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147)

赵辰以为自己没听清:“啥?”

他就出门考了个试,怎么回来就变天了?

赵辰晕晕乎乎地回了家,发现自己马上就要成亲了,更加晕晕乎乎地在新宅先落脚。

赵王氏又赶紧安排这一次举家搬过来的田学仁、田学义和赵厦。

小曹氏已经有了六个月身孕,赵王氏立马请了大夫和稳婆过来先看了看情况,隔了几天就订下了奶娘,让人一起养在新宅那边。

三个女眷都没想到赵王氏是个这么爽利的人,和她们刻板印象中的官夫人很不一样,感觉一点隔阂都没有。

尤其是田学仁的媳妇颜氏,本就是长子长媳,管家的这一套跟在婆婆赵金娘身边学了不少。

让她独当一面,在神都人生地不熟的或许不太行,但给赵王氏打下手游刃有余。

小曹氏也差不多,缓过劲之后,就过来帮忙。

赵王氏顿时觉得要相公儿子何用?

赵家男人们最近都跟鹌鹑似的苟活。

连赵婉蓉都不在家练武了,天天到新宅的演武场里练拳,就怕动静太大,吵到忙得脾气很暴躁的嫡母和亲娘她们。

在赵淩看来,这个演武场就是个小操场,大概也就篮球场大小。不过没办法,这边宅子就那么点大。

赵淩不由得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左邻右舍,琢磨着隔壁什么时候卖。

紧锣密鼓中,赵辰大婚的日子到了。

赵淩作为兄弟,前去捣乱……不是,是去帮忙迎亲,然后像个废物一样被米家一群学神考校得体无完肤。

十付对子十首诗过后,赵淩感觉自己都快哭了:“你们不应该为难我哥吗?尽给我出考题算是怎么回事?”

米希笑呵呵地安抚跳脚的小同窗:“这不是和咱们的解元交流交流嘛。没想到咱们水灵平时读书不怎么用功,考试倒是不错。”将来应该不用太子殿下给开后门了。

没错,这次赵淩乡试考了第一,是一个出人意料的成绩。

更加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第一竟然没参加烧尾宴。

可人是被陛下派人接走的,知府也说不出什么来,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老天爷,他是真不知道这一届的考生中,竟然藏着这么一位。

虽说考试从出题到批阅到定名次都跟他没什么关系,但这可是在他的地盘他的任上。

要是这么一位在陛下那儿挂了名的学子名落孙山,他肯定讨不到好。

幸亏这次第一的文章无可争议,写得比他们这些当官多年的都不差什么,和其他学子的差距明显,果然还是陛下慧眼识珠。

这位明年春闱肯定榜上有名,也算是他有教化之功。

有人六七十了,连个童生都没考出来,有人十几岁就已经踏上仕途。

米希还没参加科考,连个童生都不是,但他这是打算沉淀一下学问,将来争取高中状元,最好能够连中六元,创造一个神话。

他来考校赵淩的功课,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赵淩跳脚完,突然听到外面响起的鼓乐声,狡黠一笑:“哎嘿!大嫂我们接走啦!”

他一个人吸引全部火力,他哥带领主力部队,悄咪咪偷走了新娘子。

这叫调虎离山,叫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米希哪会不知道?

这是结亲,难不成真的把男方难倒了,不让人把新娘子接走?

但该闹还是得闹!

尤其不能让赵水灵太嚣张。

米希立刻就指挥着米家的一众兄弟,把赵淩给围起来。

等赵淩挣扎出米家大门的时候,赵家的迎亲队伍已经走出了很远。

他从满满当当的口袋里,摸出一块糖塞进嘴巴,迷茫地看着整条都红彤彤的街道,歪头:“我是从哪儿过来的?”

他悄咪咪爬上屋顶,登高了看,结果今天成亲的队伍好几个,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房子都长得一个样。

嫁妆和迎亲的队伍都很长,分不清哪家是哪家。

好在米希百忙之中还记得赵淩是个路痴,出门没看到赵淩还吓了一跳,见他从屋顶上下来,就往赵家的反方向走,赶紧叫住,让他跟着送亲的人一起回去。

米希作为大舅子,当然也在送亲的队伍中,到了赵家把赵辰住的院子里里外外转了一圈,站在装了琉璃窗的小书房里走不动了。

小书房不过一丈见方,一面墙摆着书橱和博古架,靠窗摆着一张不算大的书桌,旁边是一张琴案,另一边支着一张绣棚。

花架上插着一瓶……“柿子?”

“嗯,柿柿如意。”赵淩特意从自己山头让人选了送过来的。

米希小心摸了摸透亮的琉璃窗,心里面不知道该酸连自己书房就一扇琉璃天窗,还是该为自己妹妹得到重视庆幸。

他家现在这情况,得亏赵家并没有嫌弃,不然以现在的光景,被退婚也在情理之中。

他和赵家其他人都不熟,赵骅作为户部侍郎,在官场上其实风评并不怎么好,但他和赵淩熟悉,觉得这门亲事应该不错。

当初他其实是看中了赵淩,只是赵淩的性子太过跳脱,考察下来还是赵辰更加稳重,觉得哪怕赵辰的天赋差了点,有他们家扶持,将来不说位极人臣,肯定也仕途平顺。

没想到,才过了两年,情势已经变得不一样。

其余来送亲的米家人,也对新房这边装了琉璃窗的书房艳羡不已。

虽说这边的小书房不大,其实也就是装了四扇琉璃窗,在赵淩看来其实也就那样,环境没有新宅那边的大书房好。

但是这书房明显是给米家姑娘布置的,赵家的这份用心,让米家人更加熨帖,尤其是知道米家现在状况的几个人,赵家不仅不落井下石,还这样表现,让他们都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