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天官纨绔(92)

等仆役进来,他还叮嘱:“扫仔细点,别不小心扎着狸奴的脚。”

一个碎花瓶的事情,直接来了五个下人一起把整个屋子都打扫了一遍。

赵爷爷抱着猫走出门去:“你是抹布还是小花啊?”

小花:“喵~”

赵爷爷被小(?)猫咪娇软的声音叫得心花怒放:“真漂亮。你说那臭小子读了那么多年书,怎么不给你取个好听些的名字?”

心里面是想通了,但老头和孙子的对抗情绪严重,不放过任何一个怼赵淩的机会。

他暗搓搓想,赵淩读书不太行,估计就是天天跟在太后身边闹的,哪怕是太后,长在妇人之手,能教养出什么好苗子来。

读书还得是赵辰这样的,跟他爹赵骅差不多,十六岁就下场考试。

哦,赵骅县试是十三岁考的。

不管,反正赵辰有出息。

老头还没意识到赵淩也会参加县试,两个孙子以为他知道,没特意说。

至于赵骅那边,原本还担心赵淩不愿意这么早县试,行程都是临时决定的,想着两个儿子都那么大的人了,还能不跟爷爷奶奶说?

其实说不说的,没什么影响,就是赵爷爷觉得赵淩就是个不学无术的小霸王,仗着背后有太后撑腰,天不怕地不怕的。

嗯,这小霸王养的狸奴真好看。

赵爷爷亲亲热热地抱着小花:“你就跟着爷爷吧,跟着那臭小子有什么好的?爷爷给你买肉吃。”

赵淩一阵风一样跑进来:“爷爷,我跟大哥明天去村里,你跟奶奶一起回去吗?”

赵爷爷再怎么对赵淩有意见,对外的那套还是要做做样子的:“当然去。就你们两个小孩儿回去,像什么样子?”

小花看到赵淩,顿时就一扭身从赵爷爷身上跳了下来,喵喵喵地绕着赵淩转圈。

赵淩只能先把它抱起来:“大伯带我们回去。”

赵爷爷听着那么一句很像人话的话,从赵淩嘴里面说出来就很拟人:“你不会真的让你大伯跪祠堂吧?”

“不会,那就是吓唬吓唬大伯的。”赵淩一脸“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的表情。

赵爷爷总觉得他话还没说完。

果然,赵淩接着说了一句:“我估计老祖宗也不想见这么个糟心玩意儿,等回村了让大伯去族学上课。”

“啊?你大伯这一把年纪了,还跟族学里几岁的孩童一起上课?”

赵淩特别真诚道:“追求学问没有止境,古人穷经皓首,大伯头发还没白呢。读书能明智,他傻缺成这样,显然是读书少了,一定要多读书。”

搞事情是吧?

肯定是作业太少了。

每天一篇文章两张大字,背书背不出就抄书,作业做不完就关起来不给饭吃,瞧他还能作什么妖。

赵爷爷觉得这样太丢人,想给大儿子求情。

赵淩率先一步堵住他的话头:“爷爷你想想大伯花在他姨娘身上的钱,比孝敬你的还多。”

赵爷爷知道坏小子是在挑拨离间,但他被说服了:“你说得对,就该让他多读书!”

反正读书是好事。

出去说大儿子读书,总比说大儿子逛花楼有面子。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一大把年纪了,瞎掺和什么。

他掺和进去,难道真的能拿出钱来,填补大儿子从小儿子家捞的钱。

几千两银子啊,他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更别说还有一些不能算钱的好处。

这缺心眼的蠢货,竟然把这么多钱全都给了一个姨娘!

但凡赵复把钱给他自己的妻儿,他都不会对赵复失望成这样。

分不清远近亲疏的玩意儿!

卢家仗着“赵老爷”,在泸阳县里不能说欺行霸市,也是作威作福,现在全都完了。

赵复毕竟是亲大伯,赵辰赵淩真不能对他怎么样,但是对付一个卢家,轻轻松松的。

卢家有个“好处”,就是识时务。

不需要赵家怎么表示,在卢家察觉儿子卢账房几天没回家,赵家几天闭门不出,就知道赵家发生了什么变故。

等卢账房回家,把事情一说,卢家过了一个晚上,直接把这些年来从赵家捞的钱财地契全都送上了门。

卢家很有头脑,通过儿女捞回家的钱财,开了个客栈,又经营了一个酒楼。

这些年来仗着赵家的势,经营得不错。

赵辰赵凌一时间也不知道拿客栈酒楼怎么处置。

赵淩说道:“收肯定是要收回来的。”不然还交给卢家经营,那他们怎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

他们家也没有钱到不把几千两银子放在眼里的地步。

这么多钱,在神都置办个宅子都不算小了。

赵辰问:“收回来给谁呢?”

按理来说,这是他们家的钱,赵骅和赵王氏不在,赵辰作为长子,直接拿了就是了。

但商人地位不高,赵辰是要考科举的,不可能去经商。

同样的,赵淩也不会。

若是卢家把酒楼和客栈卖掉,折成现银还给他们,也不妥当。

这样太大张旗鼓,生怕别人不知道赵骅有灰色收入?

这事情只能悄悄干。

赵淩想了想说道:“明天回去问问大伯母吧?要是大伯母能出面最好,明面上那是卢姨娘犯的事,交给大伯母这个主母来处置,没人说得出理来。”

赵辰一听:“这样最好。”

兄弟俩商量完,第二天就雇了好几辆车马一起回村。

赵家村距离县城直线距离不算远,可惜不能走直线,得翻过两个小山头。

他们还那么多装满了人和货的车马,速度快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