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日还-时间循环(200)

杜成玉总是拒绝不了小黄。

兰濯习过武,身体恢复的比他要快些,此时闲不住地坐在花期酒约的柜台后面,给小孩子卷麦芽糖稀。小孩子们围着她打转,一口一个兰姐姐。

边城恢复秩序的速度远比预想中还要快,百姓们很快就适应了目前状况,继续着他们的生活,这两日未被毁坏的店铺也渐渐重新开张,一切大致如常。

沈乘月已经给好奇前来的人群讲过无数遍瓮中捉鳖的故事了,人们会围着她这间小店惊呼赞叹,甚至还要伸手锤一锤墙面,发出咚咚的声响。沈乘月怀疑,再结实的钢板也总有被这些人锤倒的一日。

当日被沈乘月斩杀的主将身份也已经分明,竟是夷狄的三王子。据说原本可汗属意由五王子领兵出战,但他不知为何推拒了,把这立下大功的机会拱手让给了与自己并不对付的兄长。当时夷狄军中都在好奇他为何突然转了性子,直到战败的消息传回去,才知道他实乃高瞻远瞩。

知道将领是三王子后,听故事的人更兴奋了,有人提议干脆在小店里立一块碑文,上书“夷狄三王子葬身于此”。被兰濯送上一个白眼,赶了出去。

甚至有人一边听这段故事,一边低头在纸上记载。沈乘月一问方知,原来是写话本的。

她悄悄问杜成玉:“会不会抢了你的生意?”

杜成玉失笑:“怎么会呢?没有人比我更会吹你!”

“不会有话本抹黑我吧?”沈乘月担心。

“那我一定好好写,为你正名。”

“把我写得英武些。”她提醒。

“我办事你放心。”杜成玉拍胸膛保证。

算算时日,大楚军队也差不多该抵达夷狄了,不过暂时还没有开战的消息传回来。目前收到的信件里,只提起大军遭过两次埋伏,不过他们到底人多,都是精兵强将,战斗起来并未蒙受太多伤亡。

守城战胜利之事他们也已听闻,一边破口大骂夷狄人狡诈,居然绕后偷袭,一边为胜利而欢欣不已。这一场胜利,也是对大军士气的极大鼓舞。这几日军中听得最多的就是这样一句话,“一万胜两万人,夷狄人也不怎么样嘛。”李将军连忙提醒大家戒骄戒躁。

———

城外焚烧敌军尸首的那一日,有很多边城百姓前去围观。

之所以拖了这些时日,是要等上面的官员来查看、清点,确保边城军队没有夸大功劳,甚至杀良冒功。

如今天气还不算冷,再拖下去恐生疫病,一查点好,就会立刻焚烧掩埋。

尸首清点完毕,包括攻城时被当作替死鬼的那群老弱,共计五千三百余人,足可见这场战争之惨烈。

连公西郡丞听到这个数目都愣了愣,没想到己方一日一夜间居然杀了这么多人。

边城百姓世世代代都继承着对夷狄的仇恨,听说要焚

烧敌军尸首,除了孩童被留在家里,其他人几乎都来围观了。

众人站在小山上,看着山下的火光,眼下场面却不如他们所预料,五千余具尸首一同焚烧,场面太壮观太残忍太可怖,火舌高蹿,浓烟滚滚,空中飘洒着簌簌的白灰,饶是百姓们站得已经足够远,依然能嗅到空气中刺鼻的味道。不过片刻,便有人实在不忍,掩面而去。

离开的人越来越多,到后来小山上只剩下稀稀落落的几个。

沈乘月自然是其中之一,她伫立于此,一直看到了最后,眉目间夹带着微不可察的悲悯。

如果夷狄士兵看得到,一定要气得大骂一句:“你一个机关就灭杀了几百人,现在又来装什么样子?”

小山上视野极佳,抬目远眺,就能望到远处官道上正前进的大队人马,那是押送夷狄俘虏的队伍。这些人被关在边城军营,百姓觉得不安,上面也不放心,生怕再有队伍打过来,这几千人里应外合,又是一场麻烦。于是紧急下了令,押这几千人去大楚南边无人的野地里开荒。

一南一北,那里离边城太远太远,又有人看管,这些人终其一生大概都没办法再回到草原了。

沈乘月遥望着人群,漫长的队伍在她的视野里延伸到远方,一眼看不到尽头。

待山下终于焚烧完毕,已经过去了几个时辰,地面上堆叠起厚厚几层白灰和碎骨,大楚的士兵们操起铁锹,挖起泥土将其掩埋。

五千余人就这样消失于天地之间,沈乘月拍打着衣摆,转身踏上了下山的路。

天色已暗,树林里显得有些阴森。

武林盟主居然在另一侧的山下等她,沈乘月迎上前,以为他有事找自己:“师父找我?”

盟主对她点点头:“兰濯发现你似乎有些愧疚,想让为师在这种时候来开导开导你。”

“她是个好人,好人就算明知道自己做了正确的事,却也还是会愧疚的。”这是兰濯的原话。

沈乘月叹息:“有时候,我宁愿她没这么了解我。”

“这么说……”

“没错,我是有些愧疚。”沈乘月坦然承认,有时候,就算她说得出全天下的大道理,就算她可以把几百年来夷狄对大楚百姓的伤害悉数数上一边,也难免心存些许怜悯与愧意,毕竟是她亲自安排的机关杀伤了太多条生命。

这大概是心软之人的共性,这样的人总是想得太多,愧疚得太多。

“我明白,我第一次杀人的时候,也难免觉得愧疚,哪怕那是个恶贯满盈之人,但其临死前的哀求声始终在我耳边萦绕不去。”盟主一时不知如何安慰她,机关杀死了多少夷狄人,就相当于救了多少大楚士兵的道理,她难道会不懂吗?于是他干脆讲起了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