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269)

赵淩要是往陛下跟前打个小报告,后果他都不敢想。

更别说窦荣这位小国公,那就是基本在宫里头长大的,跟皇子也没什么区别了。

他一个三品的京兆尹,在这两人面前算个什么?

想到这里,他恨恨瞪了一眼里正,也不知道是怎么选出来的,竟然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坊内发生哄抢这样的事情,听说去叫人的时候还在喝酒唱曲。

哦,对。

里正家里也有人参与了。

案件并不复杂,丢失的物品也基本找回。

找不回的损失,各家各户也拿出等价的赔偿。

慈幼院在傍晚就已经恢复了正常秩序。

具体审案,京兆尹还是下令把所有涉案人员一起押送到京兆府,连夜对于所有涉案人员一一进行判罚。

严格按照律例,该赔偿赔偿,该流放流放,该死刑死刑。

一名师爷小声道:“死刑是不是太过了点?”

窦荣吩咐身边的周东:“把他的棉袄扒了,找个房子,不给柴火、被褥、食水,关到明天午时。要是明天中午还活着,那就不用判死刑。”

师爷一听,不等周东过来,直接跪倒在地:“小人多嘴……”

窦荣冷笑:“说吧,收了谁的钱,收了多少?”

赵淩隐隐感觉能说出这样的话应该是收了钱,但感觉速度应该没那么快,胆子应该也没那么大。

京兆尹不敢置信地看向自己的师爷:“说!”

师爷冷汗涔涔,顿时把自己收的钱说了出来。

东家二十两,西家三十两,收了好几家。

里正一家就拿了五十两出来。

这些人家还答应只要免了死刑,事后还有重谢。

于是这些人家也被带到堂上。

一群平时只敢欺负弱小的怂货,哪里见过这场面,不用上刑就竹筒倒豆子般把所有事情给交代了。

他们中有自己找门路给家人求情的,也有被师爷勒索的。

“师爷说,要是能有一百两,还能帮我们把流放地改一改。”

京兆尹审得脑门上青筋直跳:“怎么改?”

“流三千里,改成流两千里。流放的地方也能改个稍好一点的。”

赵淩说了一句:“师爷很熟练啊。”

这么高的熟练度,肯定不是第一次吧?

京兆尹哪里会听不懂赵淩的意思,吩咐衙役:“把李间家围了,不允许外出。李间,你还不老实交代!”

到这里,赵淩已经觉得有些没完没了了,只是氛围已经烘托到这儿了,他也不好说回去。

还好这时候赵骅来了。

赵骅没有穿官服,轻车简从地过来,一脸诚恳地跟京兆尹招呼:“小儿无状,累陆大人大过年的还要开堂审案。”对赵淩骂道,“还不快跟陆大人道歉?真不让人睡了?”

赵淩“哦”了一声,跟京兆尹道歉,态度很不真诚,又被赵骅骂了几句。

京兆尹看着赵骅提溜着赵淩的耳朵,越往外面走,训斥的声音越大,感慨赵侍郎管教子女严苛的传言一点不假。

其实赵骅完全是做做样子,拧耳朵一点力气都没用,还得赵淩歪斜着姿势配合。

赵淩这种隔三差五都要被赵王氏拧耳朵的,演起这个动作入木三分,连赵骅都怀疑自己力气用大了,到了马车上还检查了一下赵淩的耳朵有没有被自己掐红。

窦荣也不骑马,跟着一起进到马车里:“还得是叔叔来,不然我们真要陪着在京兆府过夜了。”

赵骅听他叫自己叔叔,内心有些复杂:“没事就好。”他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忍不住冷笑,“我估摸着过完年弹劾的折子就要过来。”

赵淩不理解,感觉那群言官弹劾自己的角度,比自己解题的思路还刁钻:“他们要弹劾我什么?能弹劾我什么?”

“弹劾你借题发挥,牵连过巨,有伤人和。”不用赵骅解释,窦荣就给他提供了角度,“火没烧到自己身上,不知道痛。在有些人看来,不过是总案值不到一百两的小案子,为此却要判下起码三条人命,以及二十多人流放……法不责众。”

“懂了。他们要是敢这么告,我就拉上一群人把他们家给抢了,看看怎么法不责众。”赵淩注意到自己老爹还在,立马保证,“我就是这么一说,不会这么做……顶多就是把他们家给围了,绝对不动手。”

赵骅还没表示什么,窦荣就说道:“人手够不够?我这儿有人。不够找我姨父借点儿。”

赵骅不愧是官场老油条,等过完年衙门开始上班,弹劾赵淩的折子就递到了御案上。

皇帝直接把折子给赵淩看:“水灵啊,你怎么说?”

赵淩想着皇帝肯定早就知道慈幼院遭抢劫的事情了,看着折子上弹劾自己的内容和他老爹料想的分毫不差,就按照之前想好的方案回答:“既然法不责众,学生准备带人把这位方御史家围了。学生人手不够,陛下能借学生一些人吗?”

第103章

顾潥当然不会和赵淩一样瞎胡闹。

他只是派了田公公带着人去了一趟方御史家。

至于赵淩要跟着, 那就跟着,毕竟大路上没说不让赵淩走。

田公公还是第一次出门带孩子……带石狮子,对赵淩有些不放心, 路上叮嘱:“水灵啊, 咱们就别……”

一句话还没说完, 骑着马的赵淩就虚空拉了拉田公公的袖子:“公公, 那边在卖烧饼。”

田公公对上赵淩圆溜溜亮晶晶的眼睛, 顿时觉得心里面软成一片:“喜欢就去买。”说着,他还把自己的荷包递给赵淩。

赵淩摆摆手没接, 得到同意后,下马飞快跑入烧饼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