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临州破晓(140)

作者: 面麻 阅读记录

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有人在替当年死去的那些人报仇。

当年王县令和那帮小吏的后人和亲友好查,就在鄱阳县。

薛家军如何查?

有一种办法兴许能让薛家军聚集在一起,那便是薛庞的儿子还活着,他们主将的后人没有死。

可这等于将薛誉置于险境,柳凤不会这样做。

黄寻江听了柳凤的分析,觉得有道理,便将手下的人派下去,一一询问当年王县令和小吏们的家人朋友。

不出意外,没什么收获。

他们享受着当年死去的亲人的荫庇,视先人为战死的大英雄,什么温宁,根本也不在乎。

至于薛家军,黄寻江也犯难。

就算能聚集起来,几万人马,如何去查?

“还是找找别的线索吧。”黄寻江叹了口气。

在一旁话不多的薛誉突然开了口,“我有个想法……”

话音刚落,柳凤猛地窜过来捂住了他的嘴,朝黄寻江讪笑道:“他没有。”

“我……”

柳凤将薛誉拽到一旁的角落,压低声音,“你不要命了?这个时候说出你的身份。黄提刑都说了,就是能找到薛家军,几万人,你怎么查?”

薛誉哭笑不得,将捂在自己口鼻处的素手拿下,急促地喘了几口气,“是你不想要我的命了吧?再捂下去,我非得死在这儿。”

柳凤看了看被憋闷得满脸通红的薛誉,清了清嗓子,“我说正事儿呢。”

“你放心,我不是要告诉黄提刑我的真实身份。我方才想说,或许当年死去的那些人,可以查一查。”

第77章 第77章旧案(四)

“死去的那些人?”柳凤一愣。

“不错。我想看看他们的尸骨,说不定会有什么发现。”

柳凤“啧”了一声,“不早说,吓死我了。”

“……你给我说话的机会了吗?”

正说着,柳凤抓起薛誉的手小跑至黄寻江身边,“黄提刑,他有个想法。”

黄寻江看向他俩的眼神耐人寻味,他点点头,“说说看。”

“我想看看当年死者的尸体。”

“重新验尸?你可是觉得当年这些人的死因有蹊跷?”

薛誉摇摇头,“我不知,只是既然线索断了,总要找到个突破口。活人的嘴会撒谎,但死人不会。”

“可以是可以,只是……”黄寻江犯了难。

“当年王县令的尸骨,和那些小吏的尸骨自然是被他们家人带走了的。如今你只是想找个突破口,死马当活马医,这算不上重新验尸的缘由,若想开棺,怕是难。”

“薛得信和那些薛家军,当年算是先帝下旨捉拿的要犯,他们的尸骨由县衙草草下葬。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知能不能找到,就算找到,怕是早就成了一堆白骨,不知道能验出些什么。”

杨克礼也在一旁听着,他点点头,“当年我亲眼看见他们沉入湖底死的,薛得信也是我亲手杀的,应当没有什么蹊跷。”

“况且,十几年过去了,能验出什么?我倒觉得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当年的验尸记录应当还在,我找人翻出来给你,你先看看有何蹊跷之处。”

薛誉点点头,“好。那就有劳杨县令了。”

尸检记录得很详尽。

薛得信死于心口一处刀伤,应当就是杨克礼最后给的那一剑。身上其余地方,剑伤大大小小,新的旧的。

另外三名薛家军的人,一名死于剑伤,刀口在脖颈上,另两名,死于溺水。

看不出什么蹊跷之处。

“杨县令,薛得信等人的尸骨,您知道埋在哪儿吗?”

薛誉有些不甘心。

“这……太久了,我真的不记得了。况且当年我也受了重伤,并未参与埋尸。好像……好像是当年的仵作带了几人埋的。”

“这些人呢?”

“年纪大了,陆陆续续都死了。”

这下可好,线索又断了。

黄寻江见几人眉头紧锁 ,倒是不急。

他宽了宽大家的心,“船到桥头自然直,柳暗花明又一村。今日也不早了,各位都累了,先回去好好休息休息,明日再想。”

“破案嘛,就是这样,不能一蹴而就。有时候这线索啊,就是灵光一闪的事情。”

柳凤回到家中,瘫在床上,觉得有些累。

今日的案子,信息量太大,这小小的脑袋,都快装不下了。

一个温宁之死,牵扯出十九年前失踪案,失踪案又牵连到鄱阳湖一系列劫持案,而劫持案的根源,却与燕州战败和术士欺君有关。

纷繁复杂的关系网中,难道就找不到一条可以深挖的线索吗?

柳凤愁得连连叹气。

怎么刚到提刑司上任,还是皇上钦点的,就遇到如此棘手的案子。

若是这案子破不了,岂不是很没面子?

“别叹气了,先起来吃点东西吧。”

薛誉推门进来。

柳凤瞥了他一眼,心想,这人倒是精神好,还有精力做饭。

又一想,不对啊,人家可是薛将军后人,怎么能让他干这些粗活呢?

柳凤“蹭”一下从床上弹了起来。

“罪过罪过。”

她将薛誉拉至榻上坐下,又是揉肩又是捶背,“薛公子辛苦了。”

薛誉虽然很受用,“薛公子?多叫几句听听。”

但还是觉得不明所以,“你这是怎么了?”

“贵为薛将军的后人,以后做饭这种活儿,让杨县令给咱们找个下人来做就好了,何必您亲自下厨?”

薛誉愣了愣,肩上的手被他捏住。

他没有说话,微微转脸,示意柳凤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