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大唐政变生存指南(466)+番外

作者: 望韶光 阅读记录

众人循声望去,但见山道上行来一匹青骢马,鞍上少年白衣胜雪,怀中横抱琵琶一把,正用手指弹拨四弦如飞。

王翰以掌击节笑道:“说曹操曹操便到!”

几人都移步出了正堂,洛北走在最后,他倚在朱漆廊柱上,见那少年在十丈外勒马收弦。

残阳正将终南群峰染作金红,他的袍服被山风吹拂而起,长发随同衣袖一道翻飞,倒像是古画中走出来的仙童。

“阿兄。”褚沅自廊后转出来,虽然此刻不在朝中,她还穿着大唐官员的绯色袍服,见到王维时,忽而一顿:“这是谁?”

“看来不关心长安新闻的不止我一个。”洛北笑笑地转向她,“刚刚王翰说,这是长安最炙手可热的才子——王维。”

“褚夫人也来了!”王翰本在同张孝嵩引荐王维,听到褚沅声音,面露笑容,“褚夫人可是大忙人,今日怎么来了?来得正好,今日的文会,你须得下场不可。”

“虞国夫人与我尚有公务要议。”洛北摆了摆手,“诸位尽欢,不必顾及我们。”

他拉着褚沅走过即将举行宴饮的院中,转回别居中的一处水榭之中:“大食的客人来了?”

第271章

此事尚要追溯回大食宰相哈贾吉去世之时, 自这位铁腕宰相与他扶立的哈里发相继去世,大食帝国内部震荡频繁。

每次一有新的总督和将军被派来帝国东部,大唐的波斯都督府就要承担一次战乱的骚扰, 丝绸之路上的商旅来往也要被暂停——这当然不是洛北和褚沅所乐见的情况。

自回归碎叶城之后, 褚沅便与留守木鹿城的吴钩一道积极派遣使节进入大食,为大唐寻找值得信任的大食盟友。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找到了隐居在海岸村庄的圣裔家族。他们和大部分已经厌倦了目前大食帝国现状的阿拉伯人不同,这个家族有足够的能力进行一次改朝换代。

“他们姓哈希姆,家族中曾经出过大食帝国的首任哈里发, 对大食人很有号召力。如今他们的家族首领叫做阿里。”

“我们的使者在和阿里密谈之后,他向我们派遣了两位使节,一位是波斯人, 一位则是他的子侄,他们从伊拉克到达长安,整整花了两年功夫。”

褚沅说话之间, 王训进了水榭低声禀报:“他们来了。”

他替来人掀起了水榭的珠帘, 才退到一边。

两名头缠白巾的异域人躬身而入,各自抚胸行礼,他们身上金线刺绣的阿拉伯长袍在暮色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这位是纳尔辛·本·扎尔,是波斯王庭的星相师后裔。也是我的译语人。”褚沅用流利的波斯语介绍那位年长的使者, 他深陷的眼窝里嵌着两颗深褐色的眼眸人,“另一位是哈希姆家族的使者, 阿卜杜勒。”

“以天神之名问候伟大的将军,丝路的守护者。”阿卜杜勒单膝跪地,他捧出一只嵌满青金石的银匣, 说着不太纯熟的波斯话:“我代表我的叔叔向您献上礼物。”

洛北接过银匣,匣中躺着的是一柄精钢所制作的匕首和一副大食帝国的舆图。

洛北的手指轻轻叩击匕首的刀身, 日暮的辉光落在刀身上,竟隐隐显出流水般的锻纹。

“我也向伟大的大唐将军敬献我的礼物。”纳尔辛也单膝跪地,双手捧给洛北一只星盘——蓝色的星盘上饰以各色宝石,纹样繁复,几有千金之贵。

“我并非大唐的君主。你们不必给我这些礼物。”

洛北这话是用大食语说的,惊得年轻使者猛然抬头,他的大食话还残存着一点长安官话的腔调,但已经能让每个人都能听懂。

“即使不予以我这些礼物,我也愿意为你们提供帮助。”洛北温声道,“两位请起吧。”

阿卜杜勒有些愕然:“那将军需要我们做什么?”

“目前而言,需要你们广泛地团结国内一切反对篡权的伍麦叶家族的势力,利用你们的影响力早日团结出一支能够征战的军队,举起反抗的旗帜。”洛北伸手在波斯故地上轻轻一划,“作为交换,我们将提供给你们必须的财物与军械。”

阿卜杜勒瞪大了眼睛,在他的家族四处游走寻找支持的这些年里,他从未见过如此慷慨的条件,也从未见过如此爽快的谈判对象:“那您需要我们……我们付出什么?”

“放弃你们对波斯都督府的侵扰,让我部族的子弟在呼罗珊的土地上自由地生活。和我一起守卫丝路的和平,保证东西的漫漫商路上的驼铃长鸣。开放你们的书本和典籍,让你们的学者到我们的文馆中教授知识,以及让丝路上悬挂唐旗的商队将畅行无阻,无需缴纳任何关税和贡赋。”

洛北说到这里,在那两位使者的紧张目光下顿了顿:“不过这些都是你们执政之后的事情。离你们还太过遥远……”

“不,有了大唐的帮助,那一天一定会很快到来。”阿卜杜勒的激动之心溢于言表,“我代表叔叔,以天房黑石为誓——当哈希姆家族的黑旗取代伍麦叶的白旗时,丝路将流淌着蜜与奶。我们将与大唐永结盟好,绝不背叛!”

纳尔辛苍老的脸上也显出惊异的神情,他低头看看星盘,又看看洛北,脸上写满了不敢相信。

“对天神的誓言很珍贵,但我们需要一份盟约,白纸黑字的盟约。”

褚沅适时地开口以大食话打断众人,她的大食话说的不像波斯话那么熟练:

“但今日已经很晚,我已经请人为两位和你们的随从准备好了卧房,你们可以在此安歇一夜,我们还有很多时间来谈判种种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