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113)+番外

作者: 望韶光 阅读记录

鸣沙的灌溉用水,实行的是封俵轮灌制度。也就是先将中游的支渠和斗口都封闭上,让河水先流到下游,再有节制、有秩序地开闸放水,使得上中游和下游都能同时灌完。

这样自上而下地浇灌,极为节约人力物力。几个里长听了,都十分赞成。但有个林里长却一直沉默不语,眉头紧锁。

洛北点了他的名字:“林里长可有什么要说的?”

林里长为难道:“是,是,明府知道,我那里是林家村的所在地,我们村有家大户,家里曾有老人做过官,又是姓名显赫的人家。他们一向不把咱们放在眼里,十来年前,也有水渠通到我们那。”

“可一到天旱,渠中少水,他们就在堤岸边种植庄稼。雨水多的时候,为了那点庄稼,他们又在堤坝上挖口子把水放掉。就这样,我们那儿怎么也没有水渠,还得靠人肩扛手提。”

吴钩本在旁听,见林里长这样说,不禁想起了放水那日的情景:“放水那天我在后头,人群里有一片人不太说话,脸色也难看的,是不是就是你们那儿的林大户?”

林里长为难地笑了:“是,是,吴主簿看得仔细。没有水渠,一旦旱灾,百姓们便要向他借粮度荒,还不起他的债,就是卖儿鬻女。我这个里长,也就是老实巴结着。”

他抬起双眼,带着些期望看向洛北:“但这次水渠,他们没敢怎么动作,许是因为是冬天灌水,又有赤水军帮忙的缘故。洛明府,你和沙吒将军关系好,不妨到时候让沙吒将军帮帮忙?”

洛北微微一皱眉,他定下的封俵轮灌制度,最忌讳的便是有人私自开渠,使得渠道水位紊乱:“这个林大户,平日里可有什么劣迹?”

“劣迹倒是没有。”林里长笑道,“这里有赤水军驻扎,他们家家风颇严,几个子弟行事也很小心,除了田地上的事情,没怎么和人起过纠纷。”

洛北点了点头:“若没有证据,我们一时半会儿就拿人家没办法。你且替我留意着,过了年春耕放水的时候,再看看他们的表现。”

他送走这群里长的时候,外头的雪又开始下了起来,他挂心着这些里长什么时候能到家,吴钩却拉着他到了二堂上坐下:“好了我的洛明府,且把官袍换一换吧,这是你今年最后一件事了,再不封笔,就赶不上过年了。”

洛北有些踌躇:“我平日里也不太过年的——”

“你不过年,我们兄弟几个还要过年呢。”许平拿着两壶酒从后院走了进来,“我来向明府辞行,吃了这顿饭,我就要回去和家人过年了。跟着明府这段日子啊,我连家人都没怎么见,也不知道我那小女儿还认不认得爸爸。”

洛北不好意思地别过脸去:“这倒是我的不对。”

“对或不对,洛明府你说了不算。”许平揭开酒盖,“咱们酒里见真章!”

洛北看他俩摆开了架势,也知道今晚是个不醉不休的局面,干脆起身道:“既然要摆酒宴,就摆得风雅些,外头下了雪,咱们何不移到院中去吃?我这就去换衣服,再叫人生起炉子来,留下一面朝着外头的风景。”

吴钩哈哈大笑:“今天我才觉得公子是那个长安来的洛公子呢。既然公子发了话,我这就替公子将此事处置了!公子且去换衣裳,等你出来了,我也就布置好了。”

第65章

吴钩夸下了口,动作也麻利,不消几刻工夫,院中的亭子里已经烧热了火炕,三面像牧民的毡帐那样围起了毡子,外头是朔风吹动,大雪纷纷扬扬,亭内只听得风声呼啸,特制的桌子上摆着瓜果和各色吃食。小炉子上烧着一壶暖暖的热酒。

许平拿起那雕工精致的水晶杯望了望:“这是东西就是话本里说的那个琉璃杯?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他见自己的指纹印在了杯子上,慌忙吹出几口气来,用衣袖的内衬小心地把指纹擦了,生怕留下一点印子:“吴主簿是打哪儿淘换来的?”

“这是水晶杯。我来鸣沙之前,常在长安和西域之间往来做生意。这样的东西,西域常见。”吴钩笑道:“许都头要是喜欢,就拿回去给孩子玩吧。”

许平有些不解地摸了摸下颌的短须:“怎么,吴主簿来这儿之前,已有一份事业?那你怎么抛家舍业地跟着洛明府来鸣沙了?”他说着不好意思地一笑:“跟着咱们这位明府可发不了财啊。”

“称不上。我追随明府的理由,倒和你许都头有几分相似。”吴钩低头往杯中斟酒:“一个是想做些扬名立万的事情,还有一个,就是为了报恩。当年我曾卖身为奴,是明府出钱赎了我。”

许平奇道:“怎么平日不听你说起?”

“说来话长。明府的为人你也知道,他不喜欢挟恩图报,更何况当时他救了那么多人,他肯定记不住我一个。”吴钩笑了笑,“可明府那会儿少年意气,肆意潇洒的模样,是让人见之就难以忘怀的。”

他们话音落了不久,洛北撑着一只青布大伞,踏着乱琼碎玉,背着北风一步步地来了。他轻裘缓带,头戴一顶玉冠,显出几分清冷矜贵。

许平玩笑道:“村头老传说咱们明府是天上星辰托生的,如今我看了,也要相信几分。明府平日里也该多穿穿,好叫这些人知道你的风度。”

洛北轻轻一笑:“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嘛。咱们鸣沙是个穷县,人口中大部分人都是农民,我一个县令,一天天地打扮得金尊玉贵,像个庙里神像似的,还能听到下头什么实话?知道什么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