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外室女养家日常(美食)(111)

作者: 酒酿葡萄 阅读记录

“是啊是啊。”

“村正,你再想想办法呢?”

“你怎么不想办法?村正都病倒了,你还逼村正做什么?”

“我哪逼村正了?我这不也是着急吗?”

几个养殖户说着说着便要吵起来,令高村正好不心烦,“行了。”他歪了歪身子摆摆手,“我不想听这些。”

吵架的人纷纷闭了嘴,一时间,屋里的气氛又降到冰点,静得落针可闻。

“还吵什么?争什么?后悔什么?咱们呀,就是让那卫森户给骗了。”霍大娘一脸的痛心疾首,“我明就去官府,狠狠告他一状,要个说法回来!”

“可是即便要了个说法回来,咱们村的葡萄还是当不了贡品啊?那、那种出来葡萄,不都白种了吗?”

“是呀是呀。”

几句话说下来,不止高村正白了脸,连霍大娘都站不稳了。

是啊,当务之急不是找卫森户算账,而是想办法解决葡萄的问题,选上贡品最好,不能的话,总要想办法卖出去,万万不能砸在手里

,坏在地里。

脑袋里早已有个主意的乔檀默默地等待着,待人群再次安静了下来,这才不慌不忙地道:“高村正,您看把葡萄制成葡萄酒卖出去行吗?”

第52章 葡萄干

她清脆的声音瞬间传到屋内的各个角落, 大家伙齐齐转身寻找声音的来处,却发现是乔檀,外乡人姜瑶的大女儿在说话。

麓平村里虽然有不少如徐婶李婶她们待乔檀亲热又客气的街坊邻居, 然而更多的却是不喜欢他们一家四口的村民, 且姜瑶本就不是麓平村人,又给人做外室, 最是叫人看不起。

男人们见是个姑娘开口, 虽然不喜她, 倒也没出声为难, 只低声地说她胡言乱语, 几个妇人则毫不犹豫地张口:“什么葡萄酒,从没听过,小心风头没出了, 最后碰一鼻子灰, 丢人现眼。”

“就是!高村正瞧得起她, 给了她几亩地, 她倒得意了起来,殊不知自己的出身最令人瞧不起, 不好好在家里窝着便罢了, 还到处抛头露面的,没个脸皮。”

“她那几亩葡萄地还是从冯大姐手里讹出来的, 可怜冯大姐还要照顾一家老小, 手里没钱又没地, 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哦。”

“可不就是嘛!冯大姐前两天路过她家, 看到她用养殖葡萄挣来的钱重建了房子,气得差点死过去。”

几个妇人越说越起劲,时不时瞟乔檀两眼, 那恶嫌的眼神恨不得把她给吃了。

乔檀神色淡淡地看着那几个妇人。

她不常在村子里逛游,也不爱打听别人家的八卦,却知道这人都是和冯氏交好的,平日里最喜欢聚在一起说长道短,煽风点火,寻衅挑事,简直就是移动的麻烦制造机。

自打她和冯氏狠狠掐了一回后,冯氏虽不敢再找她麻烦了,但这些妇人却觉得自己的老姐妹儿受了一个外乡人的欺负,总想生出些事端,变着花样编排她,但村里都知道她们是啥人,有乐意听一耳朵的,然而更多的是置之不理的,当然也有像徐氏霍氏这样给乔檀撑腰的。

便听徐氏叱咤一声,喝道:“放你们娘的狗臭屁!村正让你们出主意的时候,一个个跟拔了舌头的鹌鹑似得,缩头缩脑的不说话,这会儿子倒冒了出来,一个个嘴里叭叭个不停!你们再敢编排檀儿,我就挨个上你们家里去,骂上个三天三夜!”

几人一见徐氏说话,冷冷瞟她一眼,正跃跃欲试的想回嘴,霍氏又骂道:“你们几个平日里爱搅和,爱生事端就罢了,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想占口舌便宜呢?再说了,人家乔檀是招你们了还是惹你们了?你们一个个都多大岁数了,硬要舔着脸欺负人家一个没娘的小姑娘不成。”

这几个和冯氏一样,都是深深嫉妒过姜氏美貌的,偏偏乔檀又与姜瑶长得十分相像,不自觉就把仇恨转移了过去,看见她就一肚子气,哪管她无辜不无辜。

她们敢怼徐氏,却不敢得罪霍氏,便一个个闭紧了嘴巴,只对着乔檀来回翻白眼。

那白花花的一片看起来别提有多壮观了,乔檀虽然生气,但面上依旧是风平浪静,无动于衷,她一瞬不瞬地看着那几个妇人道:“几位大娘,我想你们误会了,我盖房子的钱,和冯氏一点关系也没有,你们说我是靠养葡萄挣钱的,那你们也是村里的养殖户,包的地都比我大,你们挣到钱了吗?”

几个妇人听了面面相觑,她们要是挣到了钱,就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她们原本都是等着葡萄成为贡品,随着葡萄的身价飙升而发家致富的,结果这事黄了,她们付出的心血和期待付之东流,愁得着急又上火。

想挣钱,结果一文钱都没挣到,反而看不过眼的人又是盖房子又是建菜地的,看着能不气?

气!

便怼乔檀:“你少说这些没用的话来膈应人!你刚才说什么?葡萄酒?呵,我们倒要听听你说的葡萄酒是什么,别不是耍什么阴邪手段来坑人。”

“对,坑人。”

“几位不用紧张,既然你们信不过我,不参与这件事就好了,我原也不想和你们掺和在一起。”

“嘁,那最好不过!谁稀罕你啊!”

“对,谁稀罕!”

“都闭嘴,别吵了。”

霍氏高喝一声,镇住了想找乔檀麻烦的妇人。

又目接着目光灼灼的看向乔檀:“乔大丫,你刚刚说的葡萄酒,是什么意思?”

乔檀便问:“我前儿拿来的葡萄酒,高村正和霍大娘喝得可喜欢?”

“喜欢,便是客人们也说好呢,说在别处从来没有尝过这样的酒水,十分的有滋有味。”霍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