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靠着卖菜卖肉赚钱养军队基本不可能,只能说蚊子腿再小也是肉。
自己买菜做饭总比出去上馆子节省一点,还能吃好一点。
毕竟养兵的大头肯定来自于朝廷。
窦凤听他这么说,不由得看向窦荣:“敢情你小子……原来都是跟水灵学的。”天天拿着这一套来忽悠手下的将士,只要是窦荣带出来的兵,精神面貌和其他普通士兵完全不一样。
别的兵可不讲究这一套,当兵吃粮混口饭吃罢了。
如果不是军户,不是犯事了充军,谁会愿意当兵?
窦凤这一次过来,可不只是为了看赵淩,主要还是大战在即,窦凤作为实际上的凉州主帅,先一步过来坐镇,另外还有大量的凉州军分散在和塔尔罕接壤的各个关隘和战略要地。
姜氏倒是早就想过来了,只是赵淩在铁脊关还好,要是出现在锦宁关,人多眼杂的就不好说了。
等这场战争结束,赵淩还得演一出被解救回来的戏。
现在她也是借着给窦凤送行的名义过来的,绝对不是为了铁脊关送过来的一筐嫩嫩的小菜苗,更不是因为菜苗都吃完了。
姜氏很矜持地提出要去参观小琉璃宫。
赵淩还以为他们已经去过了,但既然他们这么说,那他当然可以作为向导给潜在客户介绍一下:“伯父伯母,请随我来。”又小声警告窦荣,“管好你的手,别掐小黄瓜。”
“哦。”嫩嫩的小黄瓜看上去就很想掐下来,“什么时候能吃?”
“一旬左右吧。”赵淩也没记录过黄瓜,印象中黄瓜长挺快的。
窦荣畅想了一下:“要是以后巡逻的时候能揣上两根小黄瓜……”
赵淩跟着想象了一下:“不会冻得梆硬吗?”
“我可以放怀里捂着。”
“……不至于。”
说话间,一行人来到小琉璃宫。
比起窦荣回来的时候,时间又过去了几天。
小琉璃宫里温度一直保持在二十五度左右,湿度适宜,叶菜生长迅速,比起赵淩让人给镇国公府带去的一筐间苗拔掉的菜秧秧,现在种植在一层层种植筐里的,已经都是像模像样的蔬菜了。
已经有人开始采收,并且把采收的蔬菜过称登记。
清理掉的菜根菜叶也被集中收集起来,到时候要送去养鸡场喂鸡,反正什么都得精打细算。
赵淩进来看到,了解了一下今天采收的蔬菜品种和重量,以及准备分配的去向,不过两三句话的功夫,一回头就见窦凤手上掐着一根小黄瓜,姜氏已经拔了好几颗菜秧秧。
赵淩:“……”
赵淩不客气地把窦凤和姜氏赶出了小琉璃宫:“我让人给你们准备饭菜。”
窦凤把小黄瓜塞嘴里咔嚓两口就吃了,问窦荣:“水灵是不是生气了?”
姜氏的菜秧秧被种了回去,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窦凤递过来的小黄瓜,吃得没一点不好意思:“水灵挺大方一孩子,不会这么小气。”
窦荣朝他爹伸手,示意也给他一根:“你们觉得呢?”有眼睛的都看得出赵淩生气了。
窦凤两手一摊:“没了。你怎么不自己掐?”
窦荣:这不是不敢么?
第118章
发动一场人数上十万的战争,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赵淩在改进伙食的同时,同批从神都要来的其他工匠,在铁脊关开设了兵器作坊, 进行流水线生产。
流水线生产能够快速培养工匠, 毕竟只需要熟练掌握其中的一道工序, 生产效率比起以往有着显著提升。
凉州有丰富的煤铁矿资源。
大虞很多地方使用的煤铁都来自于凉州。
作为军队, 凉州军中有大量从事武器和相关器械制造的匠人和学徒, 稍加培训就能上岗。
窦凤和姜氏被赵淩带着去新建的兵器作坊参观,看向赵淩的眼神已经不是赞赏, 而是敬佩和尊重;再看向窦荣的时候,又产生了些许怀疑。
这么一个神仙似的人物, 怎么就看上他们儿子了呢?
哦,好像是他们儿子死皮赖脸赖上人家的。
铁脊关整个北片区域, 都被设置为匠作区,全是一座座正在兴建和已经开始动工的作坊。
正当他们一行人参观完一圈, 准备离开的时候, 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突然冲到他们面前,噗通一下跪倒在地,哭喊:“赵郎中,你放我爹吧!我爹就靠着这点手艺养活家人, 只是不想平白送人。求窦将军做主啊!”
汉子是在距离他们三丈远的地方被侍卫拦下的, 只是他的哭嚎声中气十足,哪怕在嘈杂的匠作区也依旧极具穿透力。
赵淩抬手挖了挖耳朵,感觉被嚎得有些痒痒。
窦凤看向赵淩, 眼神疑惑:“怎么了?”
赵淩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汉子,问:“石老铁的儿子?”
汉子看向赵淩的眼神愤愤,对着窦凤磕头:“求窦将军给小人做主。”
“呵。”赵淩笑了, “做什么主?我也没把你爹怎么样。你爹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也没强迫他做。我一没把他关起来,二没罚他,怎么叫放过呢?”
窦荣对石老铁这个名字有印象:“那个能做锁子甲的?”
“对。仗着那么一点手艺,傲得不行,也不看看大战在即,还由得他拿腔作势,真以为锁子甲就他一个人能打?”不提他从神都要来的匠人里就有会的大师傅,就是他自己,对整套工艺流程也非常熟悉。
锁子甲又不是石老铁发明的,想仗着这点手艺在他面前吆五喝六,想什么呢?
他这个工部郎中是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