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尚书和白川对此都没什么意见,问他:“这钱哪儿来?”
赵淩没好气:“抄家。”
景尚书这下真抬手了。
赵淩挨揍经验丰富,一瞬间就从椅子上蹿到了房梁上,动作快到别人压根没看清楚他怎么上去的。
景尚书刚还只是想着做个样子,这回是真被气到了:“你给我下来!”
堂堂吏部侍郎,待在房梁上,像话吗?
赵淩纯属条件反射。
这会儿反应过来,他也觉得不好意思,但他看着景尚书手上多出来的戒尺,手心幻痛:“您怎么还带戒尺呢?”
景尚书大怒:“你管我带什么!下来!”
赵淩眼神飘忽,突然毫无征兆地下了房梁就从窗户往外面一蹿:“我去贡院!”
景尚书把戒尺拍在桌上,一看赵淩的学生也溜了出去,气得不行:“一天天的,尽干工部的活!迟早把他那工部郎中的职给革了!”
白侍郎笑眯眯地把戒尺拿过来,放到一边:“你说你,也算是看着赵瑞长大的。他什么脾气,你还不知道?平时还说赵尚书对赵瑞管教太严,你现在还狗拿耗子。”
被说狗拿耗子的景尚书:“……”
他不生气!
白川作为吏部老人,景尚书也只能是晚辈,被说了也只能把气咽回自己肚子里。
他转而说道:“我看他不急着回宁吴,干脆让他主持明年的科考。”
白川一点都诧异:“你自己去跟他说。”
景尚书想了想:“我直接去跟陛下说。让他把新规矩全都一起弄了。”
白川笑眯眯:“嗯,钱也让他自己去找户部要。”
“谁管他是去找户部还是去找陛下。”景尚书说的时候只是随口一说,但说出口之后突然一拍手,“没错。户部没钱,陛下有钱啊。我这就去找陛下。”
白川看他说着就往外走,叫住他:“把坐垫留下。”
景尚书拿着坐垫不放手,脚步更快:“我去找陛下!”
他怎么就没想到过给自己椅子放个坐垫?
一天天的在那么硬的椅子上坐那么长时间,果真脑子已经不好使了。
白川摇摇头,看着赵淩椅子上绣着猫扑蝴蝶的丝绸坐垫,再回头看看自己案头的活。
嗯,不错。
年轻人干活速度就是快,要是一直留在神都干活就好了。
这样他也能有时间早点下班,逛个街,听听戏什么的。
十二月,经过三辞三让后,顾潥退位成为太上皇,顾朻继位。
次年正月颁布科举新政,对于参加春闱的学子进行一系列便利措施,并且公布即日起,科举允许女子参加,考试通过后和男子一样可以当官。
在神都开特科,让有意的学子可以不用回原籍参加科举,直接在神都从县试开始直接参加考试,一月一次,一直考到乡试。
赵淩现在每天回家都先去赵家关心考生情况:“娘,你怎么不复习功课?”
赵王氏前几天还装装样子,装了几天就懒得装了:“烦不烦?五月份开始考,早着呢。”
“五月份很快了。你不能轻敌。”赵淩觉得考生的态度不端正。
赵王氏懒得搭理他:“我又不追求连中六元,我只要保证自己是状元就行了。”
听听,这是人话吗?
赵辰觉得赵淩烦死了:“你还替娘操心学问?”
赵淩一想也对,又觉得不放心:“真不用外公、师公过来给您补习一下?要不我去请裴先生和汪先生?可惜殷先生现在不在神都。我还是去请聂院使过来吧。”
赵王氏本来看着邸报,根本懒得搭理,不过听赵淩说的这些人,也突然有些兴趣:“能请到聂院使?”
“能。请他过来吃红烧肉、烤鸭。”小老头嘴可馋。
赵王氏放下邸报:“要不你跟我说说朝中的事情。”
她这些年一直都在忙教育,对于上头具体怎么制定的国策关心的方向确实有些脱节。
赵淩就跟她细细开始讲起来。
赵辰在边上也进行了一些补充。
过了一会儿赵骅回来了,也加入进来。
小辈们在边上听得认真。
三月,赵淩作为本次会试的主考官,进入封闭式管理状态。
这次暂时还没有女性学子参加,只不过贡院已经改建完毕,增加了一个检查的口子,让检查速度加快;增加了一个茅房。
茅房也安排了专人每天清洁两次,尽可能减少干预考生。
经常参加科举的考生们都知道,参加一次会试得脱一次皮。
不过眼瞅着会试的条件是一年比一年好了。
赵淩的脸色是一天比一天臭。
考生们待了九天就出去了,他不仅得提前进场,还得阅卷,前后大半个月待在贡院里,出来感觉自己整个人都臭了。
“怪不得没人愿意主持科举,都推给我!”赵淩一出贡院,没回家直接去的猫猫汤。
窦荣给他搓澡,听着他吐槽:“别人求不来的好差事,你还嫌弃上了。”
作为主考官,这一批准进士们,将来都得称赵淩一声先生,这是赵淩培养自己朝堂势力的大好机会。
赵淩嫌弃:“我要这差使来做什么?我又不稀罕。”
他也不能培养。
第168章
赵淩放松了没两天, 马上就得参加殿试。
殿试的主考官是皇帝。
但皇帝肯定不可能盯着考生考一天。
赵淩这个主考官得陪着。
他在洛城殿内坐了没一会儿,就来了一只长毛狸奴。
他伸手摸了一下。
狸奴瞬间仰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