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枝灯(272)
榜眼郎,不就是自己面前坐的这位。
还真是让自己猜到了。
云鹤竟真如他所说不回来通判了。
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近来也没有新的信到睦洲,她不知情况。况且,从东京到睦洲,也不是几日能到的,周珮现在都在睦洲了,至少在元宵之时便从东京起了身。
苏以言闭了闭眼,心中那被压抑着的伤感突地喷薄而出,让她心中闷闷细疼,她蹙了眉。
赶在周珮想关切她时,她开了口:“周郎君,怎么突地来通判睦洲了?”
“上谕,”周珮见她开口关心自己,放下瓷杯,忙答:“状元郎回京了,官家便下了谕旨,遣我通判睦洲,顶的是状元郎的缺。”
“为何?”苏以言追问,语气急切,全然不似先前,“官员不是五年一任期?”
这一异样惹了周珮另眼,但周珮只一瞬,很快掩盖了下去。她若不提云鹤,自己也没必要提起这人。
“我也不知为何,”周珮轻摇头,与苏以言对视一眼,微笑道:“你知的,官员会休沐到元宵,那日我正在府上封印休假,刑部小吏兼小黄门一共三人,一齐送来我的的告身,小黄门传达:上谕,让我见告身立即启程。”
他怎会不知呢?他来睦洲便是向皇帝自请的,萧相也有意,萧家得到通报,说面前这小娘子身份有异,可能与苏家有关,正好,云鹤回去了,这转运使安抚使一人是萧党一人是云党,叶初是云党,得安排一个萧党过来掣肘分势。
“那叶知州可回了?”苏以言又问。
周珮摇头,“先前我正从知州衙门过了,叶知州没回。”
“你可知……”苏以言敛下眉眼,欲言又止。
“嗯?
“周珮回问,“小娘子想知道什么?”
“叶知州因何还不回睦洲?可是京里生了事?”
“我实不知,状元郎没给府上写信?”他还是主动提及了云鹤,想看看苏以言的反应。
“哥哥还未写信来。”就连先前想要云鹤指点的丹青,寄上了两幅,都未有答复回信。
苏以言心中不安。
只能往好处想,想着是大功一件,在京都升官所以不回地方了。
好甜的一声“哥哥”,周珮险些捏碎了瓷杯,还是维持着春风和煦的笑容。
雨停了,这是主街,泥路上的行人来往都渐渐多起来了。
苏以言轻笑,道:“周郎君,我得回去了,姑姑还在府上等我消息。”
“某送小娘子。”周珮站起身来。
苏以言笑着拒绝了,指了指不远处,“您瞧,我府上马车就停在那出,通判老爷您还是继续视察民况。”
苏以言起身时。
“小娘子。”周珮沉了声冷不丁唤她。
她愣了愣,还是那疏离的笑容:“怎么了?”
“小娘子曾帮了我,还是依旧唤我郎君吧。你和我,只是朋友,不是官民。”
苏以言微点头,然后告辞。
周珮看着她的背影陷入了沉思,吩咐身边的随侍,随侍得到吩咐大步而去。
苏以言下了马车,飞奔似的往姜氏那儿去。
门房先一步通报完,她已经站在了门口,不等人打了帘子,她已自掀了往里走去,边走边对着迎上来的姜氏道:“大外姑,叶知州还未回,但新任通判已到睦洲,而且,我遇见他了……”
第139章
从帘子缝里透出的冷风还在往屋内钻,姜氏听了门房说苏以言回来了,便往门口去了,拉住苏以言的手,见她的小手炉不知道去哪儿了,忙握住她的手,又将自己手上的递给她。
竟听见苏以言说新任通判已到了睦洲了。
那自己家鹤儿呢。
她沉思一瞬,张了张嘴,抓住了苏以言话中的重点,问:“是谁来通判的?你遇见了,可看清是谁了吗?”
若是熟悉的人,还能去打听打听京中究竟是什么情况,本家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姜氏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苏以言脸色有些僵硬,鼻尖不知是被冻红的还是怎么样,她吸了吸鼻,又哈气道:“认识的。”
“叫什么名?”姜氏疑惑,苏以言平日里走动极少,怎么会认识官员。
苏以言随着姜氏坐下,柏露上前来倒了汤饮,递给她,苏以言啜了两口,感觉嘴里稍微有润了,才迎上姜氏带着疑问的目光,答:“是今科榜眼周珮。”
“周珮?”
“嗯。”苏以言回到府上,心中那份慌乱却一点没淡下去,她正了正色,清了一下嗓子,“大外姑,我还有一事,想告诉您。”
她神色严肃,姜氏先前以为她如此急切的原因是想快些告知自己消息,如今一想,怕是不尽然,苏以言平日的沉稳她看在眼里,今儿却如此惶急,姜氏的心坠了坠,莫非是什么不好的事儿。
“你先把这热饮子喝了,暖和一下身子,”姜氏心中虽乱,却也是经过事的人,只面上不显露,关切问道,“可是京城里发生了什么事?你尽管和我说。”
苏以言鼻头一酸,正后悔不已,那热饮子进嘴也尝不出味道来。只因事皆是自己引起的,若自己当时不将那件没用的斗篷递给周珮,就不会生后面的事,她先前见那模样,只以为周珮是一个普通难民,谁知道,这人于科考上竟然仅此于哥哥,他不是个寻常的人,苏以言现在只恨自己当时多此一举。她的身份万万不能暴露,一旦暴露,云家便是欺君之罪,是不测之罪,她又怎么对得起云家。
苏以言摇摇头,说:“京城的事没打听到,是我……”她便将认识周珮的前因后果全给姜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