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阿姐(174)
“怎么可能!陛下与宋禾之间势同水火,依奴婢之见,这就是北庭节度使反了,故意趁此时机扶持宋禾这贼子!”锦书义愤填膺,在今日得知这消息后便在沈遥面前唠叨不休。
锦书走到沈遥身后,看着她站在门口,一股狂风自外而内刮来,“殿下,天还凉着,这样吹风怕是会染了风寒。”
沈遥怀中抱着一无所知的小橘,轻轻抚着它脊背的毛发,仰头半眯着眼,天空乌云密布,心头似乎哽着一块石头。
“现在所有朝臣,都被集中到太极殿了吧。”
锦书脸上带着为难,“是,殿下也受了邀入宫。”
沈遥将猫儿给锦书递去:“将紫衣绣凤备好,给我穿戴,现在准备入宫。”
锦书满脸忧心,“殿下,如今太极殿情况不明,此番分明是鸿门宴,殿下怎能轻易去到危险之地。”
沈遥:“待在府中便会无恙吗?”
锦书:“殿下……”
沈遥视线落在猫儿圆溜溜的大眼睛上,“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整个长安,大周,都在掌权者手中。”
今日的风格外大,就算是躲在马车中,也仍能感到摇摇晃晃,极不安稳。
到达皇宫时,沈遥一眼就看出,整个皇城的军队,都被北庭节度使的人所替换。世风日下,所有人都想着保命,何曾敢为了“忠诚”二字反抗半分,想必禁军统领已经投靠了宋禾。
执政者,谁有军队谁说了算,更何况宋禾此番并不是明面上的造反,而是矫诏。
侍卫将沈遥拦下,看着她身后跟随的长公主府亲卫以及锦书,面色冷漠道:“殿下,摄政王下令,除了殿下外,一切人等皆不得入宫。”
锦书登时便不服气,“殿下随行们入宫,乃是陛下曾经亲自准许的!况且,宋禾怎么就成……”
摄政王了?
“锦书!”沈遥眼神闪过凌厉,立刻阻止她继续说话,“别多嘴。”
侍卫无动于衷,“殿下,莫要让属下为难,一切都是摄政王的命令。”
“知道了。”沈遥自然也能理解,她所有亲卫加起来,也挡不住节度使数以万计的军队,自不会自不量力与其抗衡。
她转身道:“你们都回府,锦书和马夫留在宫门便是。”
锦书咬唇,见她坚定,便也不再过多阻碍。
侍卫见状,不再阻拦,让开宫门,由沈遥单独进入。倒是来了一个宋禾身边的内侍带着引路。
皇宫沈遥来过很多次,甚至在宋衍刚登基时,便都被她给逛腻了。她对这里万分熟悉,看着走在侧前,低着头弓着腰,慌忙行路的内侍道:“这里不是去太极殿的路。”
内侍没有回头,只是微微侧脸,依然低着头,很是恭敬:“回殿下,是王爷下令,先带殿下说一番话。”
沈遥心下不安,却也没有反驳,只是跟随着他一路来到暖阁之中。
这一路上,满是军士,可见所有人都已在宋禾掌控之下。
到达暖阁时,宋禾早已在里面等待。
他斜躺着,在脸上戴了半张金色面具,身旁跪着两个宫女,一个为他按头,一个为他剥葡萄。
见沈遥终于来后,挥手让人退下,并指了下对面,示意沈遥落坐。
“殿下可算来了,本王等了你许久。”
他亲自斟了一杯猩红的酒,推到沈遥面前。
沈遥只垂眸扫视一眼,并未碰触,“你特意找我来此处是为何?”
说起正事,宋禾坐直了身子,看着沈遥阴笑,“殿下既然来了,定然早已猜晓才是。”
沈遥沉默。
宋禾并不
在意,继续道:“本王和父王一样,与宋衍不同,一向注重名声,包括此次入京,没有人觉得是造反。”
“可是,那些老臣们,毕竟和百姓不同。有的老臣太聪明了,没那么容易糊弄,特别是被刀枪指着鼻子之后。”
沈遥瞬间便明白过来,“所以,你想用我长公主的身份,承认你的执政地位。”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简单。”宋禾抬起酒杯朝她举了下示意,“原本殿下在长安的名声因为流言烂了,可无奈的是,殿下这五年间的名声累积实在太好了。即便大部分长安的人相信了流言,可却仍有不少的人,特别是整个大周,都在支持殿下。”
“如此一来,就算本王想将殿下送去和匈奴和亲,也做不到了。”
这是沈遥的底气,她在整个大周所建立的声望。
再加之曾经宋衍所赏赐的权利,她不比太极殿中的任何一个朝臣差。
沈遥冷眼,“我凭什么配合?凭你的刀枪?你觉得我怕死么?”
“殿下自是不怕,本王很早就知道了,可是……”
宋禾顿了一下,终于恶劣地笑起来,“梁国夫人,殿下不在乎了吗?”
沈遥呼吸停滞了半拍,案几下的手指捏紧了身上的裙衫。
“姨母回来了?”
“就在宫中。”宋禾点头。
沈遥讽刺一笑,“所以当初与匈奴的冲突,失了十多座城池,都是你联合外邦所导得一出好戏。”
宋禾耸了耸肩,在她面前也没什么好掩藏的,“否则又如何将宋衍引到北部战场呢?”
沈遥道:“我要见姨母。”
宋禾皱眉,似乎对此不满。
沈遥垂眸,手捏起桌上那只酒杯,朝着他敬了一下,而后将一杯猩红的酒水一饮而尽。
酒杯“啪”一声被重重拍回,“见到姨母无恙,我就跟你上太极殿。”
宋禾盯着她唇边淌出的一两滴酒液,眨了下眼,应下她要求。
姨母似乎受了些伤,此刻正躺在一寝殿中安眠,周围是照料的太医,以及围满的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