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秋波(97)
这种体质,在夏日可真好啊。
快到长极宫时,一道绿影迎面走来,在炎炎烈日下瞧着这么一道身影,只觉心都畅快了不少。
那人走近了,芳音才瞧见是个少年。
和她家娘娘差不多大的年纪,目测比娘娘高小半个头,绿色大袖圆领长袍,腰束革带,勾出有些纤细的腰,身姿挺拔,步履从容。
视线往上挪,芳音眼睛蓦地一亮。
那少年头戴冠帽,五官生得很是俊秀,两道眉不浓,但很长,鼻梁高挺,唇色不浓不淡,仿佛清淡绝伦的芙蓉花。
生着一双凤眼,眸光清淡,令整张脸格外清隽,似岩上松,峻拔坚毅,又如水中月,清冷朦胧。
芳音忍不住赞叹,京城果真出俊杰,自从跟着姑娘,她见到的男子个个都好看。
那人停步,已认出了云镜纱的身份,躬身见礼,“翰林院编修唐鹤原,见过婕妤娘娘。”
芳音暗忖,名字也好听,就是好像在哪儿听过。
云镜纱也认出了来人。
她打量着对面的少年,几月不见,他似更沉稳了。
不由笑道:“唐大人不必多礼,快请起。”
“唐大人近来可好?自从兄长归来,我才知初见时唐大人是在提点,可惜脑子愚笨,当时竟未发觉。今日在此多谢唐大人。”
“臣一切安好,几句话罢了,当不得娘娘一个谢字。”
唐鹤原拱手,眉宇平静,宠辱不惊。
云镜纱看他一眼,笑道:“大人谦逊。我还要去长极宫,便不打扰了。”
唐鹤原往旁边退让,垂首恭声,“恭送娘娘。”
云镜纱迈步,越过唐鹤原。
裙裾扬起,在阳光下碎金闪烁。
热风迎面,裹挟着一股清新之气。
不知为何,云镜纱心脏陡然重重一跳。
第46章
云镜纱恍然回首,望着那道已经走远的身影。
“奴婢想起来了!”
芳音蓦地低低叫了一声,眼睛里流转着震惊异色,“娘娘,那唐大人,不就是探花郎吗?”
云镜纱收回视线,笑道:“是啊。”
哀嚎声被芳音堵在了喉咙口。
她想起了进宫前京城里流传的唐大人和襄阳侯世子的风流韵事。
那么好看的唐大人,居然是个断袖!
可惜,太可惜了!
丰熙问了句,“娘娘和唐大人相熟?”
“不熟,只是在寻哥哥时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云镜纱说着,心中却在思忖,这少年看着成熟稳重,当时楼中学子对她避之不及,他却出声提点,能看出是个有善心的。
也不知能力如何,可否为她所用。
或许,可以让景哥去试试。
转念一想,唐鹤原和景哥同在翰林院,他如何,景哥自是清楚不过了。
摇头失笑,云镜纱到了长极宫前。
高德容守在殿外,眼睛一瞥瞧见人,惊道:“大热的天儿,娘娘怎么来了。”
“公公。”
云镜纱笑道:“我来给陛下送汤。”
瞟过拎着食盒的芳音,高德容了然,“娘娘稍等,容奴才进去通禀一声。”
云镜纱颔首,在殿外等候。
不一会儿,高德容折返,满脸笑意道:“陛下正在议事,劳娘娘在偏殿等上片刻。”
“好。”
云镜纱接过芳音手中食盒,在高德
容的带领下进入偏殿。
把食盒放在桌上,高德容问候一声退下,云镜纱在原地转了一圈,打量着周围。
长极宫恢弘大气,金碧辉煌,朱红房柱上雕着金龙,怒目大张,威风凛凛。
金丝楠木底座山水屏风后影影绰绰,隐约可以看见人影,听不见说话声。
目光一转,云镜纱的注意力被挂在墙上的一幅画吸引。
她缓步走近。
画上高山巍峨,杳霭流玉,山腰处有一座佛寺,几名僧人正在敲钟。
山的另一边是片杏花林,花开正盛,芳菲如雪,树下有两个毛团,一个粉色,一个白色,看不清是何物。
云镜纱仰头看着那画,不知为何心中突然有股莫名的熟悉感。
这个地方,她好像去过。
“喜欢?”
身后陡然响起男子碎冰般的嗓音,云镜纱被吓住了,双肩一抖。
回首见是孟桓启,她弯眉抱怨,“陛下怎么走路都没声的。”
孟桓启与她并立,嘴角微动,声音低醇,“抱歉。”
云镜纱对他弯了弯眼睛,“这是陛下所画?”
“嗯。”
孟桓启看着画,目光有一瞬的恍惚,他偏头凝视云镜纱,“这是翠钟山万佛寺。”
翠钟山万佛寺。
云镜纱想起来了。
是一座修建在城外的皇家寺庙。
娘亲信佛,可她不去城里香火旺盛的寺庙,偏要跑到城外去,听说,那是她和爹爹的相遇之地。
小圆一门心思只想读书习字,不喜出门,她那时顽劣,总跟着娘亲和姐姐一道出城。
她们礼佛,她就满山遍野地跑,摘花捉虫爬树,玩得一身是汗是泥,再滚到娘亲怀里,在她好气又好笑的目光中擦干小脸。
有一段时间,她很喜欢去万佛寺,因为她在那儿认识了一个呆呆的小和尚。
小和尚对她很好,无论她做什么,他都不会反对,只静静地看着她,陪着她。
岁月太久,云镜纱有些记不清那时的光景,小和尚的脸也在她记忆中一片模糊。
她不再去想。
昔日蜜饯,今日砒霜。
那些美好无忧的时光,对现在的她来说,是一种穿肠毒药。
云镜纱很少去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