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辩友是我男朋友(109)
反二:反方二辩。
主席:下面有请正方三辩盘问反方二辩,盘问方可以打断被盘问方发言,被盘问方只能作答不能反问,对盘问方计时1分30秒。
正三:我们不谈投诉机制,因为造成的争议是我们双方背书不同。那我们谈一谈普通人,您方认为发一条帖子被上千条评论攻击的贴主是不是普通人?
反二:要看他发的内容是不是属于每个人都可以发的。
正三:好,假设我今天发了一张自拍,然后说‘求评论,不玻璃心’,然后下面一堆人评论说‘真丑’‘求打码’‘建议重新投胎’,按照您方的抗争是不是要把所有的发言人都起诉一遍?
反二:起诉手段是我方抗争的最后一层,在此之前我方认为的抗争是针对这些人的评论进行回应。
正三:好的,对方也承认了对这些人起诉根本不现实,因为都不构成起诉的要件。再者,根据对方辩友前面的论述,他们选择的是澄清和回应式发言,可是我发的这个帖子里面说了‘求评论,不玻璃心’,这不是在我发帖时默认的吗?为什么要澄清呢?所以您方根本无法进行所谓的抗争,这是我方想说的第一点。然后对方辩友今天一直在说抗争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事情真相,暴力行为会减少,但是根据我方四辩在某平台的背书,事实上你解释的东西对方根本不乐意听,对方反而会说你又激动了,是你活该,请问你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反二:这就是需要抗争的事情啊!我方有一个例证说明了这个——
正三:不对,这就是因为抗争展现的结果,因为在互联网上大部分人的道德感和责任心会被隐匿,降低好几个等级,这些网络喷子哪有什么正常人,除非你说他爱听的话,不然你的抗争只会成为他情绪极化的催化剂,这是我方想说的第二点。你们今天一直都在说真相,可是营销号盛行网络的现象下,那么多轰动全国的大型案件,多少不是后真相?就拿您方举例的快递女子一案,这其中的抗争花费了多少的心血?营销号又在其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更何况一个普通人在遭受到攻击时的无能为力,这是我方想说的第三点。
反二:可是普通人并不会——
主席:时间到,下面有请反方三辩盘问正方四辩,规则如上。
反三:对方辩友一直在混淆一个概念,就是对于普通人的定义,您方说今天你发了一个求评论的帖子,然后下面有一堆恶评,你看了之后破防了,但是这不是你自己求来的吗?投诉不就完了吗?你说抗争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可是面对恶意我们不阻止吗?面对谣言我们不抗争吗?就任由自己被污蔑吗?你是圣人吗?
正四:您方都说了是恶意,面对这些没脑子只会攻击别人的人,你无法起诉也无法真正地攻击到他,抗争不就是在浪费时间吗?
反三:不对,我方有例证。在某平台上有一位网友只是在一则虐猫视频下呼吁大家爱护动物,可是被一群虐猫人追着骂还私信一些虐猫视频,可是这位网友并没有关停账号选择避开,而是选择了抗争回击,结果就是那些人破防删评,邪不胜正,正确的事情一定会是正确的。还有,您方一直在说什么营销号,可是请问一般的普通人的发言会上升到营销号全网审判吗?
正四:现在的营销号那么多,你现在随便点进一个营销账号,多少的视频一开头就是什么‘一则网友发布了一条巴拉巴拉的视频’,然后视频下面一堆人又在下面进行二次网暴——
反三:您方存在归因谬误,这已经不是一个普通人会遭遇到的微型网暴了,我方一直在强调微型网暴的范围不包括这种被营销号拉出来审判的范围,而是我发布了一条帖子或者视频,明明没有那个意思,却被人无端指控和谩骂。甚至这些人还会各种私信骂你,请问你不抗争吗?就这么受着?你是受气包吗?既然那些不是真相,为什么要害怕去对抗呢?
正四:不是害怕对抗,而是没必要对抗,明明可以把它们当作傻子不理会为什么要——
反三:好的,对方辩友说没必要,而我方想说的是这真的很有必要。大家都是互联网上冲浪的网友,为什么要让这部分没有道德感的人占据那么多的话语权呢?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所有的平台都在完善评论机制,以肃不正之风,说明正是这样的恶臭言论影响了整个互联网的风气,所以我们应该改正。而将这种改正的权力下放到每一个普通人,我们能做的不就是抗争吗?
第54章
主席:感谢双方辩手, 下面有请正方三辩进行中场小结。时间为2分钟。
正三:对方辩友一直在说抗争能让网络风气变好,我方存疑。我们看到的微型网暴发展成为大型网暴以及全民审判不正是因为这些抗争吗?你骂我我骂你,争吵和冲突似乎永无止境, 这是因为没有抗争吗?这恰恰是抗争带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我方认为这是个人道德素质和不同意见的立场决定的。
在群体无意识的网络中, 主观言论漫延到了所有的评论区, 普通人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审判和评论,如果我们对每一个的攻击言论都进行抗争, 我们真的又那么多的精力去做到吗?避开可以将原有的冲突避免扩大化, 恶意的评论你可以回击,但是恶意的人你永远无法阻止他继续下一次的恶意。他需要的就是你的反击作为恶意的养分, 因为他需要存在感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只要他把你骂跑了,他就会觉得自己是正确的, 从而这种恶意不断滋生。如果你选择避开, 可能这条评论会被平台检测删除,而那个发布评论的人会觉得自己的言论你根本就不Care,他反而会变成一个格格不入的小丑。用构思回应和与攻击者进行周旋反抗的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才是避开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