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东宫娇妾(82)

作者: 甜糯 阅读记录

明思想都别想。

来了一趟太子妃什么消息都没捞着,四处碰壁,让她极其烦闷。

谁知出了坤宁宫没多久,太子妃倒遇着个主动来递消息的。

“请薛母妃安。”薛贵妃向来得宠,两人遇到时,太子妃并不打算和她硬碰硬。

“太子妃啊,许久未见,这是去向皇后娘娘请安了?”薛贵妃坐在轿辇上,摆了摆手,“免礼。”

太子妃起身,微笑颔首,“是从母后那出来,天寒地冻,薛母妃怎得出来了?”

“唉,近来多事之秋,本宫心中烦乱,想着去赏梅,”薛贵妃居高临下地看着太子妃,“想来太子妃也有与本宫一样的烦恼,不如同去?”

孙家与薛家都陷入此次军营采买风波,算得上是同病相怜。

但太子妃深知薛贵妃母子与东宫并不对付,她这个时候和薛贵妃走得太近,万一被太子知道,只怕要惹得殿下不悦。

“薛母妃盛情,妾身本不该拒,只是明日宁国公主归京,还有许多事要安排。”太子妃搬出宁国公主作为借口。

薛贵妃早知太子妃不会答应,也没强求,只笑了笑,“太子妃还真是为东宫尽心尽力,只是可惜了,太子似乎并没有那么在意你。”

虽然这是事实,但说出口还是让太子妃心里一阵翻涌,偏偏为了太子妃的尊荣,她还不能承认,“薛母妃说笑了,殿下待妾身很好。”

家丑不可外扬,即便太子待她不好,她也不能说出来让人看笑话。

“嗤,”薛贵妃冷笑一声,讥讽道:“待你好,怎么还让御史上本弹劾你的父亲?”

一阵寒风刮来,吹起太子妃的狐裘,她冷得像掉进了冰窖,咽了咽喉,“不明白薛母妃在说什么。”

“太子妃是聪明人,怎会不懂本宫的意思,可惜你一片痴心错付,啧啧。”薛贵妃轻叹着,语气里满是惋惜。

“妾身母家犯了错,自该承担后果,与殿下无关,就不劳薛母妃惦记了。”即便心绪万千,太子妃也不愿在外人面前落了下乘。

“嘴倒是硬,”薛贵妃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也懒得和太子妃周旋,吩咐太监起辇,“希望信阳侯的命,也有太子妃的嘴这么硬。”

薛贵妃仪仗渐行渐远,太子妃一言不发回到正贤堂,脸色比墙头的积雪还要苍白,身子微微摇晃。

白嬷嬷连忙扶着她坐下,“娘娘,您可别往心里去,薛贵妃这是在挑拨您与殿下的关系。”

姚皇后上位之前,薛贵妃暂理六宫,都以为她会成为继后,届时三皇子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嫡子,想要与太子一争高下。

最后却是姚淑妃成为继后,薛贵妃算盘落空,哪能待见东宫呢?

太子妃怎能不懂这个道理,她也很想信赖太子,却没法说服自己,“殿下离京月余,一回来就闹出这么大的事,那几个菜农若是无人指点,敢为了区区965文告到顺天府吗?”

越想,太子妃心里就越凉,夫妻四年,太子竟这般无情,那可是他的岳丈啊,怎能不失望呢?

夫妻离心并不是好事,一旦怀疑的种子埋下,迟早会露出马脚,若叫殿下知道,更得疏远太子妃了。

“娘娘,奴婢倒觉得这不是殿下的主意,”白嬷嬷绞尽脑汁将这件事往旁人身上拉扯,“殿下为何突然查军营的伙食?您还记得明良媛初入宫时,咱们给了她一个下马威,让她吃粗陋饭食。”

明思在膳食上吃了亏,现在信阳侯也因为军中伙食而沾了一身腥。

“你的意思是……”太子妃缓缓回过神来,“这事是明思指使的?”

明思哪有这个本事能指使动太子?

明知这个逻辑不对,但白嬷嬷却只能顺着说,“奴婢只觉得此事与风荷苑脱不开干系,京畿八大常备军,怎得殿下偏偏去了河间府?还遇到了那些菜农?”

白嬷嬷:“娘娘可别忘了,咱们前脚才想处置明家幼子,后脚侯府就遭到弹劾,只怕明良媛在其中出力不少呢。”

“怪不得明家幼子险些出事,风荷苑却风平浪静,原来在这等着本宫,”太子妃的怒火被轻易挑起,目眦尽裂,“明思,又是明思,她总是和本宫过不去!”

在白嬷嬷看来,太子妃憎恨明思总比怨恨太子要好,因此添油加醋,“明良媛定是故意给侯府使绊子。”

太子妃一拳砸在迎枕上,愤恨道:“本宫与明思势不两立。”

正贤堂与风荷苑早已是水火不相容,并不急在一时,当务之急是迎接宁国公主。

此次接待宁国公主一事由万良娣从旁协助,可太子妃却没让万良娣露面,只她陪着太子殿下前往。

宁国公主在京城有公主府,太子已让人打扫干净,在宫中与皇上皇后用过午膳,便打算带着儿子回公主府。

临出宫前想单独和太子聊几句,太子妃极为识趣,笑盈盈寻了理由先行告退。

临走前,太子妃特意问太子,“殿下,今日是初一,您晚膳有什么想吃的?妾身提前让人准备。”

初一十五是大日子,皇上一般会歇在皇后宫里,东

宫也差不离,只不过太子并非每个初一十五都进后院。

太子妃这是在邀宠,裴长渊哪能不清楚,但皇姐还在一旁,他不便驳了太子妃的面子,顺势应了下来,“随你安排吧。”

“是,妾身恭侯殿下。”太子妃得偿所愿,欢喜离去,忙着准备今夜侍寝。

太子妃一走,宁国公主揶揄地看向太子,“瞧你和太子妃的关系不错,成亲这么久,怎得还没有嫡子?”

上一篇: 她的琴师(女尊) 下一篇: 九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