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阿姐(173)
“宋衍回不来了。”
“什么?”沈芯不解,“不是只是没有战报传回吗?可是这次城池都被夺回来啊。”
宋禾:“北庭节度使丢失的十多座城池,不过是和匈奴一起演的戏罢了。而匈奴的人,可不是五万。”
沈芯嗓子紧了一下:“那……”
宋禾脸上的发丝被风吹开些许,露出一层红色的肉,与他的眼神相配,更显诡异。
他嗓音沙哑又阴鸷,“加上叛军,一共四十万大军,偷袭围剿天子的十万人马。”
“如今已是……全军覆没 。”
第65章
沈遥离开长公主府前,先又吩咐人去盯着前线战报,她一如往日那般前往惠民医舍。
不知是否是自己太过敏感,好像今日众人看到她时眼神间都带上几分躲闪。
女医上前道:“殿下,外面有个妇人来寻殿下,说是特意前来致谢。”
沈遥收起手中医册,跟随到门口时,认出是一月前的一个妇人,当时妇人难产出血,虽母子平安,却落下严重的病症。
家中贫困,无银看医,正巧那日其婆婆陪着妇人经人介绍下,来了惠民医舍,虽非危急性命的病痛,但还是给了些药,减轻其痛苦。当时沈遥在场,亲自帮忙看了药方。
妇人提了一筐土豆,见到沈遥时便急步上前,一旁的女医见她身上衣服皆是做完杂活后留下的灰尘,再看那指甲缝里还沾着黑泥,训斥一声:“大胆,见到殿下需先行礼,怎能无态靠近殿下。”
妇人一怔,没学过什么礼仪,一时愣在原地,连手该放哪儿都不知了,“殿、殿下。”
沈遥道了一声“无需多礼”,又让女医下去继续帮衬着医舍,而后才转过头,“我记得你名字,芬娘。”
芬娘一时受宠若惊,睁大了眼睛,将手上的脏泥在裙子上擦净。
沈遥:“不知你今日寻我,有何要事?”
芬娘道:“叨扰殿下了,我、我、民女就是前来谢过殿下。如今得了医舍帮助,身体已是比之前好了不少,也可以开始干活了。家里也没什么别的谢礼,怕是殿下都看不上,今儿特意拿了些土豆来,就是怕殿下嫌弃。”
沈遥知晓芬娘一家住在城外,稍微偏远一些的镇子上,丈夫是商贩,常常往返两处。他们家中不富裕,送出这么一筐土豆着实令他们为难了。
她摇头拒绝,“芬娘不必客气,是医舍的医师给你看的病症。”
芬娘自知长公主定不缺这些东西,讪讪将手收了回来,“殿下莫要如此说,若非有殿下所置办的这些官办惠民医舍,我们这些穷苦的百姓有个什么病痛,都只能靠自己扛过去。”
“殿下对我们的恩泽,我们会牢记于心。”
沈遥垂眸笑笑,心底感慨,最后伸手从她的筐里随意拿走一个小些的土豆,朝着她举了下,“东西你拿回去,我收下这个,就算收下你心意了。”
芬娘总算松了口气,她站在原地还未走,似乎是在犹豫些什么。
沈遥:“还有何事?”
芬娘吐出一口气,终于道:“殿下,无论外面的人说什么,殿下都莫要放在心上!他们那些人都没见过殿下,不知殿下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但我们亲眼见过,受过恩惠,会一直相信殿下!”
沈遥眉头微蹙,没听懂她的意思,但想到今日众人看她的视线,这么说不是她太敏感,而是真的发生了什么她还不知道的事儿。
沈遥沉默,芬娘不敢再多打扰,提着剩下的土豆,行了一个四不像的礼,而后转身告退。
回到府邸后,沈遥才将锦书叫出来询问,锦书一时支支吾吾,低着头不知如何说。
沈遥:“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儿,你若不告诉我,你觉得我便无法知晓了么?”
锦书一惊,忙不迭跪下,道:“殿下,奴婢也是担忧殿下听了会忧虑。”
沈遥看着她没说话。
锦书道:“如今城中四处都在流传着陛下与殿下的不伦。说您到了如今还未成亲,便有有其中原因,甚至还有淅镇一系列的事儿,说得像模像样。”
沈遥蹙眉,垂眸思索这起流言的来源。
锦书又立马安慰道:“具体的外人都不知晓,只是一个人说了传了,另一个人又添油加醋,到最后说得面目全非。”
她着实为沈遥打抱不平,“这些愚民,明明陛下和殿下又无血缘,也非同姓,竟说得好像他们是当事者一般。真不明白,这有何好骂的。”
“自然是有人在背后加了把火。”沈遥其实对民众所言并未在意,“对了,今日不是让你盯着前线战报吗?可有什么消息传回?”
锦书长叹一声,无奈摇摇头。
沈遥看着摇曳的烛火,心底当初那股不祥的预感更甚。
若说此事没有宋禾推波助澜,与北部战场没有关系,沈遥不信。
沈遥:“派人私下查探,没有无缘无故而起的流言,而陛下和我之间的事,知晓的人不多。”
锦书颔首应下。
……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得太快,大周百姓还未反应过来,便已经变了天。
但这天的到来,在过去一个月没有战报消息传回时,沈遥就预测到了。
在沈遥吩咐下去调查流言之事的第三日,宋禾横空出世,恢复“宋”姓,同北庭节度使率兵突袭回京师,一起而来的还有宁梓谦。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宋禾手中拿出一份诏书,据其所言,是皇帝在寻回他这个亲哥后下的旨意。
上面说道,若皇帝在北部战场发生任何意外,将由其兄宋禾,代为掌管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