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结婚第十年(89)

陈韵本来秉持着谁教育谁发言的原则,还是跳出来:“哪天被你爸揍一顿你就知道什么叫凶了。”

宋逢林给儿子打圆场:“没事,擦干净了。”

愿打愿挨的,陈韵还能说什么,没好气在桌子底下踢他。

宋逢林傻笑,给她夹菜转移话题:“何泰明天中午找我吃饭”

陈韵:“你去吧,我接他俩。”

宋逢林:“不用,我都安排好了。”

陈韵心里过一遍孩子明天下午的课程安排,说:“要不给阳阳请假,他跟我在店里。”

那可不行,陈星月第一个不服:“弟弟也要好好上学!”

还没步入义务教育阶段,但这个暑假她已经逐步体会到什么叫课业压力,在磕磕巴巴读拼音的时候对玩小汽车的弟弟充满羡慕,常常喊着不公平。

越是看些什么儿童教育的理念,越是轻了重了都不行。

陈韵也怕惹得女儿对学习起逆反心,偏过脸:“那我请假好了。”

宋逢林:“不用,我带孩子一起吃午饭,吃完送他们去上课。”

陈韵:“时间有点紧。”

宋逢林:“没事,我怕多坐一会他又要说拉我创业的事。”

到底是多少年的朋友,直接拒绝还是抹不开脸,索性拿孩子当借口抓紧走。

创不创业的先暂搁一旁,陈韵:“又是什么意思,他之前提过?”

宋逢林:“提过,我没答应。”

他是个保守主义,年轻的时候都没多少乘风破浪的进取心,更别提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

陈韵当然知道他的性格,只是奇怪:“你没跟我讲。”

这世间上当然有许多即便是亲密关系里也相互不知情的小事,但宋逢林是个很爱“汇报”的人,需要在回应里汲取自己还和世界的联系,从称得上乏善可陈的日程榨出一点有趣来分享。

如果没提过,那压根就是故意的。

宋逢林还真不是:“我当时想说的,颂菁不是正好在,就给忘了。”

张颂菁上礼拜刚从欧洲出差回来,为好友们无偿代购一圈还送货上门,嘴上说急着走急着走,实则恋恋不舍在玄关处蛐蛐了好几个人。

就凭她跟何泰在一起过还不欢而散这件事,眼看也是徒增点谈资。

陈韵想着也是这么回事,一下可以理解。

她跳过好友现在能够谈笑风生的情史,只问:“项目不好吗?”

前不前景的,宋逢林觉得自己没有那么高瞻的眼光能看到。

他双手一摊耸耸肩:“我你是知道的。”

陈韵怎么会不知道他只希望家里六口人能一直过这种稳定的生活,任何需要承担风险的投资行为在他这儿都会被拒之千里外。

搏一搏之类的词汇对他来说是触发风控的密码,把高于定期存款的回报率通通打成诈骗,堪称宁肯错杀不肯放过。

说实话,这种谨慎在刚认识的时候一度让陈韵觉得他保守无趣,没有半点年轻人的锐意进取。

但十年来目睹太多在意气风发面前倒下的人,反而叫她暗自庆幸,说:“我有时候觉得你挺了不起的。”

宋逢林:“为啥?”

陈韵嘴巴还没动,女儿先抢答:“因为所以,科学道理!”

这一天天的,都哪学的这些话。

陈韵:“吃完就去把今天的作业写了。”

陈星月得意洋洋:“我全写完啦!爸爸检查过了!”

她很有生存直觉,大概觉得妈妈要临时加码,拉着弟弟“跑路”。

陈昕阳顺手拽起衣服擦擦嘴,叫当妈的看着太阳穴一跳。

她拳头都捏起来,宋逢林又赶快给孩子们打掩护:“你还没说为什么呢?”

那一秒过去,陈韵也觉得没啥好骂的,毕竟在生儿育女的道路上这不过是小事。

不过她还是斜个眼:“都你惯的。”

宋逢林不能否认自己对儿女更纵容,把桌上散落的饭粒捻起,一边再度关心着刚刚提出的问题。

陈韵再问:“你们班发财的人那么多,你就一次没心动过吗?”

赶上互联网这十来年的风口,外加能考京大的智力加持,宋逢林的同学里亿万富翁已经出了好几个,他算是混得一般的那批人。

有几次橄榄枝都伸到跟前,他全部毫不犹豫地拒绝,马后炮说起来算是错过好些致富的机会。

他本人是不遗憾的:“我只适合打工,最多能做个小领导,让我投钱我就慌,亏钱我更难受了。”

陈韵其实想到他会这么答:“所以我才说你厉害,能坦然承认自己能力有限。”

最后这四个字,说出来都不容易,她摸摸头发:“我到现在还不想面对这个现实。”

事实如何不重要,宋逢林是个合格的丈夫。

诚然他不够巧舌如簧会,仍旧尽最大的努力使劲夸,连“好好吃饭”都憋出来当优点。

陈韵忍俊不禁,很给面子跟他商业互夸。

说得像是玩笑话,参杂着真情实感。

结婚十年,她好像才知道面前人有多么闪闪发光。

第54章

宋逢林跟何泰约好的时间点,其实是有点分身乏术的。

他前脚刚从书法班接到女儿,后脚得拐去乐高教室接儿子。

两个孩子早上出门前为了谁的鸡蛋圆小吵一架,在课程结束后心里都还带着气,隔着爸爸冲对方哼哼唧唧,大有动手动脚的架势。

宋逢林左哄一句,右劝一个,全被当成耳旁风,只能无奈地叹口气。

他人生很长一段时间里踽踽独行,孤单两个字几乎贯彻他的所有回忆,在二胎出生前对兄弟姐妹之情有过美好幻想。

上一篇: 所有人都在劝我离婚 下一篇: 池鲤[京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