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55)

赵淩很快就掌握了资料,又问许娘子:“许妈妈知不知道普通人家一个月要买多少柴和碳?”

许娘子笑道:“知道你要用,我已经让我妹妹把账本送来了,过一会儿就能到。”

许娘子的妹妹嫁给了一个小货郎,在家也是记账的。

赵淩想着样本有点少,但只是用来驳斥弹劾他的内容,已经足够了。

等赵骅下了班回家,见赵淩还在写字,就去撸他脑袋:“咱们家淩儿出息了,七岁就被人弹劾了。”太子都没这“福分”。

能说这话的,不愧是亲爹。

赵淩给了他一支笔:“爹!”

赵骅听到这种铿锵有力的叫法,就心头一颤:“怎么了?”为父这个月的零花钱已经快空了。

“陛下让我写奏折,我不会。你帮我写颂词。”

赵骅拒绝:“不行。我写的,陛下一看就知道了。你自己写,反正陛下知道你的,写差一点没事。”

“噫——”什么破爹,连篇颂词都不愿意捉刀,要来何用!

赵骅监督他写颂词,想着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赶,就吩咐:“来人,去把大郎、三郎、六郎都叫来。”

等孩子们都来了,赵骅一看刚开始认字的赵茂,就抱着他坐着,盯着另外三个儿子一起写颂词。

赵缙:不是,他一个书都还没背全的,让他写颂词是认真的吗?

他瞪圆了眼睛,看赵辰已经提笔开始写,再看赵淩也在那儿似乎写了不少字,眼睛里的震惊转为疑惑。

一件事情,哥哥会,弟弟会,那他应该也会?

颂词他知道,就是换着花样夸夸夸,感觉应该不难。

片刻后,赵骅收到了三份各有各的支离破碎的颂词,看得眼前一黑,心里面默念三遍亲儿子亲儿子亲儿子,才呲着牙开始教。

赵骅是属于那种典型的自己读书很行,但不会教人的类型。

他自己读书的时候,先生一点就通,立马就能举一反三,完全不明白已经说得这么清楚了,怎么还能不会呢?

赵王氏遣人来叫晚膳,没见到人,只能自己过来喊人,见三个儿子在跟颂词死磕:“是不是平时听惯了别人对你们的好话,不知道怎么夸别人了?写个颂词就这么难?”

半天憋出三个字的赵淩,哭唧唧:“娘~超难的。”

赵王氏还以为是赵骅给布置的作业,提笔就写了几句:“喏,这种话随便写写就好了。”

赵骅不等墨迹干,拿起来看,顿时觉得被三个儿子砸碎的心得到了修补:“娘子文采斐然。”

赵王氏笑:“是夫君教得好。”

三个儿子把脑袋垂得低低的。

赵茂合群,把脑袋也低下去,顺手把怀里大胖的脑袋也往下压了压。

第32章

学渣三兄弟面面相觑, 不过好在晚膳顺利吃上了,赵淩的奏折也写完了。

烛火映照下,赵骅阴沉着脸检查儿子的奏折:“行了。”

赵淩平时再怎么对老爹没大没小, 这会儿也不敢造次, 偷感很重地摸走被赵骅放到桌上的奏折:“那……孩儿告退了。”

赵骅一听, 差点翻白眼。

怎么说话的这是?

他刚想骂人, 就见赵淩跑得比狸奴还快, 身后跟着一串真·狸奴。

“……都什么时候进来的?”

等在书房外面的来福见赵淩跑,赶紧提着气死风灯追了上去:“四郎, 慢点走,小心地上滑!”

“啊!”前面赵淩已经摔了个屁股蹲。

还好他现在海拔低, 身上穿的衣服厚,没摔疼。

他把以为跟它们玩耍扑过来的五只猫抱开, 才爬起来,拍拍屁股跟着追上来的来福往小院走。

第二天, 赵淩在午饭前, 把自己的奏折递给了顾潥。

按理来说,奏折肯定得经过严格的程序,才能递到皇帝手上。

但按照正常途径,赵淩压根没资格写奏折。

他的这份奏折, 说白了就是皇帝给赵淩布置的作业。

学生把作业交给先生批阅, 属于理所应当。

王太后见状,好奇问道:“皇儿让淩儿写了什么?”

顾潥快速把奏折看完,笑着把奏折转交给王太后:“喏, 这小子不老实,作业还让人代写。”

王太后对姜皇后招了招手,两人一起看。

作为掌管宫中开支和各种天家产业的人, 两人对其中的数据连连点头。

姜皇后只知道赵淩在文华殿读书,是自己儿子的名义伴读,还是王太后当半个儿子养的学生,但对赵淩究竟学得怎么样并不清楚。现在看着眼前数据详实条理清晰的奏折,她觉得这小孩儿未来能成为自己儿子的助力,说不定就是将来的赵侍郎。

王太后可太了解了,目光落在奏折前后的颂词上,笑问一句:“颂词谁帮你写的?”

顾潥说道:“瞧着倒不像是赵侍郎的手笔。”有点影子,但不是,猜,“是你大哥的?”

他记得赵骅的长子今年应该有十几岁了?

能把颂词写出这样的水平,赵侍郎倒是会教孩子。

在大虞最尊贵的几位大家长的注视下,赵淩老实回答:“不是,是我娘写的。”

他那一生要强的嫡母,学什么都很认真,干什么都想做到最好。

他都怀疑,按赵王氏这种学习的劲头,过几年赵王氏就能武艺超群。

他爹本来就菜,将来日子可怎么过?

这答案显然出乎意料。

姜皇后对王太后说道:“母后家中重视女子教养,果然名不虚传。”

王太后和赵王氏同是王氏女,虽说已经出了五服,但姜皇后这一句马屁显然很让王太后高兴,感觉午膳的味道也格外好一些,下午上课的时候,给赵淩多讲了一些内容,还拖了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