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临州破晓(174)

作者: 面麻 阅读记录

“田中贵的罪行倒是证据确凿,很快,便被罢了官。先帝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冤枉了孟祥,加上当时朝中诸多大臣建议让孟大人官复原职,先帝遂顺水推舟,又恢复了他的官职,任命为右相。”

柳凤皱着眉听着,这弯弯绕绕的,听得人头大。

果然伴君如伴虎,心情不好,罢你的官,心情好了,让你官复原职。

“其实赵大人和孟大人,并非一开始就是死对头的。甚至在二人分别官复原职后,还互为知己。”

柳凤挑了挑眉,有这种事?

“那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们二人从此分道扬镳的?”

“是极致的爱,还是极致的恨?”

……

“咳咳,您继续。”

“其实具体我也不知发生了何事。我记得后来有一次,赵大人弹劾孟大人,理由与田中贵写的别无二致。应当是有人去查了的,但依旧什么也没查出。那时先帝年纪也大了,折腾不动了,他需要两位辅佐,便也没提什么贬官。”

“再后来,赵大人也不弹劾了,只是再也不正眼看孟祥一眼。”

柳凤很好奇,到底当年发生了什么事,又是什么原因,让直言不讳的赵大人,都藏起了锋芒。

至于这个孟祥……

黄寻江走后,柳凤对薛誉直说道:“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个孟祥不简单。”

“两次被人弹劾,都提到他勾结昆仑国。此人一定有问题。”

“可方才黄大人不也说了,先帝查了两次,什么也查不出来。”

“缜密,狡猾。与兴安帮背后主谋的性格画像好像。”

“我们假设,孟祥当真勾结外敌,朝中大臣被他操控,纷纷主和,那当年你父亲兵败一事,他有很大的责任。”

“因为他的撺掇,薛将军被罢官,气绝身亡,薛府没落。主和派与主战派的斗争,以主和派的胜利而终结。”

“我父亲都死了,他又何必要杀戮我全家呢?”

“有些人的心理,你用正常思维去想,是想不出个所以然的。阴狠,缜密,狡诈,我推测,他想斩草除根。”

“薛将军死了,但薛家军还在。薛将军有后人,有亲眷,任何一个人,薛家军定都愿意听从指令,挥剑昆仑兵。”

“为了防止星星之火最终燎原,这个人选择斩草除根,不留活口。这个世界从此便没了薛家,薛家军也将成为一群无头苍蝇。”

薛誉沉默,他的脑子很乱。

若当真如柳凤所说,自己的仇人,是孟祥,该如何报仇?

他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么多年,都没人能奈他何,自己又有什么能力扳倒他?

*

孟府中,孟祥下朝后便径直回到府上。

他看起来面色不佳,似乎心中郁结了一股怨气。

下人端上来的茶水,不是烫了,就是太凉了,最终都一股脑被他摔在了地上。

几名下人哆嗦着将残破的茶盏收拾好,听到孟为从外头走来,忙投去求助的眼神。

“都下去吧。”孟为一声令下,下人们这才慌慌张张退下。

“主子。”孟为说道。

孟祥抬头看了孟为一眼,“你还有脸进来?那日你怎么说的?说槐安的尸体已经交给孟安,让他剁碎了喂狗了。结果呢?”

孟为跪下,“奴才有罪。随主子如何处置。我也没想到,孟安竟有如此大的胆子,竟敢违抗主子的命令,将槐安的尸体分割后抛入了南星河中。还伪造认罪书。”

“孟安呢?”孟祥问道。

“在地窖里,派人看着。”

“他怎么说的?”

“他说好歹与槐安在兴安帮兄弟一场,分割了尸体后下不去手,便包起来丢了。但也觉得不能白丢,干脆伪造了认罪书,本想坐实冯安和槐安的罪行,却没想到弄巧成拙。”

“哼!一个臭杀猪的在这儿给我耍小聪明,可把我给害惨了。”

“对了,主子,今日朝堂上皇上怎么说?”

“皇上给黄寻江五日时间侦破这几个案子。”

“五日?怎么可能?主子更无需担心了,他们不会查到我们的。”

“我自然明白。二十年了都没有人查到我头上,就凭他,怎么可能?但是如今,皇上对我并不信任,我的地位岌岌可危。赵明修也处处针对我,想要扳回一局,必须走一遭险棋。”

“险棋?主子想怎么做?”

“我要让孟安,死在众人面前。我要将此事动静闹大,让圣上对他们失去信心,让他们永远也不能踏入临州府!我要让他们知道,想斗过我?门都没有。”

“可主子,这样会不会太冒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孟祥瞥了一眼孟为,“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胆小?只要做得够干净,没有人能查到我身上。”

*

孟安的搜寻工作还在继续,但一直没什么进展,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柳凤有不祥的预感,孟安很可能已经死了,只是尸体被藏匿了起来。

皇上之所以给五日的时限,是因为第五日便是冬至节。

往年,临州府内,冬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型节日。

今年如往常一样,临州府内要举办花灯游行。

“花灯游行?”柳凤没听过,也没见过,有些想象不到。

“我听赵夫人说,花灯游行可热闹了!马车上驮着各种形状的花灯,有桃花,有兔子,好像还有观世音菩萨。”

听起来像现代的灯会。

“菩萨的指尖还会有潺潺流水,小娃娃都要去接来喝,说是接了圣水,来年便会有一年好运。”