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师父我可以(270)

作者: 江挽灯 阅读记录

此言意味深长,谢秋泓默不作声,手按在城墙一块土砖上。行伍出身,他手指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粗茧。穿着太守的官袍,也像个扛大刀耍花枪的武夫。他左眼蒙着黑色眼罩,那是当年在荣南军打仗的时候瞎的。他以为自己会打一辈子仗。

他答应过一个人,会为大梁守住南大门。

纵使千万妖魔兵临城下,也休想突破阳州,进入大梁。除非跨过他和五万荣南军的尸骨,把阳州夷为平地。谢秋泓今年三十多了,他身体不错,自认为还能再守四十年。但他没等到妖魔再次入侵,大梁反倒垮了。

谢秋泓重重叹气,仿佛脊梁骨都弯了,“我算什么忠臣 ,陛下驾崩,隔了两个月我才知道。”

长安暴乱,阳州相隔千里,加上下了数月的暴雨。山中道路垮塌。阻绝音信。等长安的消息传到阳州时,黄花菜都凉了。别说北上勤王,他们连奔丧都赶不上。第二波消息传来,已经是改朝换代秦愫称帝。在此之前,谢秋泓连秦愫是谁都不知道。

一切就是这么突然。

“新朝国号称卫,女帝陛下号建元帝。满朝文武半数倒戈半数暴毙,封赏的诏书已经到了阳州。”王思收起扇子,啧了一声,“那位女陛下看重大人,给了个南王的爵位,大梁可从未有过异姓王。咱们阳州在朝廷素来不受待见。女陛下竟开了如此之高的价码,令人称奇。”

谢秋泓听了心下不快,驳斥道:“篡国妖女,算什么陛下。”

王思风轻云淡道:“这么说来,大人不愿投诚,依旧忠于大梁。”

人活一个忠字,丢了忠义,岂不连畜生都不如。

谢秋泓做的是大梁的正经官。

从没想过背主投荣,可事到临头,内中纠葛比想象中更加复杂。

女陛下雷霆手段,党同伐异。把控着长安,大肆笼络外地势力,投诚者加官进爵,反抗者派兵镇压。有谣言称,秦愫乃是妖邪所化,人人得而诛之。

又有一路说法,称秦愫其实是是杨玥鬼魂显灵。因柳氏残暴无德,上天降罪,才有妖魔鬼怪祸乱长安的劫难。上苍有好生之德,遣神使圣女降临人间普度众生,还世间一个太平。凡不敬神女,则为不敬上天,会遭天打雷劈。

两个流言各执一词,打得不相上下。

或说秦是妖,或说秦是仙。腥风血雨,各执一词。

对于阳州百姓来说,改朝换代目前没有对他们造成任何影响,不过茶余饭后多了些谈资。日子该怎么过,照样怎么过。女帝登基还算件很稀奇的听闻。而谢秋泓需要考虑的事情更多了。他是太守,当着大梁的官,可大梁却没了。

谢秋泓几宿没睡好觉,早已痊愈的左眼又开始隐隐作疼。

幕僚只谋不断。无论上司做出任何决定他都能讲出好坏来。王思瞧太守的态度,仍然偏向于大梁,叹道:“长安乱成这样,归根结底,还是太子失踪的缘故。”

谢秋泓被提醒了,道:“昨天东南来信,不是说太子找到了吗,那个人叫薛什么来着。”

王思补充道:“薛凛,东宫属臣,薛侍中。”

谢秋泓道:“对,就是他。”

太子失踪后,东宫属臣流散,要么被杀要么不知所终。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以薛凛为首,逃到东南一带。他们打着太子的名号笼络势力,宣扬秦愫妖女论,公开与新朝唱反调,立起一面鲜明的旗帜。有不少人支持他们。

新朝大军派兵镇压,正激烈交锋。秦愫给谢秋泓封王的条件之一就是“剿灭东南流寇”。薛凛骂秦愫是篡国妖女,秦愫说薛凛他们是东南流寇。双方都想争取谢秋泓。

阳州方面一共收到了两封信。

东南薛凛宣称太子已经找到,重返长安指日可待,劝谢秋泓起兵相助,勠力同心讨伐逆党。谢秋泓目前没回复。谢秋泓还在怀疑一个问题,“太子真的找到了吗?”

王思道:“自然没有。”

谢秋泓疑惑道:“你怎么知道?”

王思笑道:“太子若在东南,直接称帝即位,岂不更得人心。与北边分庭抗礼,秦愫会立即失去一大批拥趸。可薛凛上蹿下跳,偏偏无法搬出个能登台面的皇帝。说明他手里没人,在虚张声势,哪怕一个假的都没有准备好。所以才这么被动。”

现在谁都想找到太子。薛凛别无选择,据说他的九族已经被秦愫翻出来全部斩了。

问题依然很棘手,谢秋泓道:“太子究竟去哪了。”

王思摇头道:“天知道。”

谢秋泓道:“唉……”

阳州是大梁的南大门,他的首要职责,就是关死这道门。现在天下大乱。所有人都劝他把门栓拆了去打家贼,那外面的妖魔鬼怪冲进来怎么办。这才是谢秋泓最担忧的一点。长安妖兽集体出逃,涌入南荒,从阳州上空经过。五万兵马枕戈待旦。

妖兽借道回家,未伤百姓,进入南荒后再没出来过。

谢秋泓至今悬心,命城中戒严宵禁,严查奸细。谁也不知道那些妖兽会不会择日反攻。风雨欲来,内外交困。谢秋泓承受莫大的心理压力。

如果他选择守住大门,对内斗袖手旁观,等于得罪两方。将来无论太子登基还是秦愫坐稳皇位,都会因他的袖手旁观之举心生猜忌,视作眼中钉肉中刺。就算家门守住了,谢秋泓也完了。倘若起兵帮助某一方。妖族趁势作乱,阳州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谢秋泓的决定悬在刀刃上,无论前进后退,都是死路一条。王思看得明白,他自己也明明白白。他们身处绝境。“无论大人最终如何裁断,属下都以大人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