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一觉醒来当婆婆了(116)

作者: 九平 阅读记录

马将军愣了一下,然后点头:“知道。”

见徐仰表情不对,他觉得自己有必要解释下,他可不是包庇私盐贩子。

“官盐价格高,百姓都吃不起,很多人都得了病,直到几年前市面上忽然出现了大批私盐,价格又便宜,百姓们这才都吃上了盐。”

官府的人也不是不想抓这些私盐贩子,可他们狡猾的很,没有固定窝点,衙门几次清查连半根毛都没找到,就连百姓们都帮着他们。

其实让马将军来说,贩私盐就贩私盐吧,谁让官盐太贵了吃不起呢,没了私盐,小老百姓就又没盐吃了。

说起来私盐贩子也是在做好事呢?

“那他们用运茶的船来运私盐的你知道吗?”

这他是真不知道了,马将军摇头。

“清风寨的事情我们要从长计议。”卫姜开口道。

徐仰:“你是怀疑清风寨和私盐有关?”

是,卫姜甚至怀疑他们是柳大福养的打手,平日里帮他走私盐,到了关键的时候,他们就是托举他人的功绩。

书中是信王,如今该是潞王了。

前世太子出事后,皇上一直在潞王和信王之间摇摆,江南忽然出了事,信王因为去过西北军中,有带兵经验,皇帝便派了他南下。

说来也怪,派了多名大将都没有平定的叛乱,在信王到来后却以不可思议的方式瓦解了。

先是陆猴子被他手下的人杀了,后是这些叛民见到信王旗帜降的降,逃的逃。

看的时候不觉得,只觉得是男主的影响力,如今看却真是草台班子一场戏,真是用命演的。

这个柳大福处处都有他,不管是苏青惊马,还是白云寺的刺杀案,他到底要干什么?

是不是窦景的失踪也是他安排?这也是潞王的意思,或者说她无意中破坏了他们的好事,这是给她的警告。

辽东吗?

难道握有丁恭良的其实柳大福,要是她没记错,丁恭良任职的温州也有盐场,难道他也跟私盐有关?

也不知道卫莞查清楚没有?

不管如何,不能再放任这个柳大福搅弄风云了,他会把这些百姓卷进战乱之中,到时候又有多少人会流离失所,失去性命。

“马将军,拿下清风寨需要多少兵马?”卫姜想了想又添了一句:“我不想他们有漏网之鱼,也不想有百姓卷入。”

这就不只是攻打,还要在外面围住,不让一人走脱,也以防他们裹挟百姓作乱。

马将军不知道这个县主为什么忽然间又要拿下清风寨了,但看她表情严肃,便知道事关重大,他沉吟半刻,回道:“若有三千精兵,万无一失。”

可从哪里能这么快调来一千精兵。

“离你们最近的卫所是哪一个?”

她是想调兵,这不行的。

徐仰先开口:“县主,没有皇上的兵符,那些卫所是不会听您的调动。”

卫姜转过头看他:“我知道,我会八百里加急上书皇上,请旨调兵。”

徐仰不明白,只是抓私盐贩子却要调两个卫所,皇上怎么会同意吗?

……

皇上当然会同意,因为卫姜说的根本不是什么私盐贩子的事情,她说的是叛乱分子,有豪商豢养水匪,人数数千,还在当地收买人心,颇得百姓拥护。

哪一个皇帝能容忍,何况还有窦绍呢?

“你是说这个人有可能就是江南盐税案的主谋,甚至刺杀太子和信王也是他指使的?”皇帝面无表情,可眼神暗藏杀意。

窦绍低头:“皇上,当初盐税案和太子遇刺案还有诸多疑点,如今这也是臣和县主的猜测,不过那些水匪是实情,就算两件案子不是同一人所为,这些水匪也不能姑息。

皇帝不知想到来什么,点头道:“你说的很对,养匪为患收买人心,该死!让阿姜去做吧,她能给朕带回证据吧?”他看向窦绍。

“皇上要是不放心,臣亲自去一趟。”

“阿姜是我的外甥女,朕自然是放心的,何况窦景说起来还是我外孙,就让卫所以这个名义发兵吧。”

兵符连同旨意连夜南下,窦绍也给卫姜去了一封信。

他不明白为什么卫姜这次这么激进,但还是支持她的决定,只是在信中小小的表达了一下不满,并告知她,这可能会激怒潞王。

至于她说丁恭良的事情,他会去查证。

“多派几个人盯着那个柳大福。”窦绍看顺才,“不要让他离开京城。”

南边的事情很快就会被他察觉,柳大福要是不见了,卫姜不好收尾。

卫姜看着信纸上女儿的小手涂鸦,笑了,窦绍还挺会的。

忽然就好想她了,马上就要过年了,不过好在事情马上就要结束了,她马上就可以见到女儿了。

“县主,皇上那边怎么说?”不过看到县主在笑,事情应该是同意了。

卫姜把旨意给徐仰看,至于窦绍的信,嗯,写的太家书了,不太方便传阅。

窦绍指责她激进,她承认,她也怕是自己多疑了,在上书前专门派人去查过,那掌柜所说的东家也确实是柳家人,虽不是柳大福却是他的侄子。

徐仰特意找了个真的本地百姓去茶铺买新茶,给的是私盐,这下证据都有了。

她担心再不快一点下手,谁知道那个

柳大福会不会指使水匪作乱呢,柳大福办出来的事就觉得他是个疯子。

和疯子是不能赌的。

“马将军,皇上准许从临江府调来一千精兵暂时归你调遣,一切就听你的安排。”

卫姜把兵符给他,交代道:“蒋家人还有茶铺的人都要控制住,清风寨那边有一个人你给我抓来,他叫王天德,应该是陆猴子的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