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戏少卿大人(57)
应祉却紧紧地盯住景清幽,目光凝重,“确实有这样的传闻。”
“什么传闻?”
应祉边走边说:“传闻胡家的儿子并非胡员外正房所生,就是最近几个月传出来的,大多数人可能只觉是空穴来风的事,信不得,可孩子被劫后,胡家的举动倒是坐实了谣言。”
哪怕知道不是自己亲生的孩子,又如何呢,毕竟相处了这么些年,难道活生生的人命也不在乎了吗?景清幽不禁打了个寒颤。
不多时,来到了另一家门前。叩门须臾,便有人开门了。
那人识得官服,立马给两位大人行礼。
“小人拜见两位大人,不知登门有何事啊?”
连下人衣着都整洁得体,举止大方,景清幽不由得先有了好脸色,“贸然拜访多有得罪,但大理寺查案,需得见你家老爷,麻烦您去通传一声。”
“是大理寺来查黑衣人的吧,老爷开口了,若是有官府来问事儿,一应照贵客接待。二位大人请。”仆役边说着边弯腰伸出右手延请。
景清幽和应祉随仆役的邀请进门,那仆役在前方带路,遇到一个丫鬟,忙把她叫过来,“客人到了,快去请老爷来前厅。”
那小丫鬟立马撒腿跑去。
景清幽从进府那一刻就习惯性地观察周遭情况,这家主人是有雅致的,进府时映入眼帘的影壁上刻有空谷幽放的兰花,院子里又错落栽种了不少的梅花和嫩竹,再往堂屋里走,两坛菊花在角落里隐自盛放。
檐下的两盏灯笼上题了两首谪仙人的新诗,若是他人,景清幽只会觉是附庸风雅,好在,她记起来了。曾经,乔大人为了一件有谪仙人亲题的画扇而寻访长安名流,这样的人,也许才有一室的雅致。
“两位大人少坐片刻,老爷马上从后院赶来。小的下去为二位大人沏壶好茶来。”
应祉颔首,“麻烦了。”
刚坐下没一会儿,乔向松从后院赶来了。乔侍郎年逾四十,是工部的一把好手,只知道他是百姓日常生活的修缮者,倒不知乔大人竟将自己家也打理的井井有条,诗情画意的。
乔侍郎一来,应祉与景清幽立马从位上起来,双方相互行礼。
“两位大人到访寒舍,鄙人自是明白缘由。但是吾儿体弱,经大夫的调理,药材的滋补,这才渐渐脸色红润了些。应少卿和景寺中莫不要被吾儿的状态吓到了,在下先替犬子的失礼致歉。”
应祉连忙制止乔向松的歉礼,“乔大人,您这说的哪的话,该是晚辈多谢您的谅解,愿意让我们进来问询。令郎尚幼,自然是身体第一位。问询的事可另寻他日,届时晚辈再登门拜访。”
乔向松紧抿的嘴部松了松,道:“多谢应少卿体谅,为人父母的,自然希望早日抓到那群贼人。至于高昌死士不死士的,那自是朝堂上该考虑的事情,目下我只是一个孩子的老父亲罢了。”
再多的“必定给您一个交代”之类的允诺给不了,毕竟尽人事,听天命。俩人向乔侍郎告辞,缓缓离开了乔府。
离开前,景清幽厚着个脸皮向乔侍郎讨了个东西:“乔大人,若是此案了解,您能否让下官也开开眼,看看谪仙人亲题的画扇何样?”
乔向松开怀大笑:“景寺中若是感兴趣,随时可来与我品鉴。”
“那晚辈先多谢了。”
应祉瞥了眼兴高采烈的景清幽,无奈地笑着摇了摇头。
俩人今日什么都没办成,走在大街上,预计继续往另外几家去的,应祉却突然说:“罢了,过几日再去。孩子们也许还需要恢复一段日子,眼下去问询,岂不是让他们又重回了一遍令他们惊吓、恐惧的经历?”
景清幽点了点头,“应少卿考虑得周到。”
应祉骤然低下头,对着景清幽冷笑道:“而且往后的几家说不定没这么好脾气了,不可能再给你‘既吃又拿’的了。”
景清幽哪能听不出来他话在指向什么,故意矫揉造作道:“哎呀,没办法,遇到同好了,就是比较容易交心啊!”
闻言应祉嗤笑一声,走在前面不经意道:“原来春宫怨和谪仙人的诗也能算同等风雅了。”
景清幽一听,眼睛登时睁大了,不可置信地追上去,“应祉,你……你什么意思?说清楚!”
“没什么意思。”应祉眼里偷偷含笑。
“不说清楚不行!”景清幽心里慌张,但又不能被应祉逼得直接问出来,直接问出来那不就相当于变相承认了吗?
第31章 你可以问我但我不想问
应祉走在前方,自顾自的笑起来。
逗她怎么跟逗猫似的,一点就炸毛。
今日一早景清幽挎着个包袱进来,估计里面是厚厚的书,背去书房的时候,从里面掉下来本书册,应祉跟过去捡了起来。只一眼便被上面的字惊得瞪大了眼睛,上面写着硕大的三个字——春宫怨。
读书人都把这些列为下三滥的书,应祉不用翻开,里面无疑都是些情爱闺房事。景清幽平日里都在看些什么东西?他一郎君光是看到书名都是要羞红脸的程度,可她竟然还把这种书带到了衙署?!!
怪不得说话做事这般无所谓,且她身边总是跟着那个姓马的,她不会毫无男女之防吧?
“应祉!你说清楚,什么春宫怨?”
景清幽急得直接上去拦住了他。
应祉抱臂,略带戏谑的眼神盯住她:“你包袱里的书少了本不知道吗?”
“我……”她刚放下包袱没多久他就来了,还没来得及查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