转向周瑜:“周都督!”

再向宝钗、湘云:“诸葛夫人,周夫人!”

亭中众人身份,霎时被他一一猜中。

他气度端雅,礼仪周到,众人也都是体面人,便各自回礼:“荀令君!”

亭中气氛瞬间达到一种异样的融洽。

曹操有了荀彧在身边,心头大定:“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什么妖术?为何我们会突然至此?”

刘备、孙策也有同样的疑问,但默契地表现出高深莫测的模样,并不搭理他。

周瑜道:“来者是客,请坐!”

他先请孙策、刘备坐了上位,自己与诸葛亮坐了陪客位,两位夫人远远坐在亭边,又回身请荀彧坐自己左手边。

曹操没有人请,冷哼一声,在亭子另一边坐下。

荀彧向周瑜道了谢,仍站在曹操身侧,这才才显得他没有那么落寞。

周瑜道:“今日原是家宴,诸位……”

桌案上那本《三国演义》忽然飘了起来,无风自动,飞快地翻着页。

湘云忙冲过去要抢,那书周围也泛起蓝光,竟是无法触碰,周瑜拉住她,微微摇了摇头。

书页继续翻动,在赤壁之战停留一瞬,曹操刚看见自己的名字,便有一片叶子飞来,击在书页上。

书页迅速向后翻动,直到停留在一页:

第一百十四回**驱车死南阙**弃粮胜魏兵

所有人名皆成了“**”,湘云看向宝钗,摇头,以口型道:“我写的不是这个!”

不知是谁,施法抹了人名。

宝钗看向远方湖面,书页来回翻动,就像是有两个看不见的人朝着两个方向较劲。

以叶子打乱书页,不让翻阅赤壁之战的,明显是黛玉。

这一页若现出全貌就可以警示曹操,隐去名姓则仅能带来猜忌。

也许抹去姓名的,也是黛玉!

刘备只读过此书的前五十回,这一回也是读得云里雾里,幸而除了人名化作**,还有诸如“武侯”、“后主”、“蜀”、“成都”、“祁山”等词可以猜测。

从故事中看,后主庸而无能,中了敌方反间计,无故召前线将军撤兵,致使伐魏国武功。

魏国?!

官渡之战后,曹操就在邺城建立了自己的班底,邺城又被称作魏郡。

出祁山伐魏,魏在北方,大汉没了!

众人都是聪明人,简单推理后,皆看向曹操,其中以荀彧的眼神最为沉痛。

曹操只觉得后背一凉,忙道:“文若,我并无此心……”

孙策冷笑:“汉贼窃汉,必然之举也,何必抵赖?”

曹操指着空中书册怒道:“何人造谣?若被我知道,必不轻饶!”

湘云轻咳了一声。

书页继续翻动,显示魏天子有“幽困之兆”,书首有人批注:陛下何故谋反?可笑!可悯!可畏!此*氏之果报,君威沦丧之始也!

魏国的*氏,显然不太难猜。

曹操的手垂了下来,皱眉惊疑不定。

荀彧叹了口气。

书中,这位魏天子不堪权臣欺辱,愤而召集三百余人出南阙杀权臣,然后被一戟刺死在大街上?!

众人皆惊,唯有读过全书的周瑜、诸葛四人神色不动。

孙策起身,顿足怒道:“当街杀天子,亘古未有之事也!”

刘备低声向诸葛亮道:“这人虽八成是曹氏后人,倒也有几分烈性!”

曹操早已怒发冲冠:“妖书!妖言惑众!”

他一面发怒,一面飞速盘算:这书中所记之事为何时?能篡魏的究竟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