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日还-时间循环(275)

太仓令看起来完全没被安慰到,他严肃地看着沈乘月:“总之,这事儿我会上折子支持沈大人。”

“多谢,大人投之以桃,我必报之以李。”

两人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分路离开。

因为是沈乘月提出来的,又有皇帝支持,朝中反对的人并不太多。被皇帝折腾过几次后,百官已经渐渐丧失了对抗的锐气,陛下愿意施行的政令,他们总会妥协一二。面对一口气砍了朝中数十官员的帝王,没事跟他硬气什么呢?又不是嫌命长。

大家直截了当地亮出了条件,来帮忙的人可以拿俸禄,但不得有官衔、品级等封号。

于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争取,这项政令得以施行。

政令通过以后,沈乘月立刻给户部挖来了一个女子,后者原本在外地一个钱庄做掌柜,被沈乘月盯上很久了。她原本

的月银比户部能给出的薪俸高上几倍,最后还是沈乘月自掏腰包补齐了差额。

随后她又去各地商号挖人,并乐于在花期酒约的对手里挖掘人才。

这个时候,因为商人的地位不高,人们对于给朝廷做事还是比较向往的,沈乘月很快挖出了几十人,这些人也构成了她最忠实的班底一部分。

出于投桃报李,沈乘月还把遇到的农事方面的人才都引荐给了太仓令。她甚至问了自己的母亲是否想去帮忙,但俞寒书一如既往地不愿出山,只给出了几张改良农具的图纸,是其近年的成果。其中有一种正用得上,沈乘月确保它推广开来时署了寒书居士的名字。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过,沈乘月已经在着手筹划下一次出海了。

某一日早朝后,皇帝让她留下,有事要说。

这并不稀奇,沈乘月悠然前往御书房,却在门口被沈公公叫住。

“沈大人,陛下年纪大了,”沈公公提醒,“有些话您就顺着他一些吧。”

沈乘月微怔,仿佛预感到了什么,心下一阵不安开始不断侵袭。

第158章 对错

“臣参见陛下。”沈乘月行礼。

“乘月,”皇帝笑着招呼她,“快免礼,来看看这个!”

沈乘月凑到桌案前,看着桌上摆着的舆图:“这是南越的地图?”

“没错,朕打算派兵出征,攻打南越!”

沈乘月怔了怔:“陛下?”

“你意下如何?”

“我……”沈乘月驱使着震惊的脑子重新运转起来,“陛下,南越从未进犯过大楚边境,两国关系尚算平和,为何忽然要南征?”

“再看看这个。”皇帝指着桌上一份折子。

沈乘月依言展开折子细看,这是一份关于夷狄人的折子,当地属官在折子中写道,那批被俘获的夷狄人如今在大楚南边开拓荒地、开垦种植,并无躁动,且收获成果喜人。他们已经学会了当地的方言,和当地人沟通并无障碍。

“要不了几代,他们就会彻底融入大楚,忘了祖上曾是草原霸主,”皇帝道,“而朕也收获了更多的人手、更广阔的田地。降服一国,好处无穷,朕现在想将南越也纳入大楚的版图!”

“陛下,这不对……”

“开疆拓土,和对与错又有什么干系?”

沈乘月望着皇帝,他鬓边已生满华发,她想反驳,想起刚刚沈公公的话,又把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这么说你不认同?”皇帝叹了口气,“所有人当中,朕原以为你会是最支持我的,就像咱们之前曾经做过的那样,那一次我们配合得多愉快。”

“那一次是夷狄先行进犯。”

“可咱们现在要兵有兵,要钱又有你从海上带回来的大量黄金白银,国库充盈,万事俱备,”皇帝认真地望着她,“朕想给子孙后世留下个更大的疆域何错之有?”

“陛下,话不能这样讲……”

皇帝望着沈乘月的眼神堪称失望:“这些年你想做的事,朕从未阻挠过。”

“我知道,陛下何止未曾阻挠,还花了大力气帮我实施,”沈乘月诚恳道,“臣感激涕零。”

做官,被皇帝惦记着和被皇帝抛在脑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待遇,大楚那么多官员,沈乘月有幸一直被陛下记挂着,隔段时间还要特地问一句她好不好,其实已经无形中帮她省去了很多麻烦。

“那为何不肯帮我?”皇帝轻声问。

“……”因为我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因为午夜梦回时我曾数次看到过那片焦土,看到过大楚和夷狄的士兵死在战场上,被马蹄踏成了血泥,再分不清敌我……

但至少那一次,他们还身处正义一方。

“沈卿家下去吧,”看出了她的迟疑,皇帝没给她再开口的机会,“出征之事,户部可以筹备起来了!”

“臣告退。”

沈乘月走得很慢,她为官几年,纵然遇到麻烦也能迎刃而解,她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让她开始思考该做不该做、可为不可为。

皇帝在她心目中无疑是位明君,除了刚登基时被底下人忽悠得善恶不分杀错了人,这些年间他知人善任、励精图治,除了近两年精力不济外,他以前几乎从未缺席过早朝哪怕一日,他覆灭了夷狄,他任用了女官……

只是……皇帝也是人,是人的欲望就总会膨胀的。

他灭杀夷狄,注定功载史册,如今他还想尝试继续出兵,为大楚拓土开疆。

而今时不同往日,当初出兵夷狄他们费了大量的功夫来布局筹谋,沈乘月甚至从各地义庄搜刮了二百余具尸首,可如今的百官哪还有心气再与皇帝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