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娇妾(41)

作者: 甜糯 阅读记录

拎食盒的小太监跪了下来,“娘娘明鉴,奴婢哪敢弄错,膳房给奴婢的就是这样,奴婢说了几句,他们就把奴婢赶出来了。”

明思看了他一眼,现在风荷苑除了范嬷嬷,也只有绿夏和他还勤勤恳恳办事,“小陶子,起来吧。”

“谢娘娘。”小陶子连忙从地上爬了起来。

“主子,奴婢拿去换,大不了多给点银子。”银烛说着就要将碗碟收起来。

“就这样吃吧,”明思拿起竹著,神色如常地夹了一筷子菘菜,“谁都不许说什么,随着他们去。”

随他们去的结果就是晚上的饭菜更差了,只有一碗糙米饭,一盘菘菜,一盘芋头,不见半点荤腥。

范嬷嬷眉头紧蹙,看明思面不改色地吞下饭菜,心中实在不解,一直以来,明思都太“冷静”,冷静到有些过头,好似对某些事胸有成竹,一点都不慌。

处境到了这副田地,她居然还能一顿不落,就是范嬷嬷也只在初入宫时吃过这么差的饭菜,她堂堂国公府大小姐,怎么吃得下?

用过晚饭,明思将范嬷嬷唤来内室,给她一个锦盒,“明日托嬷嬷将这个盒子送去古拙堂,交给蒋侍卫。”

范嬷嬷有些犹豫,“娘娘,太子殿下有令,不许后院妃嫔往古拙堂送东西,此举只怕会惹恼殿下。”

“你送去便是,后果我一力承当,”明思站起身抻了个懒腰,兀自嘀咕道:“今天得早点睡,明晚就睡不好了。”

范嬷嬷捧着锦盒顿了好一会才说:“是,奴婢遵命。”

翌日,明思请安回来后,范嬷嬷就将锦盒送去了古拙堂。

范嬷嬷从古拙堂出来没多久,这消息就传到了正贤堂的耳中。

白嬷嬷幸灾乐祸道:“殿下亲口下令不许妃嫔送东西去前院,明承徽犯了大忌讳。”

“你派人盯着,看看殿下有何反应,”孙氏心中犹疑不定,“难不成太子殿下当真没瞧上明思的美色?”

白嬷嬷说:“殿下清心寡欲,任是天仙也无用,娘娘就放宽心吧!”

“再等等,若是殿下当真不在意她,就寻个机会解决了。”孙氏入宫多年,早不是心慈手软的小姑娘。

过了没一会,便有人来回禀,“太子殿下出宫去了。”

“娘娘这下可放心了?”白嬷嬷恭维道,“殿下英明,岂会被美色所诱惑。”

孙氏这才露出一丝满足的笑意,“看来明思也不过如此。”

明思送了东西去古拙堂,但太子仍旧没有搭理她的消息如寒风过境,不一会就传遍了东宫,不知多少人笑明思不自量力。

范嬷嬷一整天都盯着门口,只差竖起耳朵了,可是迟迟没有见到太子殿下的身影。

临近傍晚,明思抬头看了看天,吩咐小陶子去膳房提晚膳,小陶子一想到那些膳食,垂头丧气地去了。

“嬷嬷,风荷苑还有谁在?”明思站在范嬷嬷身边往院外瞧了眼。

“奴婢看只有绿夏和银烛姑娘在烧热水了。”这几日就只有这些个人,范嬷嬷见怪不怪。

明思嘴角挑起一抹弧度,“那就太好了。”

范嬷嬷愕然地看着明思,“娘娘,您的意思是?”

“没事,你去帮忙烧热水吧,我要沐浴。”明思心情极好地转身进屋。

范嬷嬷满头疑问,实在琢磨不透这位主子,只得听吩咐去烧热水。

一桶桶热水倒进浴桶里,明思把自己洗了个干干净净,衣裳也熏了香料,挽了个松散的发髻,别上一支水仙玉簪,然后跑出去刨泥巴。

银烛几人都在收拾洗漱用具,留下明思独自在院子里。

她手里拿着一根枯木,掀开地上厚厚的落叶,她特意不让小陶子打扫,北风一起,落叶吹得到处都是,显得十分荒芜。

晚风拂面,落叶扫开又被吹拢,明思努了努鼻尖,哼哧哼哧干得起劲。

裴长渊清隽的嗓音忽然出现在头顶,“蹲地上数蚂蚁呢?”

“殿下来了!”明思倏然转身,星眸似水,笑盈盈屈膝,“妾身给殿下请安。”

“见过明承徽。”太子身后的几人行礼,冯忠多瞧了一眼,殿下许久未至,明承徽竟一点埋怨也没有,笑得这般赏心悦目。

“天这样冷,蹲院子里做什么?”裴长渊握住她的手,冰冰凉凉的。

明思仍旧弯下腰去扒拉落叶,“妾身在这儿种了几颗菘菜,也没见着发芽,不知是不是被雪冻坏了。”

“在那。”裴长渊蹲在她身旁,用手指了指一片落叶下的嫩绿。

“呀,还真发芽了!”明思喜笑颜开,拨开几片落叶,毫不吝啬地赞誉,“殿下眼睛真厉害!”

裴长渊眉宇舒展,环视四周,“怎得院子里全是落叶?”

“殿下不觉得极有野趣吗?”明思俏皮地眨了眨长睫。

裴长渊轻笑一声,“有趣到自个种菜,东宫吃不饱饭吗?”

“哪能啊,妾身种着玩,”明思扔开枯枝拍了拍手,挽着太子的胳膊,“殿下入屋吧,外边冷得很。”

两人相携入内,冯忠打量着风荷苑,静得有些诡异,心里头纳闷起来,风荷苑的人呢?

“为何空落落的?”裴长渊一进来就察觉到有些凉,不似古拙堂温暖如春,怪不得她的手冷冰冰。

“妾身给殿下倒茶。”明思吩咐银烛泡了一壶茶,此刻温度晾得正好能入口。

裴长渊接过茶盏,垂眸睇了她一眼,“故意不回孤的话?”

明思睁着圆溜溜的眸子,很是无辜地说:“妾身不知,没法回殿下。”

裴长渊看向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像夏日夜空的星辰,不染半点尘埃。

上一篇: 她的琴师(女尊) 下一篇: 九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