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年代文,但海归神豪(293)

作者: 玫瑰圆 阅读记录

但这十个工厂一建,加上建好的罐头厂和卫生巾厂,还有正在建的制鞋厂,加起来可就有十三个工厂了。

陈家真能同意把这十三个工厂卖不出去的东西,全都接手吗?

要是陈家不接手,那工厂开不了工,建了也是白建。

林和壁想着陈疏影喜欢直来直往,她名下的员工大概也是。也没像赵华灿那样委婉,而是对乌清慧直言:“单纯把工厂建好,一年半的时间当然没问题。”

“我们主要是担心,工厂原材料以及生产出来的货物怎么销售。”

一年半还要增加十个工厂,他心里也打鼓。

陈疏影心说,你们这就是太小看华国人民了。

就她这十个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附近几个省就能吃下。

但这会儿是乌清慧的表现时间,她当然不会开口。而是和众人一起,看向乌清慧,想听听她如何回答。

她也挺好奇乌清慧的答案,毕竟乌清慧跟她和李忘忧不一样。乌清慧的世界发展跟华国不一样,她是不知道华国之后会如何发展的。

在众人的凝视下,乌清慧不紧不慢地开口:“所以我在各厂新增了销售部,销售部的人需要出差,去别的城市去推销我们的产品。”

“因为其他城市还没有改开,所以我准备让销售人员带着产品,去各个城市的国营商店。”

林和壁摇了摇头:“国营商店的物资都是统一分派,不用找销售人员去推销。”

他听懂了,销售和采购差不多,只不过采购是去到处买东西,销售是到处卖东西。

但国营商店上什么东西,跟你销售去不去推销可没什么关系。

如果只是这样,增加十个工厂对申城来说,有点累赘。

乌清慧看向陈疏影,陈疏影对她点了点头。

她收回目光,身体微微前倾,问林和壁:“国家是想全方面改开的对吧?”

林和壁抿了抿唇,政策时时刻刻都在变动,他也不能确定。

赵华灿饶有兴致地看着乌清慧,点头:“上面是有这个想法。”

乌清慧得到答案,坐直身体,面带微笑地回答他们:“我们暂时的计划是,让销售人员去其他城市找到各个黑市的负责人,我们会给他们供货。”

王敏学瞳孔巨震,不是,这是能说的吗?

黑市的投机分子被抓到了,可是要去坐牢的。

你就这么大刺刺地说,你要跟黑市合作?

赵华灿眼里透着欣赏:“之后呢?”

“我看深城现在有居民在开小商铺,往后其他城市改革后,这种小商铺只会多不会少。”乌清慧胸有成竹:“灯塔现在已经在建大型超市,我个人认为,华国往后也出现大型商超。”

她的世界,历史进程确实跟华国不一样。但她可以从她那儿的历史里,推测出华国往后的进程。

只要改革开放不停止,超市商店迟早会遍地开花。

就算其他地方暂时不改开,那些黑市也完全能把她们生产出来的东西吞下。

乌清慧顿了顿,还是补充了一句:“我们也会安排会外语的销售去灯塔以及日不落,要是国内暂时没办法吃下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那就销售到海外去。”

日用品,哪里的人用不是用?

赵华灿鼓了鼓掌:“林主任,回去后看看哪些地方适合建厂。找靠近市里,路已经修好了的。”

只要销售方面没问题,其他的他都不担心。

找离市区近,又通了路的地方,就是他在投桃报李了。

林和壁还没回答,乌清慧微笑着打断他们:“小姐的意思是,尽量找那种民风不错,但是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导致日子不好过的村子建厂。”

“所有建厂的村子,我们集团都会出一部分修路的钱。”

她的语气里带着自豪:“每个建了工厂的村子,我们集团还会出资建一所希望小学。”

“除了工厂旁边的希望小学,我们集团还计划再选十个地方建十所学校。明年年底前一共建好十三个工厂,二十二所希望小学。”

听到希望小学四个字,邓正初目光就是一亮,这是计划书上没有写的东西。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他又有些犯愁:“可能没有那么多工人。”

一年半的时间,又要修路又要建厂,还要建学校。

光兴华集团这个计划里面,就有二十所学校,十个工厂,十条路。

除了陈家外,深城还有其他的,想要合资办厂的投资商。

他们深城哪有这么多建筑工人?

别看之前每次工程,林和壁都开了招标会,实际上深城现在就五家建筑公司。

还是今年陈疏影来了后,因为个个月都有事做,才多开了两家。

乌清慧只负责说计划,不负责讨论这个。

陈疏影笑容满面接过话头:“建筑公司少,我们集团名下也可以开一家嘛。”

“没有工人就招工人,华国这么多人,还怕没人干活?”

邓正初顿了顿,想说建筑公司也不是那么好开的。

转念一想,陈家保镖都有那么多,还有个几百人的工程团,建筑公司还真能开起来。

赵华灿考虑的倒不是这个:“建筑工人太多也不行。”

深城就这么大,建筑工过多会变成城市的负荷。

陈疏影摆摆手:“你们之

前不是办过扫盲班吗?到时候我们建筑公司里面也办一个,愿意学的就去学。”

“等能通过考核了,就去工厂那边接受培训。通过培训的去工厂上班,通不过的继续回建筑公司就是了。”

建筑工又不是一辈子都只能做建筑工,能说会道的去销售部,吃苦耐劳的去流水线,多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