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戏少卿大人(56)
应祉终于忍不住了,轻笑出声:“这茶只是因为你来了,特意煮的。”
闻言,景清幽弯了弯嘴角。
随后,应祉报复似的说了句:“这样说的话,你满意吗?”
刚弯起的嘴角瞬间耷拉下去了,景清幽横了应祉一眼,假笑一番,道:“原来大理寺的油水这么厚呢,不知道需不需要找人来刮一刮了。”
应祉不理会她的阴阳怪气,给她继续添茶,“也对,既然景大人是大理寺邀请而来的贵人,自然一应用具都得是上乘。是本官疏忽了,景大人多担待。”
这番下马威总算达成了,景清幽不能让应祉以为她是好欺负的。随意一个威胁难道她便对他言听计从不成?
第30章 赏春宫怨“应祉,你……你什么意思?……
放下茶杯,景清幽正经起来。
“我之所以怀疑他们是假冒的高昌人,是因为衣服。”
应祉疑惑道:“衣服?”
“是的。当时官兵未赶来时,开场那儿里围了一群乌压压的匪徒,下官仔细瞧了瞧,为首的那贼人穿了件狐皮轻裘。但是在高昌文化里,狐是灵兽,是祥瑞,皇室甚至严令禁止捕杀狐狸,不仅如此,高昌王还留了座山散养狐狸,只有在高昌国的贡品里才可能看见狐狸制品。”
应祉若有所思,“既如此,确实可疑了。那如果不是高昌人,又是何人所为呢?究竟犯得什么心思?”
“他们把孩子放了或许只是预谋让大燕与高昌两国间产生嫌隙,不是想一举让两国开战,毕竟边境还开放着,两国的商贸往来不可能一夜之间切断。”景清幽脸色一凛,笃定道:“所以,下官断定那帮人不是高昌死士。”
应祉起身,走到书架前拿出一卷书札,“这是京兆府那边整理出来的已知线索。那帮人逃到涿郡后,在一个郊外的破庙里把孩子们扔下了,孩子们饿了三天三夜,早已没了力气,待官府寻来时,孩子们都晕厥了。”
应祉走过来,将手里的书札递给她。
“往北方……涿郡……”景清幽看着地图陷入了沉思,不过须臾,轻笑一声,“他们选的地方也着实巧妙,从长安去往高昌最快的一条路程必定得经过涿郡。带着孩子,马跑快不起来。怕被赶来的官兵抓到,索性就把孩子扔在了涿郡,这样一来,也可以造成他们想往高昌逃跑的假象。”
奸诈的眼睛里藏了股古灵精怪的机灵劲儿,景清幽转过身子,对着应祉问道:“不知应少卿此时有了什么猜测?”
应祉对上她的目光,不做声,只是点了点头,“有点猜测,算不上吧。只是有一些怀疑,但没有证据傍身,我不能轻易说出来。”
本来她不感兴趣的,应祉这一说,倒是把她的心给勾得痒痒的了。
“那少卿倒是跟下官说说,是什么猜测?”景清幽夹着一声甜美的嗓子,凑到应祉跟前,期待的眼神望着他。
景清幽的目光寸步不移地盯着他,倒把他盯的不好意思了。
稳了稳心神,应祉绕回到书案前,恢复以往的冷静:“不能说出口的秘密,自然是不能为人所知的。知道了要掉脑袋……”玩味地盯着景清幽,“你还想知道吗?”
景清幽横了他一
眼,伪笑道:“行……毕竟我只是应少卿的一个属下,应少卿说什么,下官自然要听什么。应少卿就是大理寺的天,只要您在大理寺,大理寺怎么会塌呢?哪儿轮得着我操心啊。”
论阴阳怪气,谁有她景清幽厉害。书札放下,一扭身,“那如果没什么事的话,下关就先退下了。”
“等等。”
“怎么了?”不会又有什么小事差遣她吧。
“唯一与那帮匪人接触过的就是被抓的小孩儿,咱们得试着上门一个个去问一问。”
-
“噔噔噔——”
应祉拉着大门上的门环叩了叩,无人回应。
“家里没人吗?”景清幽疑惑。“不可能吧,这么大的宅院,里面没人守门?”
应祉继续敲,半晌来了个老妇人开门。操着口苍老沙哑的嗓音,问道:“你们是何人?”
应祉冷声道:“大理寺办案。”
那老妇人却只是淡淡地回:“两位大人,是有什么事吗?”
景清幽和应祉对视一眼,继续问:“你家老爷呢?”
那老妇人甚至都没将门完全打开,只是开了条缝,伸出来个脑袋,回道:“我们家老爷和夫人回乡探亲了,昨日刚走。”
景清幽奇怪地看了应祉一眼,他没说什么,只是稍稍后退,说了声“打扰了”,转身欲走。
“应少卿,就这么走了?”景清幽愣在原地。那老妇人已将门关了,仿佛方才无事发生一样。
“府里都没人,还留在这儿干嘛,且这家人的确有点奇怪。”
“此话何意?”景清幽碎步跑到应祉身前,好奇地看他。
她从门边一路跑至他跟前,淡淡的股桂花香袭入他鼻腔,应祉不自然地看了看景清幽的脖子,扭头冷静深呼吸一口。
“待我娓娓道来。”心猿意马不是你的本性,应祉心里暗暗鄙夷自己。
“总共有十四户人家的孩子被抢走,别家的父母都是日夜担忧,恨不得日日去京兆府官衙门前闹,胡家却比较奇怪。若不是官府清理失踪孩子,然后承报到他家,他家孩子不见了父母怕是都不知情。失踪的几日里也从未过问官府调查进展,像是毫不关心。”
“孩子不见了不知情,孩子被贼人掠走了也不关心,是他家亲生孩子吗?”景清幽不禁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