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县太爷与杀猪刀(133)

作者: 红豆酬她 阅读记录

“你!”青空被他说得七窍生烟,两眼快要冒出火来。

这时陈亮忽然变了脸色,面朝许文壶惊诧道:“自认识以来只知您姓许,方才方知您全名,难道您就是那位在天尽头因铲除恶霸王大海被革职的知县,许文壶?”

许文壶懵住了,有点不懂为何陈管事会突然对他的态度转变如此之大。

见他迟疑不肯回答,李桃花跟唯恐自家孩子错过表扬似的,忙不迭便道:“是他!就是他!恶霸王大海就是被他铲除的!”

许文壶也只好硬着头皮拱手,“正是在下。”

陈亮端详着他,竟喃喃念出:“这还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他转身朝门外,对许文壶摊手,“许大人,这边有请,我家老爷已等候多时了。”

“那这几条鱼……”许文壶一时猜不出对方用意,也不关心自己接下来的命运,他就只关心那几条鱼的命运。

陈亮的表情又成了一开始的和善,陪着谨慎和笑脸,“许大人放心,小人即刻便安排小厮将其放生,保证是这方圆百里最大的湖泊。”

许文壶的表情这才有所松动,随陈亮出门。

李桃花担心许文壶安危,自然要随他一起去,陈亮也没阻止,二人便一起被请到前宅,并肩随陈亮离开。

在他们身后,青空干站在原地,成了空气一般的人物。

他身边的小童用酸不溜秋的语气道:“居然被请到前宅了,这可是连师父都没有的待遇,他们这群冒牌货凭什么啊。”

青空额上青筋猛跳,面露屈辱之色,牙一咬道:“闭嘴!”

第69章 蚕

李桃花不记得自己穿过了几道门, 只觉得眼前场面越来越开阔,走动的仆人也越来越多,从清一水的小厮, 到夹杂些貌美的丫鬟,除却行礼,人人走动不停, 各司其职。

她也是直到此刻才发现, 原来这几日所活动之处不过这宅中九牛一毛,往外面走, 这陈宅竟比王大海家里还要显得富贵。

“许文壶。”她小声叫许文壶的名字。

许文壶侧过脸看她。

李桃花瞧着陈亮走在前面的背影,好奇地问:“他刚才说, 是他家老爷要见你,难道你认识陈老爷?”

许文壶摇头,目光同样疑惑起来, 对她道:“我过往并不认识陈姓之人。”

“这不就怪了。”李桃花柳眉蹙紧, 坏人见得多了,越看陈亮越觉得有鬼,她却也并不怕, 想不通便将语气一沉, “算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放心, 有我在, 我绝不让他们动你一下。”

她的表情十分坚毅认真, 卷翘的睫毛却俏皮无比,两者本该违和,搭在一起便显得异常可爱。

可爱……

许文壶也不知自己是怎么想到这个词的, 他一直不知该如何形容李桃花,如今才蓦然找到这个过于贴切的词汇。

“你发什么呆呢?”李桃花见他盯了她半天不转头,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醒醒,走着路呢。”

许文壶回过神来,连忙收起眼中迷离,回过脸一副正色表情。

“你刚才都在想什么?看我看个不停。”李桃花问。

“没想什么,桃花你看,地方到了。”

许文壶往前快速走了两步,生怕暴露耳后的羞红。

到了厅堂外,陈亮对他俩客气道:“两位请稍等,小人进去禀报一二。”

二人自然答应。

不到片刻,陈亮便已从中出来,带领两个人进去。

许文壶步入厅堂,第一眼看到的是堂中一副山水图,落款为唐代名家展子虔,画前安放两把乌木太师椅,有名中年男子在太师椅前来回踱步,神情激动,目光闪烁。

许文壶步伐还没站稳,那男子便已留意到他,三步并两步快走上前,看姿态分明是想同他说话,似是想到礼数,方慢下步伐,克制住激动,端起两臂行礼,朗声说道:“草民陈仲良,见过许大人。草民这几日算到大人要经过松江,特地安排小厮在外留意消息,不想大人早已入府,怠慢大人至今,草民羞愧不已,望大人见谅。”

陈仲良年逾半百,头发却乌黑发亮,双目炯炯有神,连说话的声音都透着股中气。

许文壶哪里顾得上什么见不见谅,连忙将人搀扶起来,无奈道:“陈老爷这一声大人未免折煞于我,我已经不是天尽头的知县了,当不起如此大礼。况且,我实在不知您为何要见我,又为何待我如此客气。”

陈仲良见许文壶有如此疑惑,激动的同时不由发出一声叹息,“许大人,还请坐下说话罢。”

许文壶随他落座,坐下后,又看向站着的李桃花。

陈仲良识得眼色,连忙吩咐:“快快搬来张玫瑰椅,好供这位姑娘歇息。”

李桃花在路上就差把陈家的耗子都想成黑心的,这时候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但椅子搬来,她也没扭捏,大大方方便坐下了。

就这么在旁边竖起耳朵听着,她才知道为何陈仲良会想见许文壶。

这陈家过去在松江当地是丝造大户,历代以养蚕收丝织锦为主业,生意做得极大,京城都有他们的主顾。也就在差不多十年之前,临结茧,蚕却开始生病,先是不吃桑叶,然后蜕皮流脓,最后脱水而死。这病来得凶,还传得快,仅是几日之间,蚕便死了大半,不仅整年都要白忙,许多买卖也要泡汤。这个时候,有人给当时的老太爷支招,说在天尽头有味药材,专治这种怪病,老太爷便马不停蹄派人去找,可等到了天尽头,派去的伙计才发现天尽头的药材都被一个叫王大海的垄断了,而且药价奇高,给虫子治病每两药都能要到十两白银,按照陈家养蚕的规模,药价起码得上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