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日还-时间循环(237)

众人本来是出于好奇,要来围观户部唯一一位女官的,但上午沈乘月和李郎中的冲突不胫而走,迅速传遍了户部,现在大家是来围观这位新任勇士的。

沈乘月眼波轻扫,明亮而灵动,远远不似行商司小吏口中那样凶神恶煞、面目狰狞。大家顿时对行商司中人嗤之以鼻,这不是满口胡话吗?为了污蔑人家连脸都不要了?

有人在背后窃窃私语:“我打听出这位的来历了,沈大人就是当年叛乱时救了陛下一命的沈家女,沈乘月。”

“怪不得,”其他人了然,“救了陛下的命,能破格做个女官也不奇怪。”

“但是救了陛下的命,就给她一个海外贸易司的位子?”有人质疑道,此人还有半句没敢说出口——那陛下这条命也未免忒不值钱了些。

“行了,别说了。”这事不是这种场合好议论的,大家意犹未尽地住了口。

沈乘月已经习惯了落在自己身上各种各样的目光,也懒得揣测其中是善意还是恶意,倒是张山和王伍被盯得有些紧张,后者走路都开始顺拐了起来。

李郎中没有出现在饭堂,沈乘月无从得知他是瞧不上这里的饭菜,还是被气得茶饭不思。

她挑了个空位坐了下来,经过她桌前的行商司中人向她投来愤恨的眼神。

沈乘月叹了口气:“这又是怎么了?”

她好歹担了个五品的官衔,饭堂的人按户部规定优先给她打了饭,张山和王伍则落后了一步,此时对视一眼,委婉解释道:“其实以往我们两个习惯坐在角落里。”

“哦,这张桌子属于行商司是吧?”沈乘月恍然大悟,十分讲理地打算起身让开。

“倒也不是属于他们,只是他们习惯坐在中心位置,”张山摇头,“如果有正式位置划分的话,在您进饭堂之前我们就会提醒您了。”

于是沈乘月又坐了回去:“那就不用在意了。”

沈乘月的脾气是还不错,但对这种来得晚还想占好位置的家伙,也不怎么愿意退让。

有人又开始三三两两地窃窃私语:“这是不做不休,要和行商司硬顶到底了?”

“反正李大人那脾气,早上那事

儿已经把他得罪死了,也不差这一桩。”

“要我说她做得好,凭什么好位子就得默认给那群人留着?就他们最重要?”

沈乘月的用餐过程还算平静,行商司的人到底不敢在这么多人面前主动找她的麻烦,只是试图用眼神凌迟她。偶尔有陌生人会过来聊两句,互相做过自我介绍,便识趣离开。

行商司中人转头就把此事报给了李郎中,后者深吸一口气。他说上折子当然只是吓吓沈乘月,若连掀几张桌子、饭堂抢个位子的小事都要报给陛下来做主,那不是给沈乘月添堵,那是给自己的前途添堵。

但是沈乘月没被吓住,那就只能另想办法了。

别说在陛下眼里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连户部尚书都懒得管属下这点矛盾。所以李郎中也不能直接去告状,他只能在心底又给沈乘月记了一笔账,继续暗地里使劲。

好在他很快就等到了一个机会,几日后,户部尚书把各司郎中都叫了过去。

尚书坐在正堂首位:“陛下的意思,是要我们拿出个关于海外贸易的章程来。”

有人心直口快道:“这不是海外贸易司的职责吗?”

“没错,但是……”尚书看了一眼下首的沈乘月,他觉得皇帝把人塞进来就是为了报个救命之恩,给她一个体面的官衔,并不指望她做实事,但这话是不能在众人面前直说的。

李郎中适时开口:“沈郎中初来乍到,百事不通,这担子是否还得靠我等来担?”

“没错,”尚书为他的善解人意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又继续道,“这是陛下要的文书,你们一定要好好做,不得敷衍。你们看看由谁来写最好?”

谁也不愿意接这活计,毕竟他们都不了解海外贸易,本朝从未开设过海上航线,若是靠翻找前几朝的典籍硬写出来,花费大量时间不说,陛下又未必满意。

吃力不讨好的活没人爱干,大家都沉默不语。

李郎中对沈乘月道:“不如沈大人回去仔细想想,若自己实在写不成,再选个人来帮你分担吧。”

他看似在打圆场,只是眼神里带着明晃晃的恶意,这事原本由尚书直接点人来写最好,大家虽不情愿却也得服从。但李郎中把选择交在了沈乘月手里,把她架了起来,就是要叫她来得罪人。

他不信她了解海外贸易,何况她刚进户部,从来没写过文书,大概什么都不懂。她若逞强说自己来写,那就要做好呈给陛下一份垃圾的准备。这份垃圾八成还压根过不了尚书那一关,她势必要给尚书留下一个无能又爱逞强的印象。

若她不逞强,发现自己不行就立刻去求人帮忙,那也晚了,离开了尚书面前,她选中的人只会想尽办法推脱,并且会因此对这个麻烦的家伙心生反感,把她像个球一样在各司间踢来踢去。

左右李郎中都能看个乐子。

沈乘月迎着他的视线,看够了他的表演,才终于笑了起来:“尚书大人怜惜下属初来乍到,着实令人感怀,但相关文书属下已经写好了。”

“哦?”

沈乘月从袖口中取出一份文书:“请大人过目。”

所有人都愣住了,尚书问出了他们的心声:“你何时写的?”

“属下来此第一日便开始着手准备了,既有幸进了户部,总要做些实事,方能不负光阴,不负陛下与大人赏识,”沈乘月讨好了上司,还不忘带上下属,“张山和王伍也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