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枝灯(345)
云鹤想到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
脚步声不缓不急。
云鹤嚼着饭粒的嘴停了下来。
抬起头时,映入眼帘的已不是先前的两个狱卒,换了人,还有别的小卒正打着灯笼,那二人正在打开他和李佑的牢门。
李佑也惊了。
手中捧着的饭碗险些摔了。
他忙将饭碗放下,看向来人。
来人头戴小玉冠,内里穿一袭素衣,外身着青色纱衣,腰间环佩,眉宇之间隐隐有着一股儒雅沉着气息,脸上带着浅浅笑意,云鹤在见着他第一眼就知道,是某个亲王。
是亲王。
会是哪个亲王进京了?
云鹤一时半会也摸不准。
但还是迅速撑着床沿起身来行了个趋礼。
李佑不明所以。
也跟着行了礼。
那人开口,如春风沐雨一般温和的声音传进二人耳里,“快请起。”
他说这话,云鹤瞬间知道他是谁——
废太子,齐王。
云鹤起身后赶忙去拿了折叠在一旁的官服,准备往白麻囚服上套去,齐王伸手阻止他,“状元郎,不必在意那点礼。”
见他点明自己身份,云鹤知道他是来找自己的,又行了个礼,斟酌了一下措辞,“下官云鹤,拜见齐王殿下。”
齐王上前来两步,将他扶起,“哎?”了一声,“都说了不用在意那点礼,现是私下,不必以官职相称。”
他瞥见李佑也欲行礼,转过头对李佑道:“禀德,李禀德,是吧。”
李佑愣住了,呆呆点头。
齐王道:“社稷之器啊。”
李佑没想到,他对自己评价这么高,脑中立即涌现出一股’肝脑涂地‘的架势来,忙道:“下官李佑,谢殿下谬赞,下官只是做了该做之事罢了。”
齐王微微点头,眼中的欣赏溢于言表。
余光瞥见二人还未用完的饭菜,微微皱了眉,云老相公竟还真舍得让自己疼爱的孙儿来受这份苦。
当知道是云鹤提起为谢怀正名
时,他说不震惊是假的。
云鹤的前程连他在封地杜门不出的王爷都知道。
能放弃如此让不少人艳羡的锦绣前程来为谢怀正名,行前人未行之事,他真想来看看建德三十五年的状元郎究竟是什么样儿的!
云鹤也是第一次见齐王。
意识到面前的人是齐王之时,他就知道,出狱的日子不久了。
不知道父亲母亲如何,祖父祖母如何,还有那个让他牵挂着的人儿如何?
若是她知道自己生父身后之名得以辩白,她会欢喜吧!
第181章
建德三十七年,七月十五日。
付家是随着萧家一齐倒台的。
但七月十六日皇帝并没有上早朝。
第二日清晨时分,还在用早膳,用了得进宫候着早朝,府上宅老过来告知的,得知消息的范烨是真的惊讶,于是乎用完膳一大清早的就到了垂拱偏殿等着。
一个中书门下平章事,一个参知政事,就这样被下了狱,皇帝还未上朝,陈读过来垂拱偏殿道:“陛下今日不上朝了。诸位官人自行散去值班吧。”
本来一潭死水一般的殿内瞬间炸开了锅,做京官,有几个是消息不灵通的?
未见着萧相与付大参,萧党们就知道,这传言是真的。
但始终诸臣们只知道结果,并不知其中细节,有不少萧党心中都惶惶难安,巴不得现在就同他们撇清关系,陛下要清算也不要沾染到自己身上。
底下议论纷纷,陈读懒得得罪,也就退了出去。
范烨四处望去,目光所至之地官员声音都压下去了不少,这样一来,只剩下另一个参政与他,他又是三司之首,身上还兼着枢密使,位同副相,他咳嗽两声,道:“诸位同僚,肃静,今日陛下不早朝,各位自行离去,回值房值班处理公务吧。”
他说了这话,下面的人都闭上了嘴,朝他行了礼,往殿外去了。
等范烨到政事堂时就见着陶栖已坐于上位,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见着了难以置信。
范烨道:“老夫就说,怎么没在垂拱殿见着大参你,”说完,范烨也坐了下去,政事堂虽是方寸之地,如今只有他二人在,难免有一种萧条空旷之感,心中隐约还突显出一种兔死狐悲之感。
陶栖端起刚上的茶,吹了吹,轻抿了一口,道:“陛下今日不朝,老夫便躲了个懒,直接来了政事堂。”
范烨心中直骂他老狐狸,今日在偏殿,他被众官员打量了不知多少眼,还出头让他们闭嘴,这得罪人的事光让他做了。
但范烨面上不显,“大参怎知陛下不朝?”
“昨日赏灯祭祖之事,陛下都未出现,难道,计相你认为,区区两个官员下狱,陛下还得上朝来安抚人心?”
这件事之前,云家两位官人都告了病假,陶栖他还感到疑惑,云家这是不想与萧党再斗了?还是说,通过云家七郎那事,云家觉得惹了皇帝厌弃,需要明哲保身。
但其余与那萧党相关之事,竟完全没有风声透露。
甚至据他所知,萧党还在筹谋这太子之位,想要扶持陈王上位呢。
陈王外祖家很自然就走到了一起。
他还隐隐听闻,陈王在先前回到了京都。
但此事没有实证,他也是和事佬性格,做什么要去捅这个蜂窝。
他说完这话,范烨心道:好大的口气,什么叫区区两个官员,其中一个那可是比咱两都略高一等的官员。
落你嘴里,就只剩下区区二字了,那个位置还不知道谁能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