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日还-时间循环(262)

甜甜在一旁,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你们真让我操心。”

———

沈家算是不压抑了,第二天沈乘月上衙一看,户部上空却也正弥漫着一片愁云惨雾。

尚书沉闷地窝在椅子里,一口气干了一整杯大红袍。

看他的架势,沈乘月还以为他干的是竹叶青呢:“大人今日怎么没去上朝?”

“陛下说了,今日免朝,”尚书捧着茶壶自斟自饮,“明日也免,后日也不用去,让大家自己忙自己的,不想干了的直接递辞呈就是。”

尚书顶着黑眼圈抬头看她,沈乘月作为新近的尚书亲信,觉得自己理当关心一二:“大人昨夜未曾安睡?”

“昨晚跟其他人商议了半宿,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尚书摇头,“你看着倒是精神饱满,神采飞扬。”

其他几个郎中萎靡不振时,从上司的视角看去,精神焕发的沈乘月往人堆里一站,被他们反衬得特别顺眼。如今轮到尚书自己没精打采,生气勃勃的沈乘月顿时就显得不那么懂事了。

沈乘月为上司排忧:“依属下之见,此事对户部牵连不大,大人无需忧心。”

“哦?你怎么知道?”尚书仍然愁眉不展,“你说陛下到底是要做什么啊?”

“属下觉得,百官之阴私,陛下从前未必便不知情,只是为了朝局稳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年事已高,誓要留一个清明朝堂给太子殿下,自然就有大动作。”

尚书震惊:“你……”

“而陛下要做什么,朝中各位大人见多识广、足智多谋,自然不会看不明白,只不过是不愿面对罢了。”

“你倒是什么都敢说!”

沈乘月耸肩:“属下对大人,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人无所畏惧啊,”尚书唏嘘了好一会儿,“其实你说得未尝没有道理,只是谁也没有预料到陛下会这么做,一口气拿下这么多人,谁来维持朝局运转呢?昨夜有人说,百官一道递上辞呈,陛下总会妥协,你觉得呢?”

“大人无需忧虑,”沈乘月安慰道,“这天下,可能会缺少愿意当挑粪工的人,却绝不会缺少愿意当官的人。”

“……”尚书瞪着眼睛,显然完全没被这话安慰到,他看了一眼这名直言不讳的下属,有气无力地张了张嘴,半晌没能说出话来 。

“就像咱们户部,”沈乘月举例,“行商司的位置很重要,但是我若把他们全部革职,总会有其他人顶上来。”

“你要做什么?”尚书短暂地警惕了片刻,又重新靠回椅背上,头疼地摆了摆手,“算了,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吧,下去吧。”

“是,属下告退。”

沈乘月从正堂退了出来,觉得安慰了上司半晌的自己,真是一位贴心又体己的好下属。

她回到了暂代海外贸易司之职的政事堂,桌上照例堆叠着厚厚一叠待处理的文书。

沈乘月随手翻了翻,第一封文书,是派去采购的人发来的,询问她想要的瓷器上,仙鹤图案是要头带一点红,还是不带的。

第二封文书,是说采购路上碰见大雨,要耽搁几日的。

还有什么哪司郎中家中添丁,礼金金额请她示意的;采购路上多花了几两银子,问能否多批些预算的。

总之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沈乘月一口气弄走了李郎中和他的二十名亲信,这是有人看不过眼,要团结一心对付她这个独掌两司之权的家伙了。何况李郎中空出的位子,想要的人太多了。

这种手段不是第一次了,那次沈乘月没有经验,把所有无关紧要的文书一一批示,头昏脑涨之时,才看到真正重要亟待批复的那一封。

那次她熬到了凌晨,才及时把大事处理完毕,第二天面对的,却又是满满一桌的文书。

海外贸易司的人忙着四处调查、采购,张山也被她派去了外地,目前只剩王伍父女是可信之人,尤其女儿进了户部以后,王伍堪称对沈乘月死心塌地。但王至宝小姑娘还没成长起来,而他一人之力也做不到帮她分拣所有文书。

沈乘月每天被各类文书包围,该出现的、不该出现的,全部出现在她案头,仿佛要硬生生用这些琐事将一个本可以去做大事的人拖垮。

李郎中走了不要紧,反正实事基本上都是他手下人负责做的。但此时这群户部小吏联合起来要对抗沈乘月,还当真能给她制造些麻烦。

她自然因为这件事斥责过那些小吏,但大家面上应了,却仍拖着不做事,直到把所有问题都事无大小地堆到她的案头。

记载大事的文书还被人故意塞到了整整一叠文书的最底部,沈乘月处理完琐事后,才开始昏头昏脑地处理大事。

沈乘月发现这伎俩后,每次都从最下面的文书开始看起,他们又开始随机乱塞,总之不给她添乱誓不罢休,要让她见证一下小吏们的力量。

于是沈乘月终于忍无可忍,把这叠文书摔在了所有人面前。

“大人明鉴,”小吏们揉着肩,一副十分疲惫的模样,不等她开口就抢白道,“事情太多,做不完啊,这次就算你掀了我们的桌子,甚至把我们打一顿,我们也无能为力了。”

他们因为人多,而分外有恃无恐。

她孤身立在他们面前,显得单薄而无力:“赋税司郎中家中添丁,贺礼金额为何也要我来定夺?你们没有以往的例子可循吗?”

“没有啊,”回话的人摇摇头,“诚然钱郎中家中不止一位公子,但这长子与次子、嫡子与庶子出生时是否待遇相同,还需要沈郎中您来示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