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明月依山来(30)

作者: 沁渔 阅读记录

两人聊到中午。古丽一直偷瞄,心想,老叶要是留人一起吃午饭才好咧。

饭是吃不上了,尹山那边赶着工,包工头李工也来了电话,要商量些事,得快回去。

“我那边地面结构已经做好了,木工正在上承重框架结构,我先回去,下次再来。“尹山礼貌告辞。

“好勒!想喝咖啡了随时来啊。下次我给你煮个美式。” 难得遇见聊得这么投缘的年轻人,老叶满脸欢喜,这哪里还是昨天那个冷面大叔。

看着尹山快步跑下了坡,一脚跨上自行车,回头留了个清爽的笑,然后一个帅气的转身,飞快地骑行而去,老叶嘴里啧啧:“小伙子挺好,有缘人呐!” 他喜欢年轻人的蓬勃。

第十九章 冬季赶工

清晨又黄昏, 黄昏又清晨。尹山就像在这片旷野中不停狂奔,没有停歇。工地一点点地改变,他内心的堡垒也一点点地搭建,在这寒冬里,吃再多苦头他也是带劲的。

最近张瑶打来视频通话,他总说信号不稳定,转换成语音通话,他怕张瑶看到他现在风吹日晒过的样子。老爷子尹华民不放心,几次喊尹虹和林墨带他上山看看,尹山找各种理由推脱。不说别的,光是那双已皲裂、到处都是血口子的手,他们见了指不定会担心成啥样。

扬子几个也常从广州打来电话,说好长时间都看不到他发朋友圈,大伙见不着他人,心里空落落的,担心。他开玩笑说,反正人还活着。

有空的黄昏,阿麦尔会牵出“烈风”和“古沙”,陪他骑马到山另一端的冬牧场放一会空。这时候的冬牧场,寂静但并无萧瑟。牧人的吆喝声、马蹄声被夹进风里,在旷野上回响,有种荡入人心的祥和。

这里冬日的晚霞,和夏日的大不一样,是那肆意燃烧、悲壮即逝的美。

这大气磅礴的浓烈色彩之下,白茫茫的雪地之上,最灵动的生命力是那马和羊群。寻着那稀疏露着的黄草,马和羊群慢悠悠地走几步,吃几口,等到牧人赶着它们往回走时,就变成了快速地走上好几步,再淘气地抢吃一两口,就像被大人管着要趁天黑前归家的孩子,意犹未尽。这时,看者的兴致也意犹未尽,尹山和阿麦尔在冬牧场上策马奔腾起来,那些工地上锁杂的烦心事便卷入这天地间瞬间消化。

自上次去“叶飞”认了门,尹山晚上常去老叶那儿坐坐。两人已熟络,聊天侃地。老叶提醒他晚上小心些,万一遇见狼。尹山笑着说,他现在差不多也成了这旷野的狼,野性粗糙,不羁自由,再给来只狼斗一斗,整出旷野传奇也挺好。几只狗子也都和尹山渐渐亲近,被尹山诱着经常跟着他跑来工地,搞得老叶当着尹山的面笑着骂狗:“狗崽子的,吃里扒外。”

阿依木常常泡在工地。她不仅是设计驻场,对工人的协调、材料的整体把控她都尽心尽力。

巴特尔一家也不遗余力地帮忙。

阿麦尔脊椎术后暂还不能做重体力活,时不时在工地转悠,能搭把手就搭把手。阿朵斯上学每隔两周回家过周末,一回来就粘在工地上,冻得嘴巴上拖着两行鼻涕,屁颠屁颠地,给这个倒倒开水,给那个递递烟,尹山表扬他是工地上的“大内总管”,那更加不得了,小家伙来劲,背着手,东看看,西瞧瞧,阿依木这时碰上,笑说他是“小监工”。

巴特尔的羊儿和马儿多,上次卖掉几匹马后,今年冬天又多养了些小马驹,照料起来不易。但他只要有空也在工地上帮着忙。中午工人们都在他家毡房里吃饭、休息,阿迪娜做着后勤,这天寒地冻的,大伙儿吃的喝的都是热乎的,干活自然也热乎。

大家都一个念头:趁着暴雪封山前,把木屋的内外结构全部做出来。

包工头老李,四十多岁,安徽人,在新疆做工程十来年。精明的他看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新疆做民宿,专接民宿的活,调度一群工人在伊犁一带转着场子干活。

老李在这一块有两家民宿同时在做,除了尹山的,还有一家在另一个山上,工人调度起来灵活,但难免会顾此失彼。阿依木整天盯着他的工人和进度,出现问题,无论什么理由,他是说不过她的,他也服气她的伶牙俐齿,开工到现在,叫来了不少工人,基本上几栋木屋的建造同步,虽然问题不断,但整个工程进度是如期的。

承重框架全部立起来后,师傅们也搭建起了脚手架,进行墙体、楼面、屋顶的施工,同时做管道和线路的预埋。这天电工没来,阿依木着急,把老李急呼到现场。老李嬉笑着和她掰扯起来。

“你咋对这家特别上心呢?我看就像你自己的民宿一样撒。那个男伢子人确实很不错。”老李摇头晃脑,漂了一眼远处忙乎着的尹山,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坏笑。

阿依木少见地脸红了起来。

“哪家的活我没上心?老李,咱都是乙方,人家甲方和你一样,都是大老远跑到这里,漂泊异乡干点活不容易。拿着人家的钱,可不能给人家堵着心塞啊。咱们吃饭不得靠着这一带的口碑嘛!你拖我进度,我下次可就不好找你合作了。”

“好嘛,好嘛,你又急。什么时候少过你的人。我这就打电话喊人过来。“老李料定自己是搞不定阿依木的,省得拌嘴,背过去打电话。

打完电话,老李把他那脏得发黑发亮的手提皮包往胳肢窝里一夹,点上一支烟,露出大黄牙,朝阿依木龇嘴一笑:“人下午就过来,三个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