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451)+番外
帐角传来佩刀坠地的闷响。某个年轻吐蕃副使踉跄着捡了起来。
王翰开口:“《周礼》有云,诸侯世子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太学。我大唐国子监有算学、律学、书学三馆,除却贵国王子之外,还有不少藩国王子,小王子在那里,定能成为一位合适的储君。”
吐蕃使团彻底陷入混乱。有人用蕃语低声咒骂,有人以袖掩面,更有老者颤巍巍起身欲言。乞力徐突然重重拍案:“都静下来!洛将军,我们吐蕃人一定会记住今日。”
暮色渐沉时,吐蕃使团带着一肚子火气离开了。解琬送走他们,在山间找到洛北的时候,他正看着天际发呆,那里浮云飘舞,像是几匹战马在奔跑:“洛将军把条件开得如此苛刻,吐蕃人会接受吗?”
第262章
“他们不得不接受。”洛北这样回答。
半月之后, 吐蕃赞普赤德祖赞派出近臣前来告知乞力徐,要他对唐人的一切要求都照章接受。
赞普本人的条件唯有一条,希望唐廷遵守女皇时代定下的婚约, 把金城公主嫁入吐蕃, 使两国永结两姓之好,天下和睦。
此事早在女皇时代就已经议定,中宗李显在时也重盟此约。包括解琬在内,大部分大唐官员都对此毫无意见。
只有洛北对此颇为不满:赤德祖赞分明是想效仿他的祖母赤玛雷的故智,靠大唐的支持稳住吐蕃境内的政局。
但他久驻高原, 一而再、再而三击溃吐蕃人的主力,不是为了给赤德祖赞团结吐蕃的机会的。
“只有一个分裂的吐蕃才符合大唐的利益。”洛北对王翰直言不讳,“分而治之, 他们就绝无合兵攻向长安的可能性。”
王翰苦笑:“可你已经把吐蕃人逼到了墙角,要是这个条件都不肯答应,吐蕃人真的撕破脸和我们打仗怎么办?”
“那就让他们来和我打仗。”洛北站起身, 来到大帐中挂着的地图前。熟悉他的人都知道, 那是这位将领谋划战事之前的动作:“只要他能说服自己的将军、自己的士兵,我就在这里等着他。”
“你不可能长留在这里。”解琬捏了捏眉心,“朝廷对你我的耐心都已经到了极限,此事不能这样拖下去。”
洛北静默不言, 帐内一时僵在那里。谁也不愿意率先低头,王翰看看这个, 看看那个,也只得闭口不言。
“乌特。”阙特勤掀帘欲入,却在见到帐中阵仗时停住了步子, 他站在帐前,高大的身影遮住半边春日阳光, “有位从青海来的客人要见你。”
解琬冷哼一声,拂袖不言,显然觉得这是洛北有意给他个下马威。
洛北微怔,他知道阙特勤若非事出有因,不至于闯进这样的场合里。他抬眼看向阙特勤,开口问道:“青海?曦光那里出了事情?”
“这是虞国夫人褚沅派人护送来的客人。”阙特勤道。
“褚夫人?那请客人在外稍候。我马上......”洛北起身,想要出帐,阙特勤身后的人已经挤过帐门,走了进来。
她头戴长长的风帽,看不出面容,声音温和里带着一点不可质疑的气势:“可是我听说,各位将军和相公正在讨论我的事情。”
满帐人这下都反应了过来。解琬第一个起身向她道礼,不等她叫起,便开口发问:“金城公主金枝玉叶,怎么独自跑来了这苦寒之地?!”
“我没有独自跑来。”金城公主坐到他们让出的主座山,摘下长长的风帽,露出一张俏丽的面容,帐外透进来的阳光在她发间碎成点点金箔——那是长安贵女才喜欢的高髻,斜簪着鸾凤衔珠的金步摇。
“我此来青海,是有皇兄御准的。”她温言道,“也是皇兄传诏,要求褚姑姑不要告诉洛将军。将军可不要责怪她呀。”
洛北道:“微臣不敢。但问公主此来青海,所为何事?”
“因为我在长安城里等了许久,实在是等不下去了。我想看看我日后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金城公主温声道。
王翰听她声音一派天真烂漫,忍不住心生怜惜:“公主这样说,是叫我们无地自容了。公主不必担忧,我等必当为了公主据理力争,否决和亲之事。”
“否决和亲之事?为什么?”金城公主问。
帐中几人被这话问倒,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有阙特勤熟稔地走到洛北身后——好像他真的是洛北的亲卫队长似的:
“像公主这样的女孩子,就像娇贵的鲜花一样,只有在长安城才能养得出来。如果把你丢到高原上,很容易就会枯萎凋零。”
金城公主不认识他,只得草草地以将军相称:“将军为什么会这样想?我来这里的路上,一路也看到了不少花呀。还有好几个大湖,湖边生长着花海,可美丽了。”
洛北轻轻叹息了一声:“公主,吐蕃赞普虽然年纪与您相仿,但苏毗一战之后,既为我军石脂水所灼,又几近心智迷乱,绝非良配。公主不必把自己的青春葬送在这样的人身上。”
“洛将军的意思是,这位吐蕃赞普可能命不久矣了?”金城公主发问。
洛北被她一问,只得轻轻颔首。
金城公主笑了:“那对我来说,更是个好消息了。”
她站起身,走到大帐之中:“几位都知道我的身世吧?我本是邠王李守礼的一个女儿,正是因为要和亲吐蕃,才被先帝收养。自小到大,皇宫中的所有人都告诉我,要我为大唐和亲吐蕃。贵女们游春的时候,我在学吐蕃话。公主们打马游街的时候,我在学吐蕃风俗......等到她们一个个地出了嫁,我还在宫中等着和亲吐蕃的旨意。我的人生的前半生皆被此事占据,现在诸位要告诉我,不想让我嫁到吐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