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101)

冰天雪地的,太冷了,根本没法打。

袭扰基本发生在大虞秋收前后。

这时候大虞有粮食,地上没积雪方便骑兵奔袭。大虞的边境又不是哪儿都严防死守,只要他们做好斥候工作,运气好的话,抢了就跑,连大虞的军队都不会遇到。

这样的袭扰注定规模不大,都是一两百,甚至几十人的小队。

目标小,行动更加隐蔽。

真正的战争基本发生在天灾之年,譬如干旱、蝗灾之类的。

当草原上没了草,牧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没了,为了活命自然会去掠夺资源。

一些小型部落和散居的牧民,也会被裹挟着一起南下。这些人很难真正抢到什么东西,而是被作为大虞箭矢的消耗品。

一旦发生战争,伤亡最大的还不一定是双方的军队,而是普通的平民百姓。

窦荣今天换防,可以回到锦宁关城自己家里。

关城里的镇国公府比神都的要大好几倍。

他一进门,就有小厮过来说道:“六郎,赵四郎又给您寄东西了,好多呢。”

这个赵四郎真的是自家六郎的好友,每次寄东西都是好几车。

窦荣显然很高兴:“我就说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对了,送货的商队还没走吧?”

“没呢。”

“到时候一定记得把我准备的牛皮狼皮狐狸皮给送回去。”凉州这里就这些多。

尤其是牛制品。

本地饲养的都是肉牛,并不用来耕种,可以宰杀。

牛皮牛肉都是中原不太容易获得的好东西。

狼皮和狐狸皮也都不错,就是有些可惜不能把活的狼和狐狸给赵淩养一阵。

他坚信这样皮毛的质量会更好,并且把这样的遗憾写在信上一并寄给了赵淩。

这是今年两人最后一次通信。

商队从凉州出发后没多久,凉州就大雪封路了,等回到象州的时候,已经临近过年,差点没没遇到赵淩。

商队领队被门房领进门,见到仆从们忙忙碌碌,把许多东西堆放在一边,疑惑道:“府上过年真热闹啊。”就是瞧着怎么不像是准备过年?

“不是。大郎和四郎明天就要去府城给外祖父拜年呢。”门房说着,一边把商队的一行人带到小厅里,“葛叔叔稍等,我这就去叫四郎过来。”

这支跑象州和凉州线的商队,也是葛家的。

只不过和当初护送赵淩他们回来的葛家不是同一支。

葛家的靠山,也不只是赵骅。

葛家的女儿嫁给高门大户的不是好几个,而是好几代。

葛家的商队才能几乎遍布整个大虞。

不过面上,大家都是亲如一家。

葛家商队在小厅里刚坐下,就有丫鬟小厮端来茶水点心,还贴心送上热毛巾擦手擦脸。

赵淩也没让他们久等,很快就来了,对着领队也客客气气地叫了一声:“十二叔,您来得可真巧!咱就跟说好了似的,您要是来晚一点,我明日就去府城啦。”

葛十二笑道:“这不巧了嘛,正好明日咱们一块儿走。来,我给你对对清单。”

赵淩客套了两句,才跟着他一起去清点窦荣寄过来给他的货物。

窦荣寄回来给他的东西通常都不多,毕竟他在神都什么都有,而且食物不耐储存,凉州的盐还得从沿海运过去,肉也没法妥善腌制。

只有临近过年的这一趟,窦荣会寄很多皮毛和风干的牛肉。

赵辰听说葛家商队来了,也跑过来凑热闹,和葛十二打过招呼后,就瞧着赵淩对清单:“小国公都给你寄什么了?”他的眼睛扫到清单,“那么多皮子!”

要不是有外人在,他恨不得直接找赵淩要几张。

尤其是牛皮。

什么臭弟弟,给爹娘都舍得做牛皮凉席,他要一点皮子做靴子都不给。

赵淩正在数呢,被他咋呼了两句,忘记自己数到几了,反手就想打人:“你闭嘴!”

“怎么跟哥哥说话的?等到了外祖父那儿,我非得告诉外祖父不可!”话是这么说,不过赵辰没再打扰赵淩,而是招呼起商队众人去客院休息。

葛家的商队在泸阳县没有固定的落脚点。

要不是赵淩在这儿,他们的终点站是象州府城。

人家特意为了他多跑一段路,赵淩就干脆收拾了一个客院专门给他们落脚。

没一会儿,赵淩就清点完毕。

葛十二招呼了一声,就去休息了。

连日奔波,他是真的累了。

赵辰一见没了外人,就开始咋呼:“我看清单上有熊皮,给我瞧瞧!”

给赵辰瞧了也就瞧了,只是赵淩没想到,隔了一天到了王家没多久,他名义上的外祖父王延也笑眯眯地来了一句:“听说淩儿得了一张熊皮,能给外祖父瞧瞧吗?”

第51章

书房里, 炭火烧得屋里非常暖和。

祖孙三人围坐在小茶炉前煮茶,还得推开一角窗,正好能够看到外头的一树红梅。

梅花幽香, 茶香……嗯, 茶香中掺着一点胡椒味。

王延开口说要看看熊皮, 自然不是只看看, 而是直接找赵淩要, 并且坚信这种好东西,赵淩肯定会带来送给他。

赵淩一时间没有回答, 而是先看向赵辰。

怎么他就去上个厕所,回来就闹这事?

本来以为他这个大哥比起小时候长了点脑子, 看来就算长了,也长得不多。

他就奇怪, 明明赵骅和赵王氏都是聪明人,怎么赵辰就是有点傻憨憨的?原来是隔代遗传, 像赵辰他外公。

赵辰听不出王延的意思, 还傻憨憨地跟王延说:“外祖父,我们没把熊皮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