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唐辟珠记(7)

公主一时语塞,心中大为惊异。这人虽然名叫韦训,可是一点都没有“训”字的样子,既不顺从更不恭敬,一股无所畏惧的狂傲之气。无奈的是,现在她形单影只,确实对他无可奈何,只能暂时忍下这口气。

审时度势,公主只说:“这都是那些左道方士的错,阿耶本来脾气很温和的,最近两年被他们骗着服用了不少来历不明的丹药,才有些喜怒无常……”

她顿了顿,心想自己也是病得傻气了,竟然跟两个陌生人倾诉这些宫闱之事。由亲情而言,天子对故去的爱妃一往情深,朝思暮想,连看到一条石榴裙都忍不住落泪。身为帝女,她只有感动,哪里有指责的道理,只是对那些满嘴荒唐话的方士颇有微词。

于是继续刚才的话题:“我想那婢子服侍时间不长,年纪也小,可能还没弄清楚宫中这些不成文的规矩,所以只骂了她两句,让人另取罗裙,穿戴好后就匆匆骑马出宫了。那一天收获颇丰,猎到两头鹿,一头黄羊,还有些小猎物。”

韦训与十三郎对视一眼,对她有这样的狩猎技术都不怎么相信。心想大概是皇室贵胄最爱的围猎之术,命侍卫们将大批猎物逼进沟壑陷阱,再让主人出手,闭着眼随便射几箭都有收获。

“就是说,狩猎过程中没发生什么意外?”

公主摇摇头:“一切都很顺利。自大兴苑归来,是申时三刻,我觉得暑热不堪,让下人备水沐浴。因为晚上还要参加夜宴,恐怕要通宵达旦,所以随便吃了些东西就躺下休息了。”

韦训立刻问:“你吃了什么?”

公主仔细想了想,说:“饮了石榴果子露,吃了冰浸甜瓜。”

“有奇怪的味道吗?”

公主摇了摇头:“我知道你怀疑什么,我平时饮食都是内庭尚食局送来,每一样都会拨出一些让内侍提前尝毒。”

“然后呢?”

“睡了不知多久,天色似乎暗了,宫灯处处燃起。我忽然腹中绞痛,接着呕吐不止,侍女们都吓坏了,大喊着‘公主吐血了!公主吐血了!’奔出去。弟弟李元忆听完讲筳回来,见我这样吓呆了,我怕他受惊梦魇,就让女官把他送到宋太妃那里暂住。”

“可曾延医用药?”

公主仿佛听了废话,皱眉道:“那是当然,片刻后御医们就来了,开了汤药,行了针灸。只是我一直腹痛不止,服过药后又吐了几次,没过多久就眼前发黑,然后……就浑浑噩噩地不停做梦,记不清楚了。再后来,就被你们弄到翠微寺来。”

十三郎插嘴道:“可是突然腹痛呕血的症状,要么是受了严重内伤,要么是老人久病,年轻人这样呕血,听起来更像是中毒。”

韦训接话:“那一日我在公主口中试过毒,倒是没有什么。”

公主捂着胸口退缩,惊道:“你还给我试过毒?!”

韦训不拘小节,坦然回答:“你昏迷不醒,闲着也是闲着。试不出毒,可能是无毒,也可能是事发多日,你都咽下去了。”

“如果是下毒,凶手怎么绕过尚食局?又是谁会给我下毒?再细细想来,我打猎回来,没有看到早上给我拿裙子的小婢。我只是骂了她两句,并未处罚,或许是女官另行处置,让她心生怨愤?可她怎么敢……”

公主继续回忆,在那个混乱不堪的黄昏,确实有些蹊跷的细节。比如常来栖凤殿为她诊脉的御医是陈元阁和沈乐贤二位,但那一夜来的三个人只有两个是她认识的,只是并不熟悉,另外一个年轻御医更是从未见过。

韦训凝视着她,缓缓道:“不管是突发疾病还是意外中毒,这事怪就怪在公主暴死宫中,皇帝不但不严查,还赶紧把你埋了,又做种种法术镇魂,倒像是怕你变成鬼报复似的。”

听到韦训把她心中最隐秘的怀疑直白讲了出来,万寿公主顿时面如纸色,想要厉声斥责他信口胡言,却什么都说不出。去年她深受宠爱的兄长韶王李元瑛受到毁谤被贬去幽州时,这个疑问已经在心底悄悄生根发芽了。

千头万绪不见端倪。少女摇摇晃晃站起身来,红着眼圈颤声说:“你不肯送,我自己走回长安去。”

第6章

万寿公主摇摇晃晃站起身来,红着眼圈颤声说:“你不肯送,我自己走回长安去。”

十三郎想要上前搀扶,被韦训按住了。

此事当真棘手。按理说,皇帝爱女起死回生,得回宫中,自然皆大欢喜。但她生前死后疑窦丛生,又让人觉得这并非一起意外。种种事实已经如实告知,公主心中有数,韦训自然也没有理由拦她。

外袍已经沾染墓土,公主只穿着贴身的齐胸襦裙便上路了。

俗话说处处有路透长安,方向倒是不难寻找,出了翠微寺山门没走多久便是通往城里的官道。只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不带侍卫奴婢独自外出,自是茫然失措,而脚上镶金嵌玉的翘头丝履是礼服配套的寿鞋,并不合脚,走了不到三里路就疼痛难耐,一瘸一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三十里路,骑在她心爱的玉蹄乌骓马背上转瞬就到;若是坐着香车,慢慢欣赏路上繁花,也是十分惬意。然而靠自己的双腿走起来,却那么远,那么长。

疼痛还算不得什么,迷雾中隐藏的真相才更让她郁结。为何阿耶这般对她?她的死那么奇诡,他为何不追究真凶,只是厚葬了之?还有那张镇魂的魌头……公主惊恐莫名,不敢细想,抹了抹泪,强迫自己低头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