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429)

赵淩迷茫:“啊?”

窦荣伸手托着他的膝弯,把人打横抱起来:“要不是抹布,你差点被人轻薄了知不知道?”

“啊?”赵淩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和胸口,“我好像做梦的时候被抹布蹬了两脚。”

“重点是这个吗?”窦荣生气,“我刚过来找你的时候,看到那个给你读报的小厮,正打算轻薄你,被抹布挠了一爪子。”

“轻薄?我?”赵淩感觉自己没睡醒,“抹布呢?”

“喝奶去了。”

赵淩“哦”了一声,没去问那个小厮的下场。

爬床丫头被当家主母撞见,还能有什么好?多余问。

赵淩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身上也能发生这种事情。

他下意识想了一下那个给自己读报的小厮,实在想不起长什么样。

他这几年待在神都的日子加起来可能都没三个月,家中新招的仆役长什么样,他也记不清楚。

窦荣看他又打了个哈欠:“没心没肺的。”

“我明明是劳心劳力。”赵淩回到卧室,就自己下地走路,去隔壁洗漱。

为了生活方便,赵淩终于是把热水瓶给搞了出来,现在热水瓶和琉璃镜已经成为神都上流社会的新宠。

伴随着各地琉璃作坊的兴起,琉璃产量日益上升,近一两年,琉璃作坊的利润已经没那么高了。

现在热水瓶和琉璃镜一出来,明年的利润必定很可观。

但讲真,赵淩完全不理解一个热水瓶卖二两金子的定价。

看他洗漱完,窦荣给他抹上香膏,比起原本要么就是特别甜香,要么就是没有气味的香膏,这款有一种很淡很淡的花香。

“嗯?兰花香?”

“喜欢?”

“嗯。做这个不容易吧?”现在用的都是纯天然原料,上哪儿搞那么多兰花做香膏?

“自家用还是够的。”窦荣给赵淩仔细抹好手脸,凑上去闻了闻,又亲了亲。

等被放进浴池里,赵淩才发现窦荣早有预谋。

不过无所谓了,休假嘛,又不用干嘛。

今年他们就待在侯府哪里都不去。

一整年都在来回奔波,该好好休息了。

这个年的访客意外得少。

可能是赵淩和窦荣这几年都没有在神都发展,看上去远离了权力中心,也可能是最近几年过年去庄上已经渐渐流行。

总之,两人几乎一天十二个时辰都黏在一起。

赵淩感觉自己像是一只小猫,被猫妈妈叼在嘴里到处跑。

过完年后,大朝会上直接宣布了调令。

比起两位新上任的尚书早在大家的预料之中外,赵淩被升为吏部左侍郎让文武百官都感到震惊。

哪怕早有消息说赵淩会进吏部,但是一进去就是左侍郎?!

整个大殿一时间响起众人一轮的嗡嗡声。

“赵瑞多大了?这就当上吏部左侍郎了?”

“二十五?二十六?”

“可他原先就是从三,去吏部肯定得是三品。”

“哪怕是三品,去吏部也不见得比待在宁吴好。”

“在宁吴,他可是封疆大吏,说什么就是什么。在神都有什么好?”

“话可不能这么说,那可是吏部!”

“赵瑞有吏部的经验吗?”

“市舶司上下不都是他弄的?宁吴不都是他一手理顺的?肯定有。”

众人的议论声都不高,顾潥也没马上制止,等过了一会儿,才示意田公公继续念:“……负责宁吴州诸事,钦此!”

赵淩上前接过圣旨,谢恩。

文武百官觉得赵淩的这个吏部左侍郎的任命有点怪怪的。

等退朝之后,他们才反应过来,吏部左侍郎竟然是去宁吴当。

“赵瑞身上的市舶司使?”

“继续他来当?”

有关系比较熟的想去问赵淩本人:“赵瑞人呢?”

“去吏部了。”

有人想去吏部,想想景侍郎……景尚书的脾气,还是算了。

赵淩在吏部学习了一下吏部侍郎的工作,没过几天就收拾行李南下了。

船上王延看着赵淩:“你不是说你不去宁吴了吗?”

赵淩一脸无辜:“我没说啊。”

王延还想好好说道说道便宜外孙,被林氏抬手拧了一下胳膊,不敢再横眉竖眼了。

这次顾潥和皇后、太后都没跟着,船经过象州的时候,停留了两天。

王延和林氏回家看了看家中子孙,赵淩、赵缙他们带着家眷回到赵家村探望了一下家中长辈。

走的时候,赵淩带走了四名赵家优秀的子弟。

赵缙本来以为赵淩会把四名族亲当学生来教,没想到任务竟然落到了他的头上,不由得有些麻爪:“我哪里会教人?”

话是这么说,他真的教起来还挺像模像样。

从来没出过远门的赵家族弟们在船上学习,感觉一眨眼就到了海州:“海州怎么这么近?”

赵淩从船上下来,提醒:“别东张西望的,小心掉河里。”等他们下船之后才说道,“不近了,从象州过来坐快船都得七天。”

族弟们笑道:“这还不近?以前去神都得一个月呢。”

“现在去神都也是七天。”

“可惜蒸汽船太少了,要是能多一些蒸汽船,往来就更方便了。”

“海州好热闹。”

“海州好热。”

赵淩笑着带他们去落脚:“走吧,去家属院。”

赵缙一家听到家属院都不由自主笑了起来:“这儿还有家属院呢?”

“那是。这边的家属院比铁脊关的好多了。你现在是从六,院子也比以前的大。”赵淩带着他们坐上敞篷的马车,“这里气候炎热,不要吃太多水果,格外注意驱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