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结婚第十年(100)

左不行右不行,或许就像几位朋友评价的那样,他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第61章

陈韵的晚饭做得简单,孩子们还是很给面子的一扫而空。

陈星月用剩下的西红柿炒蛋汤汁拌碗里最后的几粒米,吃完高举着给妈妈看想邀功。

陈韵夸她两句,顺手把儿子假装不小心掉在桌上的蔬菜捡起来扔回他碗里:“吃掉。”

蔬菜对孩子们没甚吸引力,每吃一次都像是里面有砒霜。

陈昕阳苦着一张脸想逃避,最后还是不得不放进嘴巴里,若无其事地要离开餐桌。

陈韵的阶级斗争经验丰富,拉住他的胳膊:“嘴巴张开。”

陈昕阳本来还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咽喉处无可奈何地滚动,才理不直气不壮地说:“我吃掉了!”

满场长眼睛的谁看不出来出来他是怎么回事。

宋逢林都对儿子怜爱了,一把把他抱起来:“那你可真棒,咱们洗洗去。”

陈昕阳现在能自己吃饭,不过勺子用得十分的粗狂,每次吃完脸上都一圈油光。

而洗脸,是他排在吃蔬菜以后

第二讨厌的事,整个人扭动着抗拒。

不那么友好的比喻是,这跟宋逢林小时候看村里人杀猪有点类似,都得使点劲才行。

陈昕阳一张脸被爸爸搓得红彤彤的,正赶上爷爷奶奶打来视频通话,表情霎时逼出八分的委屈,眼泪要掉不掉的。

一手带大的两个隔代亲,半个多月不见,刘迎霞陈勇忠夫妇已经想得不行了,一看这样子更受不了,心肝宝贝地喊个不停。

又不是搁后妈手里养着的,陈韵无语道:“你们越喊他越来劲。”

刘迎霞:“孩子嘛,都这样。”

又不忘雨露均沾:“星星给奶奶看看,怎么感觉瘦了啊。”

陈星月拽着裙边转个圈:“奶奶你看我像公主吗?”

刘迎霞当然说像,一连串话夸得陈星月飘飘然。

陈韵都有点听不下去,把手机给孩子让他们聊,自己进厨房找水果吃。

宋逢林在擦灶台,听见脚步声还以为她是进来帮忙的:“我来就行。”

陈韵抬起来的手按原计划落在冰箱门上:“我只是路过,你继续。”

还很是拿腔拿调:“说话的时候手不要停,加油哦~”

语气很欠揍,宋逢林拿着抹布的手有点痒,往前走了两步。

小小的空间里,陈韵猝不及防,下意识两只手交叉于胸前,头略略歪着看他:“干嘛干嘛。”

大概知道别人很吃哪一套,声音都夹起来了。

宋逢林本想捏她的脸,可惜干活干一半,手只能在虚空中点一点:“皮。”

陈韵嘻嘻笑,下一秒听见女儿边喊“妈妈”边跑的动静,轻轻一推:“干你的活去。”

好好的气氛被破坏,宋逢林也不能跟女儿发脾气。

他心想等孩子回老家就好,期待起久违的二人世界。

陈韵倒没想这些,只是接过女儿的手机说话。

她一连串方言,从小被爷爷奶奶带大的陈星月都半懂半不懂的,索然无味地去找弟弟玩。

宋逢林更是猜都猜不出,只能凭借她的表情判断是件好事,放下心继续整理厨房。

灶台高度跟他极度的不契合,一不小心脑袋就撞油烟机上。

陈韵笑得更开朗,不过腾出手来,哄孩子似的顺顺他的毛。

宋逢林是全世界最容易满足的人,靠此的电量给全家做了个大扫除。

他倒是勤快,客厅地板看上去都能反光,得亏是孩子们都洗香香躺床上了,不然一准摔个大跟斗。

就是陈韵,走路都小心翼翼的。

她带着一点沐浴露的香气,歪倒在沙发上:“咱们这次回家运气不错,还能蹭顿酒席吃。”

宋逢林坐她旁边:“谁家办喜事吗?”

陈韵:“戏台旁边小卖部隔壁那栋六层楼,我三叔公的小儿子的儿子。”

宋逢林:“房子知道,人好像没见过。”

陈韵:“太小啦,我对他都没什么印象。”

小朋友的代沟其实最严重,上下差三岁就玩不到一起了。

宋逢林是晚婚的支持派,认为人还是要到有一定能力的时候才适合对家庭负责。

但他不爱对别人的选择指手画脚,只感慨:“这么早结婚啊。”

陈韵:“刚大学毕业,好像工作都不怎么稳定呢,不过家里老有钱啦。”

宋逢林顿时觉得不需要替别人操心那么多:“那喜酒一定办得很好,咱们这回上礼不亏本。”

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莫名有点好笑,陈韵:“现在很会勤俭持家嘛。”

宋逢林:“我还以为我一直都是。”

陈韵:“你以前只是不花钱而已,一花都是冤枉钱。”

宋逢林想不起来:“什么时候?”

陈韵翻旧帐:“星星出生的时候你买了多少又贵又用不上的东西。”

第一次当爹,什么都想给孩子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在母婴论坛被消费主义洗脑得彻彻底底,每天到家门口都是他的快递。

往家里一放,更是憋屈地挪不开身。

宋逢林回忆了一下,居然略显委屈:“你那个时候明明挺高兴的。”

陈韵:“你现在给我买个爱马仕我也高兴,但过两年我还是要骂你。”

生怕他当真,强调:“这只是个比喻,你要真买我立刻揍你。”

宋逢林:“等我挣到好多钱我再给你买。”

这话别人说像画大饼,他说就是真实有效的契约。

陈韵点点头:“行,我等着。”

宋逢林把这事列在待办清单上,猛地站起来:“我去做两套卷子再睡。”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池鲤[京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