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娇妾(30)
更何况肖管家等人,当初亲手把她和弟妹赶出去,奉了长房的令她不怪他们,却也不能留下。
若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她要以德报德,以怨报怨。
因此提了周嬷嬷做府里的管事,白榆银烛都涨了月银,各自赏了宅院。
赏罚分明,才能回报这份忠心。
西苑的仆役尽数结清月银遣了出去,她暂时将西苑封闭起来,日后再慢慢翻看,至于正院,除了邱嬷嬷,仆役也都换成了新采买进府的。
老夫人培养多年的心腹没了,犹如断了手脚,自然要闹,还以绝食相逼,让明思将人还回来。
明思觉得好笑,当着老夫人的面笑得肆无忌惮,“祖母绝食难不成还当我会心疼吗?”
“你这个不孝孙!”老夫人砸了手头的茶盏,指着明思怒骂,“我可是你的祖母,生了你父亲,是一品诰命夫人,你怎敢这样待我?”
碎瓷片摔在明思跟前,她连眼也没眨一下。
“此时谈情谊是不是太迟了?”明思踩着满地瓷片一步步上前,“祖母最好安分一些,否则半截身子埋黄土还没了诰命夫人的品级,可真就丢人了。”
“你、你想做什么?”老夫人往后靠,看着走近的明思咽了咽喉。
“祖母安分守己,我便好吃好喝供你安享晚年,权当替父尽孝,”明思眼底一片凉意,语调更是寒气逼人,“若是不肯听话,那我不介意给您办一场隆重的丧事。”
“你岂敢如此!”老夫人也算经过大风大浪,却仍旧被吓得瘫倒在软榻上,颤着声说:“疯子……你就是个疯子!”
明思无所谓地耸耸肩,“我是疯了,被你们逼疯的。”
“祖母不是最喜欢装病吗?”明思环视了一圈屋内,一如从前奢华,只不过物是人非。
她当着老夫人的面吩咐道:“祖母病中需静养,任何人不得打搅,尤其是长房,一个字也不许递进来,违者逐出国公府。”
正院的仆役齐刷刷应答:“谨遵大小姐之令!”
第17章
老夫人对外称病,实则被软禁在正院,谁知当晚老夫人就真的病了,头疼不已,甚至拿头撞墙,正院的管事来回禀明思。
明思让人请了大夫,反正家中不差钱,随便老夫人折腾。
虽说这件事没有闹到顺天府,可到底长房从前在京城也是得意人,哪家做喜事办酒席不会宴请平南公府?平南公不在京城,便是长房腆着脸去享乐。
一朝被“分家”,如丧家之犬一般从平南公府离开,少不了人去向长房打听。
长房能说明思的好话?自然是怎么抹黑怎么来。
向人哭诉明思目无尊长,不忠不孝,将他们从国公府赶了出来。
因着原先明思退婚一事,孙家早已对外泼尽明思的黑水,此番也少不得添油加醋。
京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此等热闹事,像是长了翅膀一般,一夜传遍整个京城,明思的名声就别提了,比墨水还要黑。
明思自个不在意,章巧却心急,恨不得撕了长房的嘴,担忧被人误会,耽误了明思的婚嫁。
可就在此时,梅尚书将明思为西北捐赠二十万两银子的折子递了上去,用了大把篇幅来赞誉明思忠君爱国,纯孝至善,实乃女子楷模!
隆盛帝看着折子,总不能将二十万两往外推,便也顺着梅尚书的话夸了几句。
这可不得了,于朝臣而言,君心即臣心,连皇上都夸赞明思,谁还敢说她不好?
顷刻之间,风向就全变了,赞誉声滔滔不绝。
大夫人乔氏从明大爷口中得知此事,气得面容扭曲,恨不得呕出一口血来。
“那是我们的银子!明思拿着我们的银子去卖好!”乔氏连连捶桌,老旧的桌椅经不住她的怒火,摇摇欲坠。
明大爷今日被顶头上司刁难了一番,心情本就不佳,得知这个消息后脸黑如煤炭,“此女实在心计深沉,早知不如我们献上这二十万两,说不定峰回路转。”
买个官职都用不着这么多银两,银子递上去,什么事办不成。
“你就会马后炮!”乔氏啐了他一口,“都是你侄女干的好事!”
从前乔氏还尊着敬着明大爷,可现在两人落到这种地步,乔氏也懒得装模作样。
“你还好意思说,还不是你太贪。”互相埋怨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明静芙的脸还没好,现下父母吵架她都不敢上前,只能暗自抽泣,心中恨不得将明思挫骨扬灰。
就在长房夫妻争吵时,王姨娘跑了过来,“老爷不好了,老爷,李姨娘跑了!”
“跑哪去了?”明大爷撑着桌子站了起来。
王姨娘一脸难色,“妾身也不知道,一大早起来就没看见李姨娘,她的东西都不见了。”
明大爷想到什么,猛地跑了出去,“不好!”
他跑回屋翻看东西,发现他藏在李姨娘那仅有的几张银票,全被李姨娘卷走了。
紧随而来的乔氏得知李姨娘卷款潜逃,两眼一黑,当即昏了过去。
又是一阵兵荒马乱。
外边的风雨已经波及不到明思,她去西苑搜寻了一番,却没瞧出什么端倪,把长房逼到这步田地都没有人帮他们,难道她想多了,长房赶她出府只是巧合吗?
她没有太多时间,只得作罢。
二十万两银子递上去,果真是有些好处的,当夜太子和她说皇上已经恩准她入东宫。
“你倒舍得,是怕父皇不肯你入宫吗?”裴长渊都没有想到明思会有这般举措,虽说他已经铺好了路,但有这二十万两,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