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调戏少卿大人(96)

作者: 曙色三边 阅读记录

她说是应少卿回长安了,把她从狱中接了出来。“还未向圣上禀明,也许圣上会怪罪下来,但女儿已决心与大理寺共进退。”

爹娘便没再说什么了,只顾着迎接女儿回来,喜悦充盈了整个景府。

景清幽在牢里生病的事,她爹娘都知道。狱卒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二老送进来的东西都能顺利交给景清幽。故而她在里面,抛却住宿的

苦,其他的倒好。

她哪里瘦了,应祉尽瞎说。

景清幽躺在床上回想马车里的种种,不禁笑出声来,这月他和她二人过得都一般吧,也算共苦的交情了。

正阖眼入睡,一声“窸窣”声,景清幽不止鼻子灵敏,耳朵也是。细小的响动在这静谧的夜里,只会被放大数倍,她怎会听不到。

“谁?别在那儿装神弄鬼!”

景清幽掀开被子连忙起身,披上外衫,走到外间屋,对着窗外的“簌簌”声厉声道:“出来!我知道是人。”

景清幽不耐烦地过去,将窗户打开,一身高大的黑影映入眼帘。抬眼一看,怎么是他?

“应祉,你怎么在这儿?”

“阿幽。”应祉可怜兮兮的语气喊了她一声。

“你……外面天冷,进屋吧。”

“不了,夜深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对你名声不好。”

景清幽嗤笑一声,“你还知道对我名声不好,半夜三更翻人墙,来到未出阁的娘子院子里,逼我出来见你。这也是为我好?”

应祉羞愧难当,低头垂眸。倾之,冒出一句莫名其妙的话来,“阿幽,若是我不再是应祉了,你……你还愿意信任我吗?”

景清幽眉头紧蹙,狐疑地盯住他躲闪的目光,“你是不是有事情瞒着我?”

见他吞吞吐吐,景清幽不耐烦将他扯了进来。立马紧关窗户,挡住屋外的寒气。

“真是的,冻死了。你不进来,我可不想陪你受冻。”

景清幽推他至桌边,“坐吧。给你倒杯热水。”时不时瞧瞧他冻红的鼻尖和耳朵。回到屋内掌灯,室内顿时敞亮些许。

点完烛火,坐回桌边,“你既然半夜做这样不着调的事,指定不可能是什么好事。且你觉得说出口很难为情,可是,应祉,今日我在马车上与你不是已说清了吗?我是可与你共进退的人。先前我避你,是我不相信你与其他男子不同,可我仔细回想。你尊重我的意愿,你了解我所思所想,即使我有着与长安女子不同的想法与行径,你也依旧倾心我,不是吗?”

景清幽握住他放在桌上的右手,“彦之,你不信我吗?”

应祉重叹了口气,道:“阿幽,你可知前朝事?”

“前朝?具体是指何事。也许只有朝中老臣知道,但我印象中,前朝留下的大臣大多已退幕了。”

“先帝驾崩之际,大燕有过大乱。”

景清幽倏而想起来什么,“父亲曾卸任太傅时,便对我说,他就是担忧牵连进前朝纷乱的争斗中,便从东宫离任了。与东宫渐渐少了来往,当时我没细问前朝是怎样的争斗。”

应祉点点头,“确实不该与你说,这些事知道的越少越有利。先帝垂危时,朝中已有大臣趁机谏言立新君,但不是立年幼的太子,而是北方的平因王。”

“果不其然,先帝驾崩,北方藩王势力联合起来南下。他们看上了卢州那块地方,但笃定璟王不会与他们联手,便使计谋害死了璟王殿下,女帝继位后,派兵拿下了北方三个藩王,但他们却将所有的罪名都转嫁给了璟王。害得璟王妃生下一子后……便死在了逃亡途中。”

“世人皆以为璟王一家都已惨死了,可是,谁能料到璟王世子竟然还在世!璟王残存至今的部下找到了我……造化弄人,哪能料到,我竟不是应家人。”

听了应祉的一番话,景清幽彻底怔然了。应祉不是镇国将军的二郎,而是前朝世子?这听着确实些许荒谬。但观应祉诧异的神色,他估摸着也是才得知。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便马不停蹄地来找了她。

“彦之,我知道你一时之间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我也是。但,无论你是不是应祉,我都会相信你。无关身份。”

景清幽重新敛了敛神色,将椅子往他那边拖了拖,扶正他的肩膀看向她,“彦之,我知你心中的纠结为何。将军与将军夫人的抚养恩情你不能忘,你本只想在风云诡谲的天下守着大理寺便足够,可如今,你不得不思索你存在的意义了。父母之仇,不共戴天。你纠结着,该不该去报仇,该不该为父正名。”

应祉苦笑,眼里无限悲凉,“知我者,谓我心忧。”

“彦之,我也无法给你确切的答案,你只能自己想清楚,谁都无法共情汝之经历与痛苦,但无论你做怎样的决定,我都支持你。”

应祉轻笑一声,伸出手臂将景清幽揽入了怀中。“阿幽,多谢你。”

景清幽慢慢退出来,“彦之,其实我也有个秘密没有与你说过。”

“嗯?”

“我父母也早已不在人世。或许吧,或许还在,但我也不知。”

应祉惊异万分,目光盯住她,“阿幽,你莫不是为了安慰我,故意这样编造谎言欺瞒我?”

景清幽气得掐他大腿,“在你心里我就是这样的人吗?”

“呲——”应祉疼得咧嘴。

“我何时骗你了,我说真的。”

景清幽正色道:“幼时我的记忆很模糊,对于脑海中一闪而过的片段存疑。我虽然偶尔会对身世存有怀疑与好奇,但这并不影响我与景家人的相处。故而生活了十余年,景清幽这个身份我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十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